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坟都有哪些讲究? “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指啥,说法不一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先人的祭拜、缅怀就格外重视,杜牧一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尽了无尽的惆怅与追忆。

清明节,作为中国人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样备受重视,为此也衍生出了许多的讲究。

比如一些地区,清明节不许女人上坟,和一些地区不让女人进祠堂拜祖先的做法,可谓是一脉相承。当然,这和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里提到的“女人”,有些地区并非指全部女人:出嫁的女儿或过门的媳妇,因为一些地区只是不许媳妇给祖宗上坟,而出嫁的女儿,则是需要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或者后一天回娘家上坟的。

另外,在传统的文化中,由于清明节祭祀的对象比较特殊,为此清明节的前后几天,民间有比较多的讲究。

比如清明节前后三天,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可以迁坟,丧葬时间完全不需要请先生来算,也就是这几天属于已故之人的好日子,这些日子里砍坟里的树木也是被允许的。

除了这些不太为世人皆所知的,清明节的讲究还相当多。

比如我们传统所熟知的,在南方地区有吃“青团”的习俗。

在北方一些地区,清明节当天需要吃鸡蛋、冷饽饽等,据说不吃的话可能会遭冰雹。当然,这笑话归笑话,说法有些迷信,但是其背后的寓意却大有讲究,即主要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因此在“寒食节”这天,不生火煮食。

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清明时节,每家每户都需要去给祖先们扫墓、烧纸钱,送吃、送喝……以此缅怀先人的同时,祈求祖先保佑。

此外,在扫墓祭祖时间上也有讲究。如农村流行一句说法:“前三后四,左五右六”,什么意思呢?其中的讲究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这很好理解,“前三后四,左五右六”就是指上山扫墓要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一步三回头,多看看前方,看看后面,左右环顾,别掉坑里了,翻下山头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不少人要发笑。

01 “前三后四”到底是何意思?

说法一,“前三后四”这句话是相对于清明节当天而言的。根据民间的说法,给祖先上坟的日子,选在清明节当天并不是最好的,因为这一天是最为“拥堵”的一天,不管是对活着的给亲人上坟扫墓的人来说,还是对泉下已故的人来说,皆是如此。

具体而言,首先,清明节这天,给祖先上坟的人很多,这就容易导致拥挤,正如大家都是清明节放假回家,结果全都堵在了高速路上一样,上坟也是如此道理。

人多扫墓,不同家庭,不同群体、“部落”的可能因为亲人坟墓相近,而扎堆挤在一起,容易引发各种麻烦事,甚至还可能会导致拜错坟等尴尬事情的发生。

其次,人们在上面拥堵,他们下面也可能拥堵,因为大家都选在这一天上坟。

所以,给先人上坟,日子选在清明节的前三天或后四天去为最佳。

说法二,是对祭祀时间而言。清明节祭祀祖先,日子一般都是不能过了清明节之后,即只可提前,不可延后。否则,过了清明节再次扫墓,就失去了清明扫墓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礼节性,这是对祖先的一种“怠慢”之礼。

所以,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前三后四”是指祭祀应该在清明节的前三四天,寒食节前算三天,清明节前算四天,为传统的祭祀日。

不过,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过了清明节当天再去上坟的,也有不少的例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传统的习俗、礼节正在渐渐地被遗忘、淡化。

02 “左五右六”又是什么意思?

说法一,相对来说,前面说的是上坟的时间讲究,后面这句“左五右六”强调的是时辰的讲究。在古代,古人们将一天分成了子、丑、寅、卯、辰、巳、午等12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扫墓上坟的时候,讲究“左五右六”,指的是一天12个时辰中的前5个时辰以及后面6个时辰,是适合上坟的时间,中间的第六个时辰“巳时”(中午的11点至1点)是不宜上坟的时间。

因为这个时间点,是一天当中的正午时刻,为太阳直射的时间,选择这时间点上坟,一来是对祖先的不敬。

二来是对自己不利,毕竟,在太阳最高照、最毒辣的时候干活,容易损害身体。

在传统的习俗文化中,人们认为最佳上坟的时间,是早上太阳出来之前,以及傍晚太阳落山之时。不过,这多少有些迷信。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下的人们,也并不再拘泥于一格,基本都是按着自己的方便来办事。

说法二,众所周知,古人办事非常讲究,不管干什么事情,通常都要先找老先生掐指算一算,挑个良辰吉日再开工。给祖先们扫墓上坟,也是如此,于是便有了“左五右六”的讲究。

什么意思呢?答案已经很显而易见,指的就是具体的“黄道吉日”。

人们认为,添坟(上土)时间,就是清明节前后的那五六天左右,通常是春分日过后的后一周时间。古语常道“春分,昼夜平分”,这个“黄道吉日”也就是春分前后。客观上说,这确实也是一个特殊的自然分界节点。

03 读书君说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说这一节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商朝,当时帝王将相为了追忆先人,祈祷风调雨顺,百姓平安会举办盛大的“墓祭”节。

当然,在这其中,有个最被大家所熟知的介子推“割股奉君”故事,贯穿整个清明的叙事历史,可以说这个故事传说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文化历史脉络添了几分色彩。

追忆先人,缅怀亲人、感恩怀远是清明节这一节日的寓意。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这一习俗节日,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唐朝就因为有官吏因为回家扫墓而耽误了公事,最后皇帝实在没辙,只得出台相关的放假政令,来解决问题。所以,在古代,寒食、清明也是放假的,且假期并不短,宋代时达七天之多。

到了近现代,1935年民国时期,政府规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节假期,算上调休又改为3天。从中也由此可见,人们对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视。

写到最后: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清明节的讲究还有很多。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讲究。

关于清明节,你们的地区,又有哪些特别的讲究呢?欢迎留言,一起分享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优质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