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科普 | 龙船花:爱表演的咖啡亲戚

撰文/史军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龙船花是什么花如果算起辈分来,龙船花倒还真是咖啡的表亲。它们同属于茜草科咖啡族。

龙船花的花蕊就藏在细长管道之中(供图 / PPBC 摄影 / 李光敏)如果我们去热带区域的公园或者植物园,能很容易找到龙船花的身影。因为它们的花朵实在太有识别性了——一大堆火红或者淡黄的花朵簇拥成了一个个大花球,远远看去还真有几分牡丹的雍容华贵。就近端详一朵小花,那种豪气就变成了精致,每朵花都有四角小星星一样的花冠裂片,在裂片之下是一个长长的管子,龙船花的花蕊就藏在管道之中。长花期和短花期,究竟哪个好毫无疑问,拉长花期可以增加传播和接收花粉的机会,也就有更多产生后代的机会。像榕树、龙船花和紫薇花等植物就走了长花期的路线。但是,超长的花期也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更多的营养投入和更大的受损概率。毕竟要维持鲜艳花朵的绽放,需要大量的糖类物质和蛋白质营养,并且这些富含营养的花朵又怎么会不被各种动物惦记呢?与此同时,突变的恶劣天气也会成为威胁植物繁殖的重要因素——延长花期会让花朵在台风、冰雹、寒潮等极端天气中遭受更多损失。

香荚兰用超级短的花期来碰运气(供图 / PPBC 摄影 / 徐晔春)于是有一些植物不走寻常路,比如说在甜品店广受欢迎的香草味的贡献者——香荚兰,就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策略,用一个超级短的花期来碰运气。每一朵香荚兰的开花时间只有一个夜晚,如果在这个夜晚无法授粉,那这朵花就只能化作春泥了。好在香荚兰的一个果实中拥有上万粒种子,只要中一次彩票产生一个果子,就能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这大概就是香荚兰只开一晚的底气所在。花期延长是好事儿吗当然了,不仅仅是植物自身生理调控的事情,开花时间的长短还受到气候的影响。一到春天,武汉大学的樱花竞相开放,已经成为春天的标志性景点,每年春天都会有很多朋友专程来这里观赏樱花。在持续20多年的监测中发现,武汉大学樱花初花期(平均每棵树有3-5朵花)平均为3月12日-13日,比50年前提早了约两周;而落花期(平均70%的花落掉)平均为4月1日-6日,比50年前大约推后2天。整个花期为19-25天,比50年前大约延长了16天。樱花的这种开花时间的变化,只是全球变暖的一个小小缩影。温度变化带来的花期变化,最终将影响到生物繁殖的节奏和成功率。

全球变暖导致花期提前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春天进一步提前,植物花期和传粉者活动期分离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科学家通过数据模型预测,在今后的50年里,气温每升高1℃,植物开花期就将提前4天。假如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则会导致17%-50%的传粉者失去生存所需的食物来源,这些传粉昆虫的活动周期也将缩短一半,从而导致那些“无虫问津”的花朵和“缺吃少喝”的昆虫永远从地球上消失,而这最终影响到的是以这些昆虫和植物果实为生的动物。我们的地球生命世界是一出大戏,任何一个角色的缺位和改变都会影响这出戏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