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
“不怕生错命,最怕取错名”
如果要问
拥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朕想
其中最悲伤的回答莫过于
别人起的外号
远远没有自己本名来得刺激
不得不说
其实一切还是归结于
现代人取外号的功力太弱
你们瞧瞧人家古代
弄个外号大全
都能位列名著榜单之中
荣登现代中小学生必读课外读物
*东林点将录:魏忠贤的同党王绍徽仿照《水浒传》的方式,编了东林党一百八人的外号
所以
话不多说今天就跟文艺与讽刺兼具
优雅与毒舌齐飞的古人们学学
如何优雅地给别人取外号
动物系
▼
用动物做外号
外号界最常规的操作
可惜
现代人没整出什么新花样儿
就爱拿狗来做文章
早前我们就说过
狗在古代地位就不高
所以拿它做外号早被古人玩烂了
一个极致的外号
无疑需要搭配一只极致的动物
而古代最尊贵的牛
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
古代第一个传说中的外号
便是给夏桀(jié)特制的
移大牺
夏桀号‘移大牺’,谓其多力能推牛倒也,此为混号之始。
——《吕氏春秋?简选编》
而太牢三兄弟里的老二
羊
也没能逃过古人的黑手
当年秦穆公听闻
在楚国有个放牛人很牛×
就想搞回来为自己所用
本想
一掷千金换牛娃
旁人直呼好牛哇
*太牢:牛、羊、豕(猪)
秦穆公一想
确实有道理
于是只用五张黑羊皮
去换了牛娃
换来后深感自己这波操作很秀
便给牛娃取了五羖(gǔ)大夫的外号
纪念这件大事
*羖:黑羊皮的意思
北宋有个自然卷的普通官员
叫邵箎(chí)
这种一抓一大把的普通人
本无缘史籍记录
那一次上朝
他勇敢地靠一个响屁
被全天下人被历史记住
凑氛狮子
从此是只属于他的荣耀外号
一日邵篪因上殿氛泄,出知东平。邵高鼻鬈髯,社人目之曰“凑氛狮子”
——《桐江诗话》
要说损
宰相吕惠卿察访京东时
因为瘦+说话时手闲不下来
被人送绰号说法马留(马留=猴子)
还给他编了个上联——
说法马留为察访
久久没想出个下联
多亏了邵篪的一个屁
愣是把下联给崩了出来——
凑氛狮子作知州
从此两人组成迷之cp
社人目之曰“说法马留”,又凑为七字曰:“说法马留为察访”,社中弥岁不能对。
社人目之曰“凑狮子”,仍对曰:“说法马留为察访,凑氛狮子作知州。”
——《桐江诗话》
外貌系
▼
以外貌来取外号
外号界最损的一招
只可惜
朱允炆怎么也没想到
自个儿“半边月儿”的外貌外号
是祖父朱元璋给起的
——用来嘲讽他脑袋不够圆
而这都算是委婉派的攻击了
要知道人家攻击温庭筠长得丑
都是直接叫温钟馗的不过
虽然他很丑
但他很有才华
别人绞尽脑汁也憋不出个屁的律赋
而温庭筠叉八次手就写完了
和曹植七步作诗相媲美
所以曹植叫曹七步
那八叉手作赋的温庭筠
叫温八叉也不奇怪吧
而古人的毒舌还不止这点
有一位学士瞎了一只眼
为了看清东西
另一只眼总是眯着
这也被人取了外号——
“端箭师”
至于原因嘛
大家脑补一下狙击时眼睛操作就懂了
行为系
▼
奇葩行为
外号界的最佳灵感来源
滕王阁序大家都背过吧
但你知道滕王是谁吗?
此人异常作死
导致常年上被弹劾名单
问题他是李治的叔叔
李治也不好拿他怎么着
万般无奈下只好叫他去隆州
还派了个裴聿的大臣盯着他
只求别搞事
结果
裴聿好心相劝让滕王收敛点
收获的是一顿大嘴巴子
气得他捂着脸跑去找李治嘤嘤嘤
听完原委李治心疼问到
聿曰:“前后八搨。”即令迁八阶。 —— 《古今谭概·贪秽》
于是裴聿就荣获
“八搨(tà)将军”称号
意为被扇了八个巴掌的将军
不过裴聿本人还是很忧郁
倒不是脸疼
而是后悔自己怎么没多说几巴掌
聿归叹曰:“何其命薄,若言九搨,当入五品矣。”闻者哂之,号“八搨将军”
—— 《古今谭概·贪秽》
有人因为干了事儿而荣获外号
就有人因为啥事不干而获得外号
明朝就有三位内阁大臣
和六位尚书
啥利民的事儿不干
就忙着圈内内卷
被民众称为
“纸糊三阁老”
“泥塑六尚书”
其中最特别的莫过于
刘吉吧
身居内阁十八年
隔天就有人弹劾
次次都能无痛过
还当上了首辅位
于是人赐外号
“刘棉花”
以表彰其耐弹本质
明朝内阁不干事
宋朝谏官不说话
丁大全、胡大昌、陈大方三位谏官
身处最该BB的职位
却从来都不BB
于是人们友情在三人共有的大字上
加上了一点
亲切称他们为
三不吠犬
不过还有更笋的
南宋有个叫郭倪的
自称诸葛亮再世
在宋金开战之时
成天挥着羽毛扇
cos成诸葛亮在军营里穿梭
表面功夫做太足
军事能力却堪忧
被金兵打得屁股尿流当场自闭
从此躲在家中
整天哭得梨花带雨
荣获“带汁诸葛亮”称号
看完了古人的取外号水平
相信大家也都清楚认知到
世界的参差了
所以现在就动起手来
给朕来个优雅不失奢华
张扬不失低调的外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