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Q1销量超18万,碾压对手就想安枕无忧?

前几天特斯拉公布了2021年Q1交付数据:第一季度共生产18万辆汽车,同比增长75.6%;交付18.5万辆,同比增长109%。这个成绩超过了之前16.8万的市场预期,特斯拉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它的市场地位。

而放眼到全球各个主要市场,2020年特斯拉共销售了将近5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美国和中国的销量占比之和达到了75%,这是欧洲和其他市场所不能比的。

特斯拉在中国的热销离不开今年一月初国产Model Y 的正式推出,使之在国内受到很大欢迎,上海超级工厂不得不加大产能以实现满负荷生产,加上价格选择空间更大的Model 3,两款车型成为中国市场的最大杀手锏,风头一时无两。

01

大众化的特斯拉,质量问题不断

显然,Q1的这份“战报”让马斯克又得意起来,特意发推特夸奖特斯拉团队,尤其是特斯拉中国团队。

确实该夸一夸特斯拉中国团队。以副总裁陶琳为代表的“公关团队”,对特斯拉中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不论是与友商论战,还是回应特斯拉失控事件,其中国团队从来不曾有损特斯拉颜面。

而在特斯拉销售的这18.5万辆车里,除了2020辆高端车型Model S/ X,其余全是Model 3/Y。可以说,现在的特斯拉,Model 3/Y是绝对主力,而Model S/ X只占了总交付的1%,按照马斯克的话来说,这些高端车“基本上是艺术品”,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品就是物以稀为贵,目的则是为了树立起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带动Model 3/Y的销量,颇有点“抛玉引砖”的意思,不过特斯拉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值得国内新势力厂商学习。

马斯克将Model S和Model X称为“小众产品”,因为他很清楚,只有大众化的产品才能在销量上取胜,而Model S/ X这样的旗舰车不会带动公司实现“大众市场”的增长。按照马斯克的原话:“我们将继续使它们更加重要,(但)他们对未来的重要性确实很小。”

说白了,Model S/ X就是扮演了工具人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Model 3/Y。

从图中可以看到,3月份Model 3/Y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而Model S/ X的产量为0,第一季度销售的2020辆Model S/ X,全部是在“清库存”。从目前看来,特斯拉会继续采用这一策略,把Model 3/Y的优势无限放大,争夺电动车的增量市场,为日后的持续盈利打下基础。

不过,虽然特斯拉在销量上不断刷新纪录,也需要注意到,与销量成正比的是特斯拉新车事故的发生频率。315前后,特斯拉成为“上电视”呼声最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在那一周之内,也发生了三次影响较大的事件:分别是安阳车主维权事件、海南碰撞事故以及特斯拉撞白色卡车事故。

而每一次事故之后,特斯拉的态度总是“甩锅”,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一种“便宜没好货”的质疑。虽然事实上,特斯拉的车并不便宜,而是经常降价夺取市场,因此给人留下了“物美价廉”的印象。

最近特斯拉依然问题不断,摄像头监控问题依然还在发酵,上海车管所还出现了“不给特斯拉上牌备案”的情况。而近日发生的维权事件,更是离谱:一位特斯拉车主拉起了横幅,上面写着“特斯拉刹车失灵”、“提车一个月刹车失灵,这样的车你敢开吗?”、“特斯拉股价重于泰山,车辆质量轻于鸿毛”等口号。

此外,还有成都特斯拉失控冲上天桥的事故。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对特斯拉来说,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关事件,但对公众来说,是不间断的信任危机。

近日,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节目中回应“失控”事件,称“特斯拉失控的比例很小,而车主踩错踏板的比例却很高”。这一言论立即遭到众多网友的批评,把特斯拉形容为“甩锅侠”。

特斯拉想要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一味的甩锅态度必不足以支撑其持续增长,耐心打磨其产品质量才是重点。

02

车企纷纷电动化,特斯拉未来的优势

在特斯拉发布Q1交付量之前,国内新势力“御三家”早已晒出了自家的成绩单。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累计交付20,060辆车,其中3月份交付7,257辆;小鹏Q1交付13,340辆,其中3月份交付5102辆;理想3月则交付4,900辆,一季度总交付12,579辆。

