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以“两个民族,一个社会”著称的印度和尼泊尔,为何突然翻脸

2020年6月,一支印军试图进入争议地区卡拉帕尼地区,尼泊尔军队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向印军开火。激战过后,双方各有伤亡。尼印两国向来以“两个民族,一个社会”著称,如今双方突然翻脸,令世界愕然。

尼泊尔一瞥

尼泊尔位于南亚大陆北部,首都加德满都,全国总面积147181平方公里,与辽宁省面积相当,尼泊尔除北部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中尼天然边界外,东、西、南三面与印度接壤。地势北高南低,世界十大高峰有八座位于中尼边境,故有“山鹰之国”的美誉。

2016年,尼泊尔全国总人口约2898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全国人口中,信奉印度教占86.2%。尼泊尔以印度教立国,是世界唯一的“印度教国”。2019年,尼泊尔国内生产总值为306.4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98位,是世界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图_ 尼泊尔人口分布示意图

边界争端 由来已久

此次引起冲突的卡拉帕尼,是尼印双方领土争议最大的地区之一。1962年,印度在中印边境战争中遭到了惨重损失。在撤退途中,印军意识到位于中、印、尼三国交界处卡拉帕尼的重要性,印军反客为主,迅速占领了该地区。1997年,尼泊尔议会计划在该地区修改水电站,卡拉帕尼的归属问题骤然升温。此后,尼泊尔尝试通过外交努力,迫使印军撤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尼印两国边界既有历史旧账,又有现代新债,两者交织,尤显复杂。共有1751公里,其中陆地边界1043公里。181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击败尼泊尔廓尔喀王朝后,签订了《赛高里条约》,尼泊尔失去了包括锡金在内的1/3领土。

上图_ 廓尔喀士兵旧照

据“印度 -尼泊尔边界联合技术委员会”2003年4月公布的“第25次会议备忘录”显示:尼印双方有54处地段存在争议,总面积近600平方公里。印度独立后,自诩英国殖民遗产继承人,对尼印边界仍遵从《赛高里条约》。由于该条约的不平等性,以及条约本身标识不清、河流改道等客观因素,使尼印双方始终未就边界问题达成一致。

冲突后,印度政府一方面要求尼泊尔政府作出解释并道歉,另一方面向尼印边界集结大量军队,给尼泊尔施加压力。尼泊尔以牙还牙,同样在边界调集重兵,严加防范,同时宣布愿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边界问题,显示出尼泊尔政府软中带硬的立场。从以往经验来看,外交谈判的前景并不乐观。

上图_ 印度和尼泊尔

实力悬殊 民粹盛行

后冲突时期,尼印两国反应不一,显然尼泊尔底气不足,这是由两国国情决定的。相较印度的综合实力,尼泊尔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小国。印度虽然承认尼泊尔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但后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严重依附于前者。印度首任总统强调:“印度和尼泊尔的关系是一种超越肉体的精神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印度政治精英在处理尼印关系时,往往带有明显的门罗主义。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多次重申:“尼泊尔与印度的利益不可避免地联结在一起。”“尼泊尔的对外政策应与印度相协调”。由此,维护印度的安全关切成了印度各届政府的指导方针。

上图_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889年11月14日—1964年5月26日),出生于安拉阿巴德市

实力悬殊导致印度进退维谷。印度加大了经济和军事援助力度,期望扶持尼泊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印度的过度关心不但招致尼泊尔对主权独立的担忧,还使国内“反印”民族主义大行其道,不失时机地向印度说“不”。

就尼泊尔而言,同样处于两难的境地。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尼泊尔倡导不结盟外交政策。通过这些努力,尼泊尔希冀摆脱印度对本国的过度控制。事实上,尼泊尔弱小的国力不得不依靠印度的支持和帮助,这一外交悖论正在考验着两国政治精英的智慧。此次冲突不利于尼印两国的外交政策正常发展。

上图_ 尼泊尔货币 卢比

经济制裁 温柔一刀

经济是印度打压尼泊尔的一大杀器。作为世界上44个内陆国之一,尼泊尔工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活用品全靠进口维持。本国又没有出海口,只得利用他国港口进行转口贸易。印度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尼泊尔对外贸易的市场和跳板。1950年,尼印双方签订《贸易条约》,规定尼方通过印度领土和港口进出口货物,享受“完全和不受限制的权利”。

2016年,尼泊尔对外贸易总额8522.9亿卢比,约合80.14亿美元,其中对印出口总额711.4亿卢比,从印进口总额4875.97亿卢比,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5.56%。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尼泊尔在经济严重依赖印度,双边贸易存在巨大逆差,而且印度还可以通过关税政策和控制兑换外汇等措施,轻松拿捏尼泊尔的经济命脉。

从现实看,印度曾多次挥舞经济大棒,造成尼泊尔经济大损。1989年,尼印政治环境恶化,印度单方面关闭尼印边界,导致尼泊尔经济停滞和社会动荡。尼泊尔亡羊补牢,转口贸易向中国等地区拓展转移,化解了对外贸易风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印度在尼泊尔的贸易霸主地位。尼印冲突为印度重启经济制裁创造了条件。

上图_ 印度和尼泊尔 争议区

开放边界 弊端显现

尼印的开发边界,也对双方产生了消极影响。开放边界方便了两国的交通往来,对加强双方联系具有重大价值。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受控制的外来移民,惹起尼泊尔政府的关注。以南部的特莱平原为例,外来移民的比例由上世纪50年代的35%提高到上世纪末的50%。尼泊尔人甚至抱怨:“印度正在用印度人淹没尼泊尔。”

另外,恐怖主义活动、人口贩卖、毒品走私、武器贩运等不法行为在边界屡见不鲜。调查显示,尼泊尔人中有85%的认为需要加强边境管理,有42%希望使用护照。而印度也担心尼反政府武装危及自身安全。尽管双方有意愿加强边境管理,考虑到开放边境的特殊性,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这次冲突的起因正是印军穿过开放边界进入争议地区。尼印边境的管理将会是双方高层磋商的重点话题之一。

尼印之间的摩擦还包括水资源分配和利用、《和平友好条约》问题、贸易不平衡等领域。尼印军队交火,是双方不满情绪的总爆发。庆幸的是尼印打架不会偏离已成定局的传统关系,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印度还是印度,尼泊尔已经不是那个尼泊尔,事件的发展仍然存在变数。

作者:计白当黑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吴兆礼 《尼泊尔—印度关系:传统与现实》

【2】章 瑞 《尼泊尔与印度的关系》

【3】宋海啸 《印度在尼印边界问题上的政策分析》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