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珠峰高百倍!研究发现:地球内部还有两片外星大陆?

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地震横波在扫过非洲地下和太平洋地下时传播速度会明显减缓,于是这些区域被科学家命名为"大型横波减速带",但到后来它们却被称为"地球的肿瘤"

40多年后的今天,科学界又通过9000多次地震数据测绘,更近一步地勾勒出了大型横波减速带或者说地球肿瘤的的轮廓,它们位于2900公里深处的非洲和太平洋地下,处于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半固态层中,如果用透视眼镜从太空观察的话,它们就像两只大手一样在地层深处托着地核。

从规模上来看,这两只位于非洲地下和太平洋地下的巨手远超地表之上的任何地质结构,因为它们的高度达到了1000多公里,最大宽度3000多公里,而珠穆朗玛峰高度才8.84km,澳大利亚南北宽度也不过3685公里。

但两块位于地层深处的不规则结构,是怎么诞生的呢?

从天体的诞生与演化上来看,地球在早期肯定是不规则的形态,但这种不规则会随着质量的增长,最终被引力塑造成一个内部没有空腔,外表近似圆形的岩石金属星球,而这种被称为流体静力平衡的现象,就是宇宙中所有星球(小行星除外)外形都近似球形的原因。

所以地层深处的两只大手肯定不是地球诞生之初就存在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地球空间探索学院的科学家们甚至认为它们并不是地球本身的一部分,而是另一颗星球通过撞击"嵌入"到地核的产物。

由于6500万年前那颗灭绝恐龙的10公里直径小行星,只是重塑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岛附近的地表,并没有动摇地球的深层次结构,所以科学家推测:撞击威力大到能"嵌入"地心的:是一颗直径6000多千米,大小相当于火星的远古太阳系天体,并将它命名为了“提亚”

大碰撞与分裂

45亿年前的早期地球质量只有今天的9成,而它的旁边则是一颗火星大小的“候选原行星”(也就是提亚),因为地球的质量远大于提亚,所以引力让这两颗年轻的星球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从此地球的质量增加了一成,也因为被撞出地轴倾角而拥有了独特的一年四季。

撞击碎片后来聚拢成了月球,但提亚去哪了?

还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他们认为提亚当时与地球的碰撞太过于强烈,让这颗火星大小的原始天体直接碎掉并气化了一大部分,而剩下的则嵌入了原始地球的核心区域,但由于组成提亚的岩石金属物质密度远不如地球核心,所以最后嵌入地球的提亚残骸,并没有和地核融为一体成为地球的一部分,而是以地球肿瘤的形态留在了非洲地下与太平洋地下。

流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地心世界”理论曾认为:在地球的两极地区或者其他人迹罕至的地方,暗藏着通往地心世界的入口,其内不仅有地表早已灭绝的物种,甚至还存在科技水平超过人类的其他文明,但随着两极探险的热度下降以及地质学的进步,地心世界逐渐成了科幻小说中的背景板,比如凡尔纳的《地心游记》以及后来的哥斯拉与金刚,就是发生在地心世界或者”中空地球“的故事。

未来随着人类对地球内部的进一步探索,肯定还会发现类似的情况,而这些本质上来自另一颗星球的“远古大陆”们,将让科学家们最大程度还原45亿年前发生在早期太阳系的那次超级撞击事件,甚至未来在月球的地下也可能发现来自远古地球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