国内三家头部新势力车企的总交付量,不过4.6万辆,与特斯拉18.5万辆的庞大体量相比,依然显得“身板薄弱”。但不得不说的是,“蔚小理”的增长也肉眼可见,而特斯拉以后要面对的,不仅是“蔚小理”们的追赶,更有大众、福特这样的对手,开始发力抢夺新能源市场。除此之外,科技巨头的蠢蠢欲动或宣布介入,都让新能源汽车赛道充满了浓厚的火药味,而赛道最前面的特斯拉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尤其是大众集团,在前段时间的“电力日”上直接宣布用4年时间打败特斯拉,并在电池、充电桩、架构平台、自动驾驶等各个方面进行布局,以图狙击特斯拉的强劲势头。

而被马斯克视为“真正的对手”的苹果公司,也已经开始筹备造车业务,在全球寻找代工厂的动静时有发生,自身申请的汽车相关专利也是野心毕露。

国内方面,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先后入局,尤其是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若是能够把这些粉丝转移到汽车领域,或许对其他厂商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对手;而百度拥有全球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与吉利合作优势互补,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其竞争力同样不容小觑。

华尔街投行杰弗里(Jeffries)最近调低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从775美元下调至700美元。分析师Philippe Houchois给出的理由是:“虽然特斯拉仍然保持高增长和高市盈率,但它已不再是唯一的电动汽车厂商,一些优势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

在所有优势之中,特斯拉的领先优势是一个无法在短期内逾越的壁垒,包括在三电和软件技术的积累等方面。而国内的一些企业,也已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如蔚来去年宣布自研芯片,虽然第一季度蔚来汽车的销量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但停产的后遗症并没有消失,芯片自研是面对“卡脖子”不得不做的无奈之举,也是必须要发起的主动进攻。

今天的最新消息是,小鹏也开始组建团队研发自动驾驶专用芯片,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流片。刚刚宣布造车的小米CEO雷军更是毫不掩饰对芯片的诉求:“硬件工业大量的技术门槛和技术积累,最后都是用芯片形式来体现。”由此可见,未来的竞争壁垒依然是技术,从传统汽车行业到新能源汽车领域,乃至后来的智能汽车,口号一直在变,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

除了软件,硬件也是打造竞争壁垒的重要途径。对蔚来来说,换电服务打造了很强的用户粘度,但换电站的普遍建立是根本。

另一个最近比较火的话题:激光雷达。这个并不为马斯克所“器重”的零部件,成为许多车企竞相追逐的对象。作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里面的一个重要硬件,年初蔚来发布的ET7,明年下周发布的小鹏P7,都将搭载激光雷达。

而在小鹏刚刚结束的NGP远征活动中,小鹏的辅助驾驶系统表现可圈可点,在某些场景甚至比特斯拉NOA更有优势。近年来小鹏在智能化的道路上越跑越远,与特斯拉的差距也逐渐拉近,目前特斯拉对小鹏等企业依然是碾压之势,但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巨变堪称不可想象,蔚来小鹏的未来,一定是特斯拉不可忽略的对手。

结语

美国上周宣布了新一轮的超2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八年计划”,其中174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计划,包括重组工厂和增加国内材料供应、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税收优惠、电动校车改造和建设5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另外1000亿美元用于建设电网,对风力、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税项优惠政策延长10年。

计划一出,特斯拉涨超5%,充电桩企业ChargePoint最高涨近24%。

把特斯拉当做对手的车企,一定要看到特斯拉的城墙之高,就像苹果CEO库克说的:“特斯拉不仅在建立领先优势方面做得令人难以置信,而且在电动汽车领域保持了如此长时间的领先地位,这些都让我对特斯拉充满钦佩和尊重。”对特斯拉的追赶一定是马拉松,而非短跑。

根据券商韦德布什(Wedbush)的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的预计,在政策和需求上升的推动下,特斯拉今年的销量将超过85万辆。停不下来的特斯拉,最好学会边跑边想,还有什么是重要的。

3月丰田掌门人对苹果造车发表看法:汽车行业欢迎新的入局者,但请做好40年投入的准备。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马当先的特斯拉,也适用于所有追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