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非常离谱。
时隔不到一周,杨笠又被狙击了。
3月24号,京东的超级品牌日,宝洁邀请杨笠担任直播主持人和串场嘉宾。
下午四点多,直播开始预热,突然铺天盖地涌进来一群男同胞在评论区口吐芬芳。
“没有男人,姐妹们用什么卫生巾”
“杨大妈用哪种的”
“为什么要穿卫生巾,集美们要自信的流出来”
热场的主播小姐姐抵挡不住直播间恶臭的气氛,急忙下线。
作战区关闭,这群人就转战客服处,口吐芬芳,威胁辱骂,逼得品牌方赶紧撤下杨笠。
仅仅是一场无关男性的卫生巾直播,就让这群极端的男人极尽侮辱。
杨笠说,男人很神秘。
但碰到了杨笠后,就不再神秘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就想做个垃圾。
就在几天之前,杨笠因为代言了英特尔被一群男人追着骂。
骂杨笠一边赚男人的钱,一边骂男人没有底线,又当又立。
他们骂完杨笠骂品牌方。
扛不住舆论的压力,品牌方只能乖乖给这群人道歉,迅速撤下了杨笠的代言。
这群人一片叫好,以至于一周后继续在杨笠代言的卫生巾的直播间里不依不饶。
杨笠和直播间里的这群人的矛盾始于一场脱口秀表演。
去年八月份,杨笠在《脱口秀大会》的节目上大胆发言。
一语惊起千尺浪,杨笠也火了。
这个段子让广大女性拍手叫好,但也让部分极端的男性群体深感被冒犯。
于是接下来就开始了对杨笠的全方位围堵。
以至于杨笠在下一场的脱口秀里委婉地用谐音梗反驳。
杨笠说,这是见(贱)仁(人)见智的事情。
犀利的言辞,赤裸的嘲讽让这群人怒不可遏,他们挥动着手里的键盘,铺天盖地地辱骂杨笠。
整整七个月,这群男人仿佛上了发条似的围攻杨笠,仿佛真应了那一句“他们人生中所有的苦难都是因为我说了一句,他们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
回望这几天的风波,杨笠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了清晰的答案。
而正是这一群急于对号入座的男人,在现实生活里表现的也是妙不可言。
是不是普通不知道,但自信是一定有的。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杨笠的段子简直就是“丫头文学”的复刻。
“一个段子之所以能效果好,是因为观众觉得有共鸣。”
但杨笠只是把扯开了真相的遮羞布一角,就让一些极端的男性急红了眼,怒跳了脚。
当然,这里的“男人”指的就是那些听到这句话后,急忙对号入座的极端群体。
这些人好像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不仅喜欢对人评头论足,还喜欢自作多情。
杨笠说这群男人普通却自信,他们就自信地以为说的是自己。
于是,他们开始辱骂,平平无奇的脸上是大写的骄傲。
一次脱口秀表演,就让这群人不安、愤怒,并在现实生活中疯狂攻击表演者,甚至视她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撕下伪装后,他们的表现看上去并不“自信”。
可一旦穿上了皇帝的新衣,他们的“自信”挡都挡不住。
我曾见过这样一个例子:
一位男士要征婚,他对女方的的要求是:年轻漂亮但要朴素节省,工作光鲜稳定但要顾家,身高165以上,独生子女,最好有车有房。
他本人的条件是:外貌普通,家庭普通,工作普通,烟瘾酒瘾,好吃懒做。
他配吗?但他最后得偿所愿。
而这样的例子我们生活中有千千万万个,我们碰到过太多的“普信男”,但很多女性并未察觉。
直到杨笠的段子,惊醒了部分女性,也警醒了部分极端男性。
“普通却自信”的梗开始后,这群男人开始在网络上疯狂攻击支持杨笠的女性。
但凡有人替杨笠说一句话,就会被扣上田园女权的帽子。
这群时刻将“女拳师去死”挂在嘴边的极端男性群体,把自己当作武侠小说里匡扶正义的英雄。
但实际上,偏激、暴力、羞辱女性,动辄就挑拨男女对立,如同跳梁小丑一般,这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模样。
互联网上的暴力已经如此,而更可怕的是,围攻女性开始转向现实。
半个月前,某高校发生了一个事情,全程十分魔幻。
一个学生捡到了一台iPad,因为里面的语言设置是英文,应用软件也没有我们常用的QQ、微信,但有Youtube,Economist。
拾取者判断失主有可能是外国留学生,因此写下了中英双语纸条,发布寻物启事。
因为这份双语启事,好心的学生先遭到私信骚扰侮辱,又在校园官方论坛里被大规模疯狂网暴。
由于行为的细心周到和字体清秀,被网暴者认为拾取iPad的是为女生。
仿佛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这群大学生骂这位男生“荡妇”“跪舔黑人”等,将对女性的恶意展现无遗。
直到这位学生回应自己是一位男生,这场风波才逐渐平息。
女性在这次事件中从始至终都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但却成了唯一的靶子。
哪怕只是想象中的人,但却让这群恶魔颅内高潮,兴奋不已。
这边高校发生iPad猎巫事件,对女性群体进行言语的侮辱。
可还不够,那边某中学对女性实施身体的攻击。
原因只是一名女生想去厕所,跟男班长产生了争执,但在下课后女生毫无防备地被男班长殴打。
殴打过程中,男班长给女生扣上”女权“的帽子,进行趾高气扬的辱骂。
花儿一样的年纪,就把一个上厕所的小事上升到“女权”,对自己的同班同学痛下毒手。
