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藤》这整部剧讲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撰文 / Sophie

策划 / Sophie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我一直在追景甜的新剧《司藤》。最初,我就是肤浅地因为景甜的美貌和云南的美景入了坑,没有想到却被它略带玄幻、但深刻地隐喻着生活的剧情迷住了。

这部剧由作家尾鱼的小说《半妖司藤》改编。虽然灵异怪志题材比较小众,但饰演女主的景甜以惊艳的造型出圈,还一人分饰不同的角色,连路人都直呼“终于get了大甜甜的颜值和演技”:

司藤和白英,原本是一棵白藤异变而成的妖(剧中称为苅族),后来因为一次矛盾,分裂成两个“半妖”。

剧情讲述司藤为了合体寻找白英,渐渐发现白英隐藏的秘密,最终将白英复活,与她携手应对共同的敌人。

这部剧可以说,从头到尾都隐喻了心理学中的“投射理论”。

投射理论中谈到一种“敌意化投射”,说的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一些部分,不能接受自己有的一些信念、想法、动机、渴望。在这种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采取一种策略:把这部分的自己投射到他人的身上。

这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我们会看不到自己身上有这个部分,而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这些,然后去厌恶和憎恨那个在我们看来是有这些特质的那个人。

事实上,我们是把我们的内心投射到了ta身上,然后通过反感ta,感受到自己与这样的特质是有距离的——我这么讨厌ta,我自己就肯定不是那样的人了!

这种敌意化的投射可以帮助人们减缓无意识的焦虑(因为不愿意意识到而在潜意识层面存在的焦虑),并且降低对自己身上具有那个部分的认知。

生活中可能你也经历过莫名地看他人身上的某一点尤其不顺眼。这就可能是我们将自己身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特质投射给了他人,并用厌恶、指责他人的这一点来划清自己和这种特质的距离。

我们就是需要一个人来承载自己身上的这一部分“垃圾”,好让我们能够一直生活在“我厌恶的这些特质与我无关”的假象里,从而不必意识到这部分其实也在我们自己体内。

而在本剧中,司藤看待白英的方式,就是这种投射关系教科书般的演绎。白英是她不愿意接纳的自己身上的“垃圾”,电视剧用一种寓言的方式,让白英从司藤身上分离出来,成为了“现实化的投射”。

01.

不愿意承认那是自己,

所以有了你

司藤出场时形象是非常完美的。

剧情从她在现代意外复活开始,我们看到的司藤永远精致得一丝不苟。不仅容貌美丽、举止优雅,还言语犀利、金句频出,短短几天就熟悉并适应了现代社会的生活,应对找上门来的昔日仇家,几条计策、几下谋划就能轻易化敌为盟。

女王系鞋带都是那么优雅

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才知道她的完美之下,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奈。

司藤原本是一株白藤,民国时期,她被师傅丘山给予生命、培养长大,但丘山对她却只有鄙夷和利用,令她得不到所敬之人的爱,还为此饱受折磨。

她和富家公子邵琰宽相爱,本以为可以获得幸福,但是丘山设计让她在邵琰宽面前露出真身,于是她遭到了邵琰宽的背叛。心灰意冷之下她内心的矛盾难以调和,分裂成两个女人:

独立、坚强,超脱出世俗的纷扰的那个她,还是司藤。而放不下情爱、想和邵琰宽重修旧好那个,分裂出来成为白英。

对于司藤来说,所爱之人的背叛让她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这让她觉得过去的自己犯下了巨大的过错,对自己产生深深的羞耻感,自尊和自我价值也感受到威胁。

因此她开始相信:我只有变得足够坚强、足够独立,才能重新获得对命运的掌控感。也因此,她身上痴情、软弱的特质成为了不被接受的那个部分。导致的结果就是她不承认和不接受自己身上的这个部分,使它从自己体内分离,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白英的出现,使司藤得以把自己无法面对的,面对爱情的软弱投射到一个外在客体的身上,从而将自己与这些特质划清界限,并且有了正当的理由去否认它、指责它,得以维持一个坚强、完美的自己。

分裂之后,司藤不希望白英继续与背叛她们的男人纠缠,试图去阻止她,却没有想到白英比她更为果决和残忍,率先动手杀死了司藤。

司藤被白英杀死很多年后复活,她想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找到白英,与她合体。因为白英的分裂会让她们俩都削弱法力、减损寿命。只有合体,她才能避免白英带来的麻烦,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自己。

此时,她已经开始意识到白英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但是白英仍然是“坏”的那部分,她希望合体后白英就会在她的掌控之中,“坏”的部分可以被控制。

但这种想法是极其危险的。单纯地压抑阴暗的那一面,也就是压抑了部分的自己,这样的人是不完整的、失去活力的,你会为它付出代价,甚至被它反噬。在这一点上,这部剧再次使用了隐喻的手段,也就是司藤发现的,白英受伤仍然会伤害到她自己。

02.

