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马鞍、马镫、甲骑具装:游牧与农耕,谁对重骑兵发展贡献更大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2966,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我们总能在各种电影电视剧集中看见游牧民族率领骑兵冲击敌阵,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骑兵就是游牧民族的象征,而骑兵的发展也依靠着游牧民族一次次胜利所创造。但实际上,只要仔细了解军事史就能知道,只有农耕国家才有足够的财力豢养这类耗资巨大的兵种,农耕民族对骑兵的发展才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对于前者而言,曾经生活在中亚大陆上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马铠,使得重骑兵这一冷兵器时代风光无限的兵种第一次出现,但冷兵器研究所此前的《东方和西方的游牧民族哪个厉害?东亚怪物房的说法,地缘是关键》一文,已然指出了斯基泰人拥有大量耕地,农牧结合,甚至能向希腊世界出口粮食的特点。那么重骑兵的真相究竟是如何?

希腊人曾经拥有遍及黑海北岸的殖民城市,这为乌克兰大草原上的斯基泰人带去了来自农耕世界的先进冶炼锻造技术。牲畜和谷物的积累则造成了斯基泰部落中的贫富分化,较富有的武士阶层用厚重的铠甲将自身包裹起来,后来又用皮革或者青铜制造的马铠保护他们的战马。另一边的波斯人和斯基泰人一样出自印欧系,深受斯基泰文化影响,阿契美尼德王朝在经过居鲁士大王讨伐斯基泰人中的马萨格泰人而被具装骑兵群殴致死之后,也开始发展具装骑兵。

▲阿契美尼德王朝具装骑兵,一袭青铜鳞甲金光闪闪煞是威武

然而这种“游牧式”的具装骑兵却下意识地受到斯基泰人影响而不倾向于近战。他们会先在远距离用弓箭射击,到中等距离发射标枪,将具装的战马变成了标枪发射平台,到近距离接战时,他们的武器有战锤、短矛等。但很显然这种重骑兵压根不是重视持矛冲锋的希腊式骑兵的对手。同时期亚历山大之父腓力二世对伙伴骑兵也进行了改革,但在后世这个结果却往往被过于高估,事实上此前希腊世界已经有了持大型骑矛冲锋的的骑士。腓力二世继位时,马其顿王国也已经有了伙友骑兵的编制,但数量不超过800人。腓力二世无愧为一个天才的组织者,他极大地扩展了伙友骑兵的规模,并从中希腊招募了大量色萨利骑兵(事实上马其顿骑兵持矛冲锋的战术很可能就是受色萨利骑兵的影响),当然代价是巨额的负债,腓力二世去世时,马其顿国库里只有70塔兰特(1塔兰特等于26千克)白银,有1300塔兰特的军事欠款。

不过,依靠着腓力二世留下的那支强兵,亚历山大在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中,以伙友骑兵和色萨利骑兵的持矛冲锋战术,完杀了比希腊骑兵装备重得多的波斯骑兵;虽然希腊骑兵马铠非常单薄甚至很多没有马铠,但冲锋起来仍然一往无前,所向披靡。大流士三世因此痛定思痛,加紧训练了一批使用持矛冲锋战术的骑兵,但在亚历山大大帝神妙的指挥下,这批新式骑兵仍然在高加米拉之战被彻底碾碎。显然骑兵持矛集群冲锋战术,是由农耕民族的步兵枪阵衍生而来,所以才最早出现在了以步兵方阵著称的希腊。同期波斯,亚美尼亚,马萨格泰等民族的具装铁甲骑兵比起希腊骑兵装备重得多,却在长矛森森推进下全无抵抗之力。经过亚历山大的大征服,哪怕是游牧民族也纷纷开始组建使用长骑枪的冲击骑兵。而就东方而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马铠在中国出现于汉代,但考古证据提供了一些惊喜。就兵马俑考古来看,秦代中国已经出现战马甲胄。不过从有鳞甲马铠来看(鳞甲从波斯传到中国),马铠在东方似乎是由西方传来,而非独立起源。

▲秦兵马俑石马

当汉尼拔在亚平宁半岛与罗马激战时,来自中亚的萨尔马提亚人也驱逐了斯基泰人,占据了黑海北岸。他们带来了优质的图拉马,南俄草原的马种得到了提升,很多肩高达到150cm。因此,他们可以使用比马其顿骑兵所用绪斯同骑枪更长的康托斯骑矛,矛长度可达3-4.5米,直接使得对其他大部分集团的骑兵形成优势。显然,中亚贫瘠的外部环境使得其精铁良马优势难以发挥。而乌克兰平原在气候温暖期(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此地是气候温暖期,匈奴人甚至也能在漠北大规模农作)提供的大量粮食使得由中亚而来的萨尔马提亚人一度组建了强大的重骑兵,对罗马帝国造成很大威胁。可惜他们各部落之间关系非常差,没有统一的领导,否则或许历史改变都不一定为假想。

另一方面,萨尔马提亚人的战术对罗马帝国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由于古典时期生产力的限制,引进大量良马需要极高的花费,罗马帝国本土有不具备高头大马的基因,因此罗马重骑兵一直表现只是差强人意。相比之下,反而是汉帝国以巨额的财政消耗为代价,通过乌孙马、大宛马等良马有效改良了河西地区的马种,成为名震后世的河西大马。

▲西晋墓葬中的高桥马鞍陶马

在世界骑兵史上,东方世界留下的足迹大抵就是高桥马鞍与马镫的发明。高桥马鞍大概出现于曹魏时代,而且比起古罗马的四角马鞍要稳当得多。而硬质马镫则出现于西晋,也进一步强化了具装骑兵的冲击力,缔造除了鲜卑铁骑和西凉大马所向披靡的辉煌。有许多论者认为马镫很可能是游牧民族所发明的,但笔者认为是中原发明的可能性较大。许多人只看到鲜卑具装铁骑的强大,却没有看到鲜卑各部中一开始具装骑兵最强的是与晋王朝关系最紧密的段部,而非赫赫有名的慕容部或拓跋部。段部由于能够获得来自中原王朝的大量粮食和铜铁等物资,才能产生大批脱离游牧生产的武士阶层,有充裕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具装铁骑的训练和装备。再考虑到汉末三国时代虎豹骑等具装铁骑的纵横天下。笔者认为,马镫是晋代为了强化具装骑兵的战斗力而发展出的产物,但意外爆发的八王之乱却打光了晋王朝本身的作战力量,尤其是以各郡良家子为核心的骑士阶层伤亡惨重,结果军事技术革命的成果反而被鲜卑人享受到了。马镫后来由柔然人的残部阿瓦尔人在6世纪末带入欧洲。说一件有趣的事,在此之前,萨珊波斯和拜占庭帝国的重骑兵仍然像阿契美尼德王朝具装骑兵一样更习惯于射箭、扔标枪、用战锤砸人,就像致敬他们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前辈一样。这不是他们不知道持枪冲锋的威力,而是塞琉古王朝的安条克三世大王在马格尼西亚战役中用血的教训证明了,无马镫时代的超重装骑兵持矛冲锋时不好转弯刹不住车,冲着冲着就可能回不来了……毫无疑问的是,马镫的普及,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决定性的军事革命,而高桥马鞍的西传实际上也不遑多让。当然,一定又会有人提到游牧民族拥有更优秀的养马驯马技巧,如蒙古人的吊马法。然而马匹育种却需要高额的财力,游牧民族在培育优秀马种上往往有心无力,而优质马种几乎都是由农耕民族培育完成的。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