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气中收集DNA信息?

图片来自pixabay.com

当地时间3月31日,来自英国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PeerJ》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通过对裸鼹鼠的研究,他们首次证明,动物释放的DNA可以从空气中收集。这项研究为环境DNA(即eDNA)在生态、健康和法医方面的应用创造了新可能。

动植物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会在环境中遗留它们的DNA。近年来,eDNA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具,用以帮助科学家识别在不同环境中发现的物种。不过,尽管包括土壤和空气在内的一系列环境样本都是eDNA的来源,但迄今为止,大多数eDNA都是从水中收集的。

那么,是否也可以从空气样本中收集eDNA,并用于识别动物物种?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调查。他们首先从一间饲养着裸鼹鼠的房间采集了空气样本,然后使用现有技术检测了样本空气中的DNA序列。最终,研究人员成功检测出了其中的裸鼹鼠DNA。更为惊喜的是,科学家们还在空气样本中发现了人类DNA,这表明这种取样方法或许也可用于法医鉴定。

论文第一作者、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高级讲师Elizabeth Clare说:“eDNA的使用已经成为科学界的热门话题,它可以帮助生态学家通过非侵入性的有效方法来监测生物环境。在这里,我们提供了首个公开发表的证据,证实可以从空气中收集动物的eDNA。这也为调查洞穴等难以抵达的环境中的动物群落提供了进一步的机会。”

目前该研究团队正在与工业部门合作,试图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生活。Clare博士补充说:“一开始,我们只是想看看这种方法是否可以用于生态评估,现在它有了更多的潜在应用,包括法医、人类学甚至医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COVID-19等疾病的传播。目前,社交距离的指导方针是基于物理学和对病毒粒子移动距离的估计。有了这项技术,我们便可以对空气进行采样,收集现实世界的证据来支持该指导方针。”

科界原创

编译:花花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Peer J》

期刊编号:2167-8359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3/210331085742.htm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