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背后有啥故事?为何文人墨客皆因其赋诗?

作者:王维钧(历史学经济学科普作者)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清明节是中国的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大部分人以为清明只是一个节日,但其实清明也是一个节气。在1935年国民政府把公历4月5日定为清明节之前,中国百姓一直以冬至后的第106日开始就是清明。《历书》有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前后气温上升,万物复苏,正是耕作的好时候。除此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们所过的清明节其实是寒食节、清明节与上巳节三节合一的清明节。而民间在这一天吃寒食、祭祀扫墓和踏青的习俗也分别来自这三个节日。而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出现,有一段感人的传说。

清明节的感人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做君主之前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在那段日子里,追随他的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甚至在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之时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重耳吃。

介子推(图源:百度百科)然而重耳执政后却唯独忘了封赏介子推。待日后重耳想起这件事时,介子推已经背上老母躲进深山不愿再见旧主了。

介子推和其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去世了(图源:百度百科)于是有人向重耳献计,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现。然而大火过后,重耳却发现介子推和其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去世了。而在柳树的树洞里,重耳还发现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重耳读完悲痛难忍,下令放火烧山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上下在这一天禁忌烟火,只能吃冷食。第二年,重耳率领群臣上山祭奠时,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又长出新芽和枝条。祭扫后,重耳命名那棵柳树为“清明柳”,又将那一天定为清明节。

“三节合一”的清明节

在漫长的历史中,清明和寒食两个节日因为时间相近,渐渐就合二为一了。唐代杜甫的《清明二首》“朝来新火起新烟”,清明和寒食还有些许区别,而到了元稹的《清明诗》“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清明与寒食似乎已没有什么区别。而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也渐渐和前两个节日合并了。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见唐代时期清明节和上巳节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文人骚客的凄凄切切之情

说到诗歌,因为清明前后常常下雨,时而乍暖还寒的天气也易引出文人骚客的凄凄切切之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唐)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黄庭坚《清明》

清明时节的三大活动

除此之外,清明时节的三大活动,吃寒食、踏青、祭祀扫墓也在诗歌中多有体现。比如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以看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的习俗。祭扫(图源:央视新闻 制作:孟祥龙)踏青(图源:央视新闻)植树(图源:央视新闻)

青团这一天,北方的百姓主要吃用面粉和红枣做的燕子形状的蒸饼“子推燕”,而南方多食糯米做的青白团子。而晋代陆机《櫂歌行》“龙舟浮鹢首,雨旗垂藻葩。乘风宣飞景,逍遥戏中波。”即是对人们当时上巳节出门踏青游玩的生动描写。注: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