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仅剩4只!斑鳖,大型河流中的顶级捕食者缘何濒临灭绝!

作者:陈怀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在2亿多年前的晚三叠纪,中国贵州曾是一片海洋,那里生活着最早的龟鳖类——中国始喙龟和半甲齿龟。它们可能滨海而居,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为了强化防御能力,它们的肋骨逐渐扩展、愈合,最终在几百万年后形成了今天所见的龟甲。彼时,龟鳖类几乎与鱼龙、恐龙和翼龙等如雷贯耳的古生物一同登上生命演化的大舞台。而在之后上亿年沧海桑田的时间长河中,昔日的小伙伴们繁盛一时,成为海洋、陆地和天空的霸主,却又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鸟类除外,是恐龙的幸存后裔)。唯独龟鳖类一直延续着来自祖先的那副慢悠悠的模样,不仅生存至今,还将足迹扩展到了每一个大洲和每一片大洋。

濒临灭绝的大块头

全球现存的龟鳖类约有350种,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海洋和陆地上。它们隶属于龟鳖目,分为侧颈龟和曲颈龟两个亚目。

侧颈龟亚目下的墨累澳龟(图源:维基百科)曲颈龟亚目下的四眼斑水龟(摄影:陈怀庆)

侧颈龟通过左右弯曲脖子将头藏到上下壳之间。而曲颈龟通过向内折叠脖子,将头缩入壳中,是真正的“缩头乌龟”。侧颈龟全为水栖型,只分布在南半球的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中国没有分布,因此国人不熟悉;而曲颈龟分布在除了南极洲外的其他各大洲,分布更广,多样性也更高,在经典的水栖型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了适应海洋生活的海龟和陆地干燥环境的陆龟。这群慢悠悠的家伙中也不乏庞然大物。现存体型最大的龟鳖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棱皮龟,它们平均体长达2米、体重达500千克。启发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加拉帕戈斯象龟是体型最大的陆龟,体重可超过400千克。而本文的主角斑鳖正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龟鳖类。同时,斑鳖也是世界上极濒危的物种之一,只生活在中国和越南,目前全球已知的存活个体仅有4只。

三千年的名字说丢就丢

古代中国人对斑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记录,并给这种庞然大物起了一个专门的名字——“鼋”。早在三千年前的商朝就有以“鼋”为原型铸造的青铜器,而之后“鼋”也频繁出现在众多的古籍文献中。然而分类学研究的混乱造成了斑鳖长时间地被认为是无效种,最后连“鼋”这个名字也落到了其他物种头上。

斑鳖的背甲(上)与鼋(代表其他鳖类)的背甲(下)对比图。斑鳖的第八对肋骨明显退化

1873年英国动物学家格雷最初描述斑鳖时的配图,由自然历史插画家乔治·亨利·福特绘制(图源:维基百科)

近代,西方学者进入中国开展研究,斑鳖也正式进入了动物分类学的视野。1876 年,英国动物学家格雷依据从上海附近采集的斑鳖标本,命名了新物种“斯氏鳖”。然而,鳖类中不同物种的分类关系难以厘清,而且“斯氏鳖”的模式标本是一只幼体,不足以完整反映整个物种的特征。因而在随后的一百年中,科学家们一直将其误认为是中华鳖等其他物种的同物异名。直到1988年,国际上才最终确立“斯氏鳖”独立物种的身份。当时,国内科学家认为“鼋”是另一种大型鳖类的中文名,于是另取名斑鳖作为“斯氏鳖”的中文名。这一误会直到2010年才经详细考证被发现,奈何叫了三千年的名字说丢就丢了。可真正不幸的是,当人们终于弄清斑鳖的身份时,它们的处境却已经岌岌可危。

拯救斑鳖,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斑鳖的分布范围涵盖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多条流域,与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重合。11世纪起,黄河流域未再有记录。20世纪起,淮河流域与长江中游也未再有记录,斑鳖的分布退缩至仅长江下游和钱塘江区域。而到了20世纪中叶,斑鳖在最后分布区中也不再有野外记录,仅有为数不多的个体生活在放生池中。

