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一季度数据很好看,但这个是数据是何种驱动力推动的呢,房地产市场作为GDP支柱产业驱动力的时代已经落幕,那么这一轮风口,这一轮经济的发动机驱动力又有哪个产业来支撑呢?显然从股市科技股的表现,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制裁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见,中国的科技力量尚不足以成为这一轮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力,那么这一鲜艳的数字背后,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的呢?
本席认为,这个显赫的数据,是货币膨胀导致的结果,输入性货币膨胀,导致了原材料的涨价,推动了物价上涨。如果说GDP同比增长18.3%,那么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的贡献率至少一半以上,也就是说,1元的东西由于物价上涨,现在要1.09,或甚至1.18元,所以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货币通胀。
其实,从一个侧面看出来,中国并没有掌握大宗国际商品的定价权,使得中国的物价和政策被具有锚定作用的国家所绑架,中国的大部分上市企业利润增速让人瞠目结舌,从而验证了中国的企业的科技含量不足,大多数是资源密集型产业,靠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猛涨,说明,中国的企业在生产链的下游,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
特殊情况下,GDP的变态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中国支柱产业的出路路在何方?
本席大致分析一下,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动机支柱产业的可能是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潜力最大,最有可能成为中国下轮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代替房地产,其他产业视乎没有这个能力挑起未来几年的经济引擎的重任。养老产业和医药产业不可能再成为支柱产业,因为这个涉及基本民生保障,房地产业回归房住不炒的定位就是最强有力的纠正。
从目前的动作来看,政府积极布局人民币数字化,布局一路一带,布局海南自贸区,中国走向世界的决心越来越强,似乎中国的野心不止于此,中国的战略是要把人民币打造成世界除美元、欧元以外的世界第三大流通货币,成为外汇市场的锚定货币,中国的野心很大,人民币也十分坚挺。海南自贸区的建设那是要打造新的世界窗口,似乎有替代香港国际港的战略意图。
技术驱动型产业,目前正在初级阶段,本席认为其发展阶段尚不足成为经济发动机引擎,本轮经济机构调整,势必先从国企入手,相信未来的经济,并购将继续演绎,做大做强将成为国家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的一条主线。
根据以往分析,本席认为,人民币寻求国际锚定地位的战略,国内企业并购增强科技竞争力的要求,会推动股市的下一轮上涨。
据此,本席做出如下判断和公理:人民币的坚挺以及国内企业并购是股市上涨的引擎发动机,人民币战略和国企改组并购与牛市是正相关的关系。(公理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