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洞庭湖畔,矗立着这么一座县城,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的周朝,那个时候它有个蛮诗意的名字叫罗子国。
秦朝施行郡县制后,更名罗县,受长沙郡节制,隋唐时期启用湘阴县为县名,此后历代大多沿袭此名,期间由于行政管理需要,范围以及县治多有变迁,但大致主要管辖区域还是今湘阴县地域。
由于很长时间里,它都属于岳阳、长沙两座湖南历史名城直辖,其境内也因此留下了大量高价值的历史遗产,其中最具价值的就莫过于岳州窑。
此窑虽然没有我们现在常提的景德镇出名了,但是它在唐朝的时候,那可是名震四海,是中国各地瓷窑中的翘楚,广受达官贵人以及文人雅客追捧。
唐代陆羽更是在《茶经》中高度赞扬“岳瓷皆青,青则益茶”,对其在茶道上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其列为了中国四大茶器之一。
由于湘阴因瓷器驰名天下,当地人为此还流传出了“湘阴是个万窑窝,未有湘阴先有窑”的童谣,将湘阴的历史,演绎成了因窑而立县,可见当地人对岳州窑的归属感很深,也因它而感到骄傲。
然而湘阴人除了因岳州窑骄傲,他们还为家乡出了这位大英雄自豪,清朝末年的时候,泱泱中华早已风光不再,从天朝上国沦落为任人鱼肉。
但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因为他左宗棠,一名顶天立地的湘阴汉子,大清国还是扬眉吐气了一番,左宗棠成名建功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中,当时他在长沙入伍,历经数次长沙保卫战,是满清平定湖南的主要将领。
朝廷由此流传出了“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左宗棠也因此成为了湘军主要首领。
后来沙俄试图染指新疆,将其纳入沙俄势力范围,暗中支持新疆军阀阿古柏闹独立,左宗棠不忍国土就这样白白被窃取。
发起了西征,自筹军费、自建火器硬是在李鸿章等人的反对声中,将新疆收复了,打的沙俄哑巴无言,保住了166万平方千米国土。
也因当时湘军中盛行着用家乡子弟兵的传统,左宗棠所部有大量来自他家乡的湘阴人,所以说某种程度上湘阴县在保卫新疆的历史事件中,功不可没。
新疆收复后,在左宗棠一再坚持下,满清朝廷开始在新疆设省,将其正式纳入了中央政府的管辖,在此之前满清对新疆采取的是委托性质的间接控制,而新疆省的建立,极大的强化了新疆归属中国的合法性,让别有用心者,难有下手的机会。(袁载誉)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