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5日,决定苏德战争走向的一场战役开始了。一直追赶苏军的德军在莫斯科城下转入防御,而节节败退的苏军却在其停止进攻的第二天发起了全面反攻。这种一反常态的打法,让一向感觉良好的德军极不适应,只得拼命撤退。
让人感到费解的是,作为一场大规模的反攻,东拼西凑的苏军在几乎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攻防转换自如?而已将德军阻止下来的朱可夫和苏联统帅等人,为何坚持在莫斯科危机刚刚缓和的时候发动反攻?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苏军在失败中练就“攻防自如”的本领。
从普遍的认识上去考虑发动战争,必须在进攻前,要经过长时间的物资准备、战前训练和侦察等,才能获得必胜的把握。这也是传统军事的一条原则,受到各国军队的推崇,而作为军事强国的德国更是这方面的“榜样”,并严格遵循。
实际上,当时的苏军也推崇这一原则,但战争爆发后,德军丝毫不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在节节败退中,苏联统帅实施“坚壁清野”政策,不给德军留下“一粒粮食”,以及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处置“战败者”和“畏战者”,以此提振士气。
同时,为实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他命令部队不停地进行反攻,哪怕是“鸡蛋碰石头”。尽管苏军为此损失惨重,但确实迟缓了德军的进攻脚步。更难得的是,在败退中不停地反攻,反倒让实力不济的苏军练就了“攻防自如”的本领。
换句话说,在苏德战争中,苏军不经过细致的战前准备,或者是进行极短时间的准备就发起进攻,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了,并对这种打法还有自己的心得,包括如何快速收拢部队,以及根据战场情况采取什么样的反攻态势等等。
尽管在突飞猛进的德军面前,这种反攻常常是无功而返、损失惨重,甚至成为德军上下公认的一个笑话,但在莫斯科城下,随着德军的进攻减缓并最终转入就地防御,这种“攻防自如”的战法有了用武之地,即在极短的时间由防御转为进攻。
当然,说苏军没有一点准备也不准确,就在朱可夫指挥防御莫斯科的同时,苏联统帅也在积极地进行战争动员,在后方组建新的预备队。只不过,单从解释苏军如何能做到“攻防自如”来说,其在失败中学会的“绝技”,成了破局的“法宝”。
那么,苏军发动反攻的意义何在?
1941年12月,苏军在莫斯科发动的反攻,完全出乎德军的预料。在他们看来,昨天还在拼命死守的苏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第二天就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只不过,苏联统帅认为,德军停止进攻并不代表战局有所改观,他有重要的目的。
首先,德军进攻并围困莫斯科,这让所有的苏联人都为之惊慌不已,而苏联统帅更将其视为威胁莫斯科的隐患,必须趁机发动反攻,将德军“从首都赶走”,留出一段所谓的安全距离,并且从当时苏军的实力来看,还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
其次,铁木辛哥指挥的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在罗斯托夫打了个漂亮的反击战,致使德军后撤80公里,确保了西南战略方向的安全。这既是开战以来苏军获得的首次大规模作战胜利,又极大鼓舞了莫斯科苏军的士气,对打退德军充满信心。
当然,一向善于捕捉战场态势的朱可夫,发现了德军战斗力衰竭的迹象,虽谈不上到了战略反攻的时候,但趁机先发制人以反攻更加削弱德军实力,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向苏联统帅强调:“正是清除莫斯科危险的有利时机”。
或许是一连串的胜利情绪鼓舞了苏联统帅,他当即将3个集团军交给朱可夫,并命令其北面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以及南面铁木辛哥的2个方面军,配合朱可夫的进攻。这一天,在零下25度的酷寒下,苏军从广阔的雪原中冲了出来。
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的德军,误以为是大批的平民逃离莫斯科向他们涌来,当确认是苏军后,双方展开了激烈厮杀。苏军“一如既往”的成片倒在冲锋的路上,但压倒一片,很快又涌上一片,德军的防线终于开始松动,并开始慌乱地向后撤退。
看来,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苏军战斗力不高是德军公认的,但其“攻防自如”的打法却出乎他们意料,甚至在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能不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