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脑子里只有男女对立,没有人性。
一边骂着女权主义者,一边对女性实施暴力,这群极端偏执的男权者们,一言一行都在戳破做人的底线。
“一个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男人或女人。”李银河说。
但就是这部分对女权喊打喊杀又尽情羞辱女性群体的魔鬼,不想当人。
杨笠的代言在他们的逼迫下一个个下架,仿佛尝到了胜利的果实,他们更加自信,想让杨笠彻底意识到他们神圣不可侵犯。
每天吃饱之后就盯着杨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女朋友说拒绝家暴,他们听不见。
只看见家暴的新闻越来越多。
老婆让他们带孩子,他们听不见。
丧偶式带娃的风气越来越严重。
耐克说不用新疆棉,他们听不见。
得物上的耐克成交量涨得越来越高。
他们只听见杨笠又有了新的代言,新的直播。
他们每天蠢蠢欲动,蓄势待发。
只要是有杨笠的地方,不论是电脑还是卫生巾,他们争取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我不想要你们开心了,我只想要自己安全。”漫天的辱骂和对人身安全的威胁让杨笠最终说出了这样的话。
可这并不意味着杨笠懊悔自己的言语,反而让很多人看清了这群恶徒丑陋的面目,将一个女性逼至悬崖峭壁后洋洋得意,还嫌不够,打算再推一把,直到摔死为止。
杨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惨的一个,只因为她是公众人物,所以被人瞩目。
但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默默无闻,普普通通的受害者。
杭州女子被丈夫杀害扔进化粪池
山东女子因无法生育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
网红拉姆直播期间被前夫泼汽油烧死
上海女子因琐事争吵被丈夫勒死藏尸冰柜
......
以上的事情仅仅是发生在近两年,再往前推更是多不胜数,桩桩件件令人毛骨悚然。
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让暴力和凶杀仅限于这些极少数恶魔中,但一些极端偏执的男性对女性的恶意却杀人诛心,刀刀不见血。
2018年的空姐滴滴被杀一案发生后,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
有人惋惜空姐,有人痛骂司机。
还有不少的人说空姐活该,自找。
这些话像极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那些。
无力的是,大环境的影响下,女性群体还一直遭受着传统的偏见。
这种偏见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还让人让人无法察觉。
源于:谭维维的新歌《小娟 (化名)》
这些常用的汉字,负面贬义,但又字字带着“女”字偏旁。
诸如此类,女性受到如此多的伤害,还要被无视、污蔑;
杨笠仅仅是一句吐槽,却遭到如此疯狂的谩骂、抵制,甚至上升到安全威胁。
女性仿佛被戴上了脚镣,挣脱不掉。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争取权利,路有多难,可想而知。
但凡女性想反抗,想为自己争取权益,这群男人就在各大社交平台奔走呼告“要打拳了”、“拳师又来了”。
杨笠说了几场脱口秀就变成了“母狗””煽动性别对立“,继而打压她的事业,准备与她不死不休。
好像有一个规律,女性只要受到伤害,就会被扣上“自作自受”的帽子,如果想要反抗,就会遭到极力的打压。
但越是压迫,越要反抗。
即使再难,我们也要发声。
“想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往往是从第一个说“不”的人开始。”
这句话源于梅琳达·盖茨在《女性的时刻》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女性的反抗,也不过是当未来出现下一个“杨笠”的时候,少一些辱骂和攻击;
当下一位女性受到猥亵的时候,不被人指指点点“不检点”;
当下一次男女之间出现了矛盾的时候,女性更少地受到生命的摧残。
正如书中所说:
我从不认为女性比男性优越,也不认为女性只有比男性掌握更多权力才能改善现状。
我认为男性的支配贻害社会是因为任何压倒性的优势都是有害的……打破那种允许一方占据绝对优势的文化,能增强每个人的力量。
所以,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女性崛起、男性没落,而是男女共同进步,成为平等的伙伴,不再为控制权你争我夺。
女人不是男人的反义词,女性和男性本可以共同对抗歧视。
但极端男性的行径,只会抹黑男性群体,让性别矛盾进一步激化。
别袖手旁观,别看着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权利再次被毁掉,别让这群偏激的男性将两性关系推向极端。
为杨笠发声,也是为自己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
/
本文编辑:橙子味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