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比崩溃:洪都拉斯造了一座桥,桥刚建好,河跑了

在河流上建造桥梁是各国再正常不过的做法,建造桥的目的就是为了跨越河流的阻挡,但是洪都拉斯境内的一座桥却孤零零地站在河岸上,旁边的河水从它旁边流过,似乎是嘲笑它站错了位置。

那这座桥为什么会修建在河水的旁边,而不是修建在河流上方呢?故事还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乔卢特卡大桥

这座无处可去的大桥叫做乔卢特卡大桥,在它旁边奔流而去的河水就是乔卢特卡河。在上个世纪时,当地政府想要在乔卢特卡河上修建一座桥,但是当地经常会遭受飓风的侵袭,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台风,每当飓风来临时当地的降水量会暴涨,风力也十分强劲,对大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为了完成这一座桥,当地政府找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建筑专家来设计桥梁,要求这座桥梁可以抵御任何飓风,并能够在飓风结束后正常使用。

建筑专家们接到任务之后,研究了很多种办法,也设计了很多种方案。幸不辱命地是他们果然在1996年时成功建造了这座大桥,当地政府官员还亲临了大桥剪彩仪式。

大桥修建成功之后,给当地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是在大桥修建成功之后的第二年,就果不其然地遇到了飓风。

飓风米奇

1998年,洪都拉斯遭遇了一场较强的飓风,被命名为“米奇”,这里多说一下,飓风的命名是根据飓风命名表的顺序依次排列,只不过当某一场飓风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口伤害时,就会将该飓风从命名表中除名,特指这一场飓风,而米奇就是被命名表除名的飓风。

飓风米奇早在当年的10月份就开始形成,由于当时的海洋温度较高,海水10米以下的水温都达到了26摄氏度的高温,再加上形成的地方远离陆地,有充足的时间用来发育,所以这场飓风在登陆时,强度达到了飓风等级最高的5级状态。

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地区遭受了最大的降雨袭击,当地的降雨量到了912毫米,相当于北京市两年的降雨量。

飓风米奇不仅给洪都拉斯带来了大量的降雨,而且还停留在当地好几天,导致当地的降雨量达到了惊人的1900毫米。

这场飓风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据不完全统计,一共有1.1万人在这场洪灾中死亡,1.1万人失踪,150座桥梁被冲毁,房屋以及道路被摧毁者不计其数。

但是,乔卢特卡大桥在这场飓风中表现非常出色,不仅没有被摧毁,甚至保存非常完好。只是没想到,飓风没有摧毁大桥,却让大河悄悄地改了道,使得乔卢特卡大桥的位置变得非常尴尬。

之所以河流会改变自己的河道,原因就是因为飓风期间当地的降雨量过大,导致雨水不断冲刷土地,使得河水含沙量较高。

另外,由于降雨量较大,而降雨又会通过各种渠道汇聚到河流中,以至于乔卢特卡河的流量非常大。然而乔卢特卡河流过的地方地势平缓,流速较慢,以至于河水中的泥沙会不断淤积在其中一侧,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一般是右岸河床较深,而南半球则是左岸河床较深,右岸河床较浅。

就这样,在这场飓风之后,乔卢特卡河中的泥沙不断聚集在其中一侧,而又冲刷着另外一侧, 就这样河流改道了。

改道后的河流位于乔卢特卡大桥的一侧,乔卢特卡也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孤零零地站在河岸上,看着旁边的大河。正是因为这一现象,所以在国外有人将乔卢特卡大桥称之为“无用之桥”。

多说一句,之所以亚马逊河没有修建大桥,就是因为亚马逊河地势也非常平坦,在雨季时经常会发生改道现象。再加上当地经济落后,修建大桥不划算,所以才至今没有修建大桥。

总结

像洪都拉斯的乔卢特卡大桥这样的案例在世界上并不罕见,比如:过去黄河也经常改道,使得原本的大桥失去用途,只是许多大桥都是发挥了一段时间的作用之后,当地的河流才改道,而不是像乔卢特卡大桥这样刚建好不久,当地河流就不给面子的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