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垫江有个恺之峰旅游区,前身是太平牡丹园。其定名可追溯到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相传顾恺之在垫江遇见国色天香的牡丹,无比惊艳。返回京都后即绘制了中国传统名画之首的《洛神赋图卷》,开创了我国牡丹花入画的历史先河。
《洛神赋图卷》局部临摹图(宋本)
能让以美入画的大家如此上心的垫江牡丹,千百年来不改娇艳。但是,其名气与其芳华不甚匹配。
网上热搜油菜花,赞美美人梅,却极度缺少对牡丹的基本热忱。究其原因,大概是这花中之王高贵的意像令人难以亲近,更因为繁琐的栽植程序让它无法普及。
幸好,重庆真正爱花的人,想一次看饱牡丹,无须苦苦寻觅,也无须远赴洛阳。挑个晴朗天气到恺之峰一行,绵延十里的牡丹花海将把心底对此花的稀罕劲彻底更新。
牡丹花海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垫江区徐徐拉开了第22届垫江牡丹文化节的序幕。其主展示区便在恺之峰风景区。
走进恺之峰,瞬间便进入了牡丹的世界。这里的牡丹花开锦绣,名贵品种众多,据工作人员介绍,涵盖了古今闻名的种类,每种名花均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比如二乔、香玉;再比如海黄、岛锦;又比如雪映桃花、霓虹幻彩…
我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要让我辨清哪朵牡丹是什么品种,真办不到;但我懂得欣赏美,无论什么品种,都是对彼此的锦上添花,争奇斗艳,互为帮衬。热热闹闹将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园子辉映得活色生香。
有一种潜意识中的认知,那便是看见牡丹就好像看见杨玉真,“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明艳动人很自然地找到了依附的实体。
国色天香
以前对国色天香的感知仅仅限于词组本身,置身在牡丹园里,这个词组就生动地活了过来。大朵大朵的美艳花轮,像一张张饱满的容颜,抹匀了世间最华美昂贵的色彩,落落大方,带着母性的温暖光辉。
你无法再把它当作花,而是心存敬畏的世间美好,是一种唯愿终身寻觅的善良,或者一种拼尽全力且不以回报为目的的给予。
牡丹的美并无法震撼人,但它有意无意间散发的凛然与不可侵犯之意,让人自动把心底的轻薄之情掐死。
我很佩服古人可以给牡丹写诗。能清醒而没有僭越地对牡丹表达赞美的意思,乃至还可以抒发感情,这样的诗人势必为人方正。
并
艳多香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公子醉归灯下见,美人朝插镜中看。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这首牡丹诗是我最推崇的,它将牡丹的姿容与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按我的话来说:只要有牡丹,无论你在没在意它,它都理所当然地霸占了一个空间。迟早会勾起你的关注。
我以为,牡丹是向往寂寞的花,代表了无为。它之所以被歌颂,甚至被“污蔑”一句众所周知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它也只是自己静悄悄地应季而生,美得不可方物。被迫有了“怀璧其罪”的无奈。
在牡丹园里穿行,每一朵花都有各自的精神。
粉色的誓言
即便你放眼望去,绿叶丛上红粉一片,你也很难收获花海的概念。牡丹,即便是同一株上开出的花,也完整地有各自的妩媚。
所以,欣赏牡丹很累,它们的不“团结”让你得不出共同的特征,总结不出一致的评论。你只有留意少数,忽略大部,才不至于陷入词穷的境地。
当然,如果看花只为看花,大可不必如此刻意,一路走过去,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尽情享受红花配绿叶的愉悦也算一种幸福。
我通常会在游玩一天后选择在离恺之峰不远的民宿整理一晚。
巴谷宿集
在夕阳下的青草地上坐看云雾中的垫江城,观赏牡丹带来的疲惫会陷入非常烟火气的舒适与慵懒。
有那么一个瞬间,你会以为自己明白了陶渊明,也懂得了欣赏顾恺之。
最后老规矩,放出到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山城”的恺之峰旅游区的路线。
自驾:重庆主城区—沪蓉高速—国道243线—恺之峰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