赵云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何后来又会投靠刘备呢?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公孙瓒的“无识人之能,无用人之智”导致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刘备的用人水平高,慧眼是英雄,当赵云还在公孙瓒手下的时候,刘备同赵云有一次合作,这是非常关键的机会,也为后来赵云投靠刘备埋下了伏笔,他们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在三国里,公孙瓒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的老板。

公孙瓒可能是一个好人,但不是一个好老板:

在三国期间,可谓群雄涿鹿,是英雄展示能力的好几户,像公孙瓒这样的人,却是非常不适合,因为他即没有野心,也没有识人的能力,就像打牌水平太低,一手好牌却打输了,开玩笑讲“四个二把两王带出去了”,赵云在他的手下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试想,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如果赵云在的话,吕布还用三英战吗?

赵云对公孙瓒是非常忠心的,几次救他于危难,即使这样,公孙瓒在最后决战的时候,还是不用赵云,他不失败也是天理难容了,哪怕是刘备已经表达得那么明显,手里有关张二将,还要借赵云,但凡思维正常一点的老板,也会发现这个员工(赵云)的闪光点了,生活中,这样的老板挺多,在他眼中的无能手下,辞职后转眼成了自己最大的对手。

从各个方面看,公孙瓒算是一个好人,十八路诸侯,他亲自上阵,又能借兵、借将给刘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赵云在其手下,就是暴殄天物。

刘备慧眼识珠:

刘备与赵云结缘于磐河之役,当时公孙瓒同袁绍作战,文丑把公孙瓒打败,正在尴尬之际,赵云单枪匹马救了公孙瓒,然而公孙瓒并没有重用赵云,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如果公孙瓒能够知道后来赵云的赫赫战功,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而刘备则完全不同,他此时就对赵云表达出一见子龙,久已倾倒赏识,再加上救陶谦时的借将,这种知遇之情促成了赵云最后投奔刘备。

公孙瓒失败以后,赵云单枪匹马出逃,准备投靠刘备,其时刘备也被曹操击溃,逃往袁绍手下暂避,赵云遇到黄巾军裴元绍和周仓,杀了裴元绍,打伤周仓,抢了山头,招兵买马,为投靠刘备做准备,后来如愿以偿,开启了他辉煌的战绩,不仅得以善终,还获得了“常胜将军”的美名。

刘备“借”赵云,比借“荆州”还早:

很多人都听说过“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的俗语,其实刘备在更早的时候有过几次这样的“前科”,不仅借兵,还借过赵云,故事要回到陶谦讨好曹操,派兵护送其父,没想到张闿贪图钱财,谋害了曹嵩,曹操一气之下,起兵征讨陶谦,陶谦无奈,只能向刘备求援,刘备知道自己是几斤几两,手下只有关羽和张飞,基本没有士兵,并向公孙瓒借兵,其真实目的是想借赵云。

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关于张飞和赵云的,当初张飞见刘备借兵又借赵云,心中非常不满,经常出言挑衅赵云,刘备安抚赵云,当他们与曹操接战,典韦出战,张飞被打败,此时赵云不计前嫌,出马战败了典韦,张飞才知道,刘备的高明,他看出了赵云的能力之强,远在其上,这也为后来张飞遇到赵云称其为弟埋下了笑话。

能力与机会同等重要:

三国里对这方面讲述得非常清楚,我们知道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潘凤获得了机会,却因没有能力失去了生命,关羽获得了机会,也有能力,温酒斩华雄,扬名天下,而赵云没有得到展示的机会,公孙瓒根本就没有带他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能力重要,机会同样重要,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机会才是机会,没有能力,像潘凤这样的人,就是丧命。

我们可以总结为:机会只属于有能力的人,赵云抓住了后来的一切机会,他是三国演义中能力最强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