只有理解了那一部分自己存在的意义,

才会开始接纳全部的自己

而司藤终于开始理解白英,是在她自己也经历了两难的选择之后。

一行人打败了路途中遭遇的反派,但司藤自己的力量也损耗巨大。要解救被绑架的小孩,司藤必须杀死反派,并吸收它的力量。“吸食同类的力量”是她厌恶的缺陷,可在当时的情景下,这却是她想要达到救那个孩子的目标时,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

这时的司藤意识到,即使是那个“全好”的自己,也需要在某些境遇里,不得不施展出“坏”的部分。

诚然,白英承载的,是自己不喜欢、不接纳的,所谓自身邪恶的一面,但白英的贪婪和狡黠,也是她在面临爱人的抛弃、命运的不公之后,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

对邵琰宽彻底失望后,白英用她的诡计精心谋划,不惜牺牲其他人,为的就是在七八十年后能够让司藤被复活,和自己重新合体。尽管它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自我状态,但却切实地保护了司藤和她自己的存续。

后来司藤发现自己爱上意外复活自己的男主秦放,和秦放在一起她体会到很多新奇的感受,也享受到被关爱的温暖。在与秦放一起面临危险的过程中,她渐渐开始明白,白英当年对一个人如此不舍的原因,也理解了在面临失去的威胁时,自己也会有软弱的一面。

其实,没有一个人的自我是单一和单纯的。心理学家曾经指出,自我是由不同自我状态(self-state)组成的复杂系统,(Hermans, 2002; Lamagna, 2011)。在不同的现实处境中,我们需要调用不同的自我状态来应对。

此时司藤也开始明白:生活不可能永远只有一面, 当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必须容忍更加复杂的、甚至是看起来不那么“好”的自我的存在。

后来,在照顾受伤的秦放时,司藤意识到了内心隐藏的秘密:“分裂出白英,其实并不是因为她太想做一个人,而是因为我无法面对自己想要成为人的欲望。”

她明白了白英正是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那一部分欲望,终究是自己的一部分,也开始承认这个部分。


也因此,她意识到白英犯下的过错,也是她自己过错的一部分,需要自己来解决。承担起对自己全部的选择和经历的责任,正是自我接纳的重要一步。也只有这样,才能有面对人生各种可能性的勇气。

最终,司藤和白英最终的敌人——丘山出现,他一心想要除掉自己亲手制造出的“妖孽”。在灭亡的威胁之下,司藤和白英终于携手面对共同的敌人。这时司藤对白英说:邵琰宽是你命中的劫数,遇到他,却并不是你的过错。

在这部剧中,看起来是司藤原谅了白英,实际上,是司藤终于原谅了她自己。

命运赋予我们的东西,有一部分是我们很难掌控的。而自我是在这些东西的作用下形成的。它有“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但那些“不好”也只是我们用来应对不幸的策略,我们可以一定程度厌恶这样的自己(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没有自我厌恶),但仍要接纳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的自己。

当不同的自我状态形成互惠、合作的关系时,你才拥有一个真正多元、复杂的自我。正如司藤最终接纳了白英,你也需要意识到那些不同的特征都是你,对自己产生更综合、全面的理解。

你可以借助不同的自我状态应对不同的现实问题,在生活中适应地更好;继而你就也能对变化有更多包容,更能经受世事变迁的考验。

没有人能够做到永远只有天真无邪、正直善良的一面。你终将与那个自私、软弱的自己联手,共同应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References:

Hermans, H. J. M. (2002). The dialogical self as a society of mind: introduction.Theory & Psychology,12(2), 147-160.Lamagna, J. (2011). Of the self,by the self, and for the self: An intra-relational perspective onintra-psychic attunement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21(3),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