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模拟太空航行,科学家让一女性在地下独居130天,结果如何?

东晋经学家虞喜所著的《志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樵夫上山去砍柴,看到山洞中有一群小孩在下棋。

于是他就上前去围观,没多久,樵夫看到自己的柴都腐朽了,这才想起回家,不料家中早已物是人非。

这便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的由来,现在看来,樵夫所进入的山洞就像是一个时空隧道。

现实生活中不存在这样的山洞,但却有一件与之类似的真实事情:一名女性在地下洞中独居了130天。

昼夜节律实验

出生于1961年的弗洛尼(Follini)是一名意大利室内设计师,在1989年1月,弗洛尼参加了一项特殊的实验。

实验的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两个字:隔离,但这个隔离并不是在家中,而是在没有任何时间指示的环境中。

这意味着弗洛尼不能携带任何钟表之类的东西,而且,她不能在地面上,因为太阳是一个天然的钟表。

所以,最后选定的实验场所是位于美国卡尔斯巴德的一个山洞中,这里离城市不到5公里,使用水电比较方便。

这项实验是由意大利一家研究机构和美国宇航局联合发起的,他们的目的就是测试长期隔离会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何种影响。

既然是航空界的大佬发起的实验,他们更具体的目的就很明显了:这项实验会为太空生活对宇航员的影响提供一个参考。

被选中的弗洛尼

实验候选对象一共有20名,弗洛尼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科学家她具有“内省性”和“自律性”。

简单来说就是弗洛尼性格比较好,心理素质比较好,是那种会给自己找点事情做还会自我开导的人。

1989年1月13日,27岁的弗洛尼进入了山洞中,她的住所是一间18平米的有机玻璃组装的小房间。

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一个“大冰箱”,因为这里摆放最多的是食物,当然,里面并不冰冷,温度是恒定的20℃。

除了一台只能发送消息的计算机和一些体检设备外,弗洛尼还携带了吉他、书籍、纸张等打发时间的东西。

研究人员在洞穴中安置了摄像机和麦克风,并定期督促弗洛尼进行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脑电波的检查。

另外,弗洛尼还会定期将血液和尿液样本用绳子吊上去,以供研究人员检测身体的激素或其他化学变化。

地下生活

初入地下洞穴的弗洛尼很不适应这种隔离生活,没有人跟她说话,无聊和烦躁充斥着她的生活。

好在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开始看书、弹吉他、唱歌,练习柔道运动,用纸折出各种好玩的东西。

洞穴中虽然除了她没有别的人类,但小动物还是有的,比如青蛙、老鼠、蚂蚱等,这些都是她的“好朋友”。

不过,地下生活对弗洛尼的影响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在数周之内她的生理周期消失了,这意味着她完全丧失了时间概念。

而且,她的“一天”逐渐开始拉长,从最初的24小时到28小时,再到48小时,同时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变化。

她可以保持长达20甚至30多个小时的清醒状态,而后又可以一次睡十几个至二十几个小时。

虽然醒着和睡着的时间都拉长了,但弗洛尼的食量却有所下降,她的饮食中豆类和大米是最多的,而水果则比较少。

重见天日

1989年5月22日,研究人员决定结束这项实验,一是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实验数据,二是夏天快到了,这里可能有响尾蛇出没。

于是,地下独居130天之久的弗洛尼终于得以“重见天日”,在她从洞穴中爬上来时,60多个人在一旁迎接。

在之后的几周中,弗洛尼接受了一系列身体检测,结果显示她体重下降了15斤左右,肌肉张力变弱,骨骼中钙含量下降,免疫系统也受到了抑制。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弗洛尼的注意力却更集中了,也就是说她可以更专心地做一件事并且效率更高。

当被告知已经过去了四个月时,弗洛尼很震惊,因为她认为大概只有两个月,这倒是有一点“洞中方一日”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适应了地下生活的弗洛尼似乎更喜欢没有“时间”的生活,据她所说,突然回到地面有种“星期一早上闹铃响了”的感觉。

最后

这项实验的初衷是模拟太空航行对人体的影响,但实验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却不止于此,它的应用范围可能会更广。

人类社会中发生很多重大事故的原因都是因为疏忽或误操作,而误操作的背后是不正常的工作时间和睡眠的不足。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两起核电站爆炸事故: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切尔诺贝利灾难,它们都发生在凌晨。

发生在这个时间段的各种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种种事件表明,我们需要更合理的工作安排。

当然,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究改变人体生物钟的方法,以便我们更“高效”地生活,但在这之前,还是要顺应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