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莫斯科大会战前夕,就整个苏德战场上的态势来看,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更为有利,其不仅夺取了大片的苏联领土,而且把当时苏联最大的重兵集团——西南方面军几十万人一举围歼,消除了威胁中央集团军群侧翼的巨大隐患。
更为有利的是,摆在伦德斯泰德面前的克里米亚、顿巴斯和哈尔科夫等地,甚至是高加索地区的道路几乎畅通无阻。就在德军实施“台风行动”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的百万大军也发起了进攻,未曾想,却经历了自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败退。
那么,德国元首为什么热衷于这些地区呢?
其实,在制定“巴巴罗萨计划”中,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就是德国元首最看重的地方,甚至在其心目中远高于列宁格勒或莫斯科的地位,并为此在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摩棱斯克后力排众议,坚持分兵实施基辅会战,打开了前往该地区的通道。
首先,在德国元首《我的奋斗》一书中,阐述了进攻苏联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丰富的物产资源,特别是乌克兰地区占苏联总产量68%的铁、60%的铝和58%的钢材;而哈尔科夫工业区的重型机械和化工重要基地,更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其次,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为德国提供近90%的燃油,更是维系德军进攻的根本,但苏德战争爆发伊始,苏联空军就依托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对其进行毁灭性打击,损失惨重,这让德国元首寝食难安,早日消除克里米亚隐患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当然,对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石油早已窥视已久的德国元首,深知石油对德军以及苏联的重要性。一旦攻占该地区,既获得富饶的资源和军事基地,还意味着切断了苏联的石油供应,“卡住”了苏军的脖子,加速战争进程。可谓是“一举两得”。
与此同时,由于攻占了高加索地区,让一直左右摇摆、犹豫不决的土耳其,不仅看到德军的强大,而且在“墙倒众人推”的助推下,甚至加入对苏联的战争。更难得的是,德军可以从另一个方向进入中东地区,威胁印度或者南下夹攻北非。
于是,在基辅会战结束后,伦德斯泰德的百万大军,开始向哈尔科夫和顿巴斯地区发起了进攻;从列宁格勒地区调来的曼施坦因则进攻克里米亚。经过一个多月的作战,上述地区纷纷沦陷,德军的前锋直指高加索的“咽喉”——罗斯托夫。
但在这里,德军遭遇了首次惨败。
1941年11月初,就在莫斯科会战如火如荼的时候,龙德施泰德指挥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一路追赶着苏军,已经冲到了通往高加索的咽喉要道罗斯托夫。苏军南方面军仅剩不到20万人的残兵败将,被重新划入铁木辛哥麾下,并建立新的防线。
眼看“油库”不保,从苏联统帅到铁木辛哥都焦急万分,紧急从预备队和其他战区先后调了3个集团军加强对该地区的防御。此时,从战场态势上看对德军十分有利,但龙德施泰德却不这么认为,甚至提出暂缓进攻罗斯托夫,这是为什么呢?
一是,德军尽管攻占了顿巴斯和哈尔科夫,但显然是苏联统帅的“焦土政策”和坚壁清野,得到了坚决执行。就在沦陷前,全部的工厂及设备不是被撤走就是被炸毁。伦德斯泰德原本想利用其工业设施为坦克、火炮提供维修的想法彻底破灭。
二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仅有第1装甲军的3个坦克师,并经过一个月的作战损耗很大。再加上该军由于突击过猛,与友邻第17集团军的距离拉开很大,形成孤军深入的境地,极易被苏军穿插、分割,必须暂停进攻。
更关键的一点,由于战线拉长以及冬天已经来临,各种物资供应接济不上,造成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甚至只能依靠抢来的马车驮运物资。在龙德施泰德看来,继续进攻会带来严重后果,提议第二年春天再发动新的攻势,有获胜把握。
但该提议遭到陆军参谋部和德国元首的拒绝,南方集团军群不得不发动对罗斯托夫的进攻,尽管其一度占领了该城,但铁木辛哥的反击大军从西北和南面对德军形成合围之势。感觉不妙的伦德斯泰德随即命令部队后撤,德国元首却极力反对。
受不了“瞎指挥”的伦德斯泰德,以“告假养病”为由抵制,却得到了德国元首的批准并被撤了职。于是,他成为第一个被免职的集团军群司令。但此举依然无法阻挡苏军的反攻,他们不仅收复了沦陷9天的罗斯托夫,而且迫使德军后撤80公里。
作为德军自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败退,德国元首终因自己的狂妄付出了代价,在明知不具备攻击条件,仍顽固地下令进攻。也就是从这时起,其“瞎指挥”的毛病愈演愈烈,难怪旁观的古德里安也评述到:“我们的灾难,是从罗斯托夫开始的”。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