越南河内市还剑湖中的巨型斑鳖,该物种中有确切记录的最大个体,重达169千克。照片于2011年对其进行捕捉救助时拍摄,后于2016年死亡在斑鳖的另外一个分布区——跨境中国云南和越南的红河流域,原本其种群数量一直十分丰富,栖息地也较为完好,但在20世纪60~80年代时,这一区域经历了高强度的渔业捕捞,随即造成斑鳖种群崩溃。而后在这一地区进行的道路和水坝建设更是破坏了斑鳖的栖息环境和繁殖地,进一步加速残存种群的灭亡。2005年,保护工作者真正开始关注这一物种时,竟发现全世界只能清点出6只活着的个体:苏州动物园的1只老年雄性斑鳖,苏州西园寺的2只斑鳖,北京动物园的1只斑鳖,上海动物园的1只雄性斑鳖和越南河内市还剑湖中的1只斑鳖。之后陆续又发现4只斑鳖:长沙动物园的1只雌性斑鳖,越南同莫湖中的2只斑鳖和宣汉湖中的1只斑鳖。也就是说,当人类意识到需要保护这个物种时,全球只剩下区区10只了。更为悲剧的是:2005年10月北京动物园斑鳖死亡;2006年12月上海动物园斑鳖死亡;2007年8月苏州西园寺2只斑鳖一只死亡一只失踪;2016年1月越南还剑湖斑鳖死亡;2019年4月长沙动物园雌性斑鳖死亡。截止到目前,幸存的斑鳖仅有4只。2019年4月13日,苏州动物园中经历麻醉和人工授精后死亡的雌性斑鳖(图源:苏州日报)苏州动物园的雌性斑鳖头部特写(摄影:陈怀庆)

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2008年5月长沙动物园雌性斑鳖被运到苏州动物园与其中的雄性斑鳖进行人工繁育,然而历经了11年,不仅繁殖无果,还造成了雌性斑鳖的意外死亡。雌性斑鳖的年龄大概有100岁,对于这个物种来说仍是壮年,在人工繁育的这11年中雌性斑鳖每年都会产下100~200多枚卵,但由于雄性斑鳖生殖器受伤,无法顺利完成自然交配。于是,人工授精成了唯一可能的方法。但雄性斑鳖的精子活性只有正常水平的20%,即使从2015年到2018年进行了4次人工授精,也没有让雌性产下受精卵。在2019年4月13日的第五次人工授精后,雌性斑鳖没能从麻醉中正常苏醒,经过长时间抢救无效后死亡。这一对斑鳖原本是保护这个物种最大的希望,却成了最大的失望。

野生动物保护:别再从“迟到”变成“徒劳”?

斑鳖保护不利的直接原因在于保护得太晚,人类开始有所行动时,它们的野生种群已经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人类对于这个物种又几乎一无所知,之后无论是就地保护野生个体还是人工圈养繁育都是步履维艰、杯水车薪。从一个更深层次的角度思考,我们会发现斑鳖的消失有一定的必然性。作为大型河流中的顶级捕食者,斑鳖十分依赖一个健康、完整的生态系统,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比其他中小型物种更为强烈。

扬子鳄,又称中华短吻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亦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之一当大江大河的生态系统因人类的利用和发展而显著衰退时,顶级捕食者们不可避免地随之走向消亡。相似的命运也出现在长江中的白鱀豚、白鲟、中华鲟、扬子鳄等顶级捕食者身上。全球仅存4只的斑鳖恐怕很难走出灭绝的困境了,但作为一个特别长寿的物种,这一庞然大物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断提醒人类反思如何平衡自身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2021年2月1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自颁布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调整。这次调整将受保护物种的数量扩大了一倍,斑鳖也新晋成为一级保护动物。此外,中国总共生活着33种龟鳖类,因过度捕捉和栖息地破坏,它们都处于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的状态。在这次的名录调整中,除了华鳖属的4个物种,中国本土的龟鳖类都进入了重点保护物种的行列。希望今后我们能把握住保护它们的最后机会,有一天能再次看见龟鳖类慢悠悠地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亦如2亿年前它们祖先的模样。

知识链接:斑鳖的特征

斑鳖的最大体重可超过200千克,背甲骨骼的长度超过1米。成年斑鳖的背面为墨绿色且缀有细小的黄斑,腹面为浅色。喉部为明亮的黄色,且延伸至头部和颈部背面形成较大的黄色斑纹。头较为宽阔,眼大,位于头顶侧上方,吻突短而厚,鼻孔大,类似猪鼻。斑鳖现存的近缘种是同一个属中生活在西亚的幼发拉底河鳖,它们的形态学鉴定特征为腹部只有两块胼胝体和背甲第八对肋板退化缩小,而其他鳖类至少有四块胼胝体,背甲第八对肋板长度正常且占满了整个背甲的末端。?

(责任编辑/ 陈天昊美术编辑/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