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仿佛着了魔,陷入了寝食难安的状态。只因为偶然得知佛图关上有座“白骨塔”,而号称走遍中国的我居然不晓得!这简直不能被谅解。
把遗憾留着过夜不是我的风格。说走就走,说干就干的豪爽才符合我的性格。
于是,尽管在一周内我已经上了两次佛图关,肌肉的酸痛仍未消散,我还是第三次走进了佛图关公园。
1、春天花在开
佛图关的春天,从寂寂无名到如雷贯耳,几乎就在一夜之间。
美人梅
自佛图关轨道站B出口半路入园,前些时日妩媚妖艳的美人梅已经开败,接踵而至的是紫玉兰和紫荆花,虽也是春光满面,却总比窈窕梅花少了些风采。
山茶恋紫荆
倒是紫荆树下偶然的几朵红色山茶,不露声色地点染了春之容颜。
我心中揣着事,匆匆别过这春天派来的不同使者,沿着崖线步道攀登到山崖之上。回头去看,嘉陵江一江碧水,走得极其缓慢,似乎对某些东西有所留恋。
半山腰上,大大小小的树拥挤在一起,织成了绿意盎然的大网,网住了此起彼伏的鸟鸣,也网住了人心。
路上游人三三两两,或坐或行。有的高声说笑,有的闭目养神。大家似乎呆在不同位面的平行空间里。你得到你的热闹,我感受我的幽静。
按照导航提示,我上了步道横线,与嘉陵江平行逆向而行。
老树拦道
路上一壁是陡峭山崖,一壁为倾斜山坡。从一棵横过石径的黄桷树下经过,下几步台阶,再转过一处枝干虬结的树墙,窥见坡地上一抹淡紫。
窥
及至走近,原是几树正值花期的紫荆,令人意外的是,在同一块坡地上,有一树迟开的美人梅,花枝缤纷抖擞,粉色旖旎。
这一处地方委实偏僻,估计能看见这“梅开二度”的游客并不多。
我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并不多做逗留,稍拍了几张照片,便继续前进。
路只有一条,倒不怕迷路,只管向前,便能到达目的地。我坚定了这一信念,便关闭手机屏幕。一边走,一边观赏人烟稀少的春日花事。
桃之夭夭
走不多几步,一片灼灼其华的桃花染红了山坡。也不知是什么品种,与印象中粉红的桃花完全是两个概念。那是种夺目的鲜红,甫一出现,就产生摄魂夺魄的效果。
我停下来,依在栏杆上,把这靓丽的红色一笔一笔勾勒进心底。不觉耽搁了许久。
再慢慢挪动向前,路仍在延续,耳畔却传来导航提示到达终点的声音。但传说中的“白骨塔”并没出现。
山崖之上有文章
我有些明白过来,确实是到了。“白骨塔”就在我旁边的山崖之上。不过,飞不上去。要真正找到它,需要找到另一条山崖上的路。
2、寻找“白骨塔”
“危崖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说的就是佛图关这里的地形。在导航上重合的两个点,高差可能还要超过百尺。
作为地道的重庆人,被导航带到坑里,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好在咱年富力强,有一把子力气,继续麻烦足下,去征服崎岖山地。
再走一小段路,半山陡坡上挂着条蜿蜒小路,应该是这里了。当机立断脱离主道,向更高的山崖上攀登。
山路折了几个大大的“之”字,我看见有门。
封闭的道路
透过铁将军把门的铁栅栏,我发现了一条落叶狼藉的山脊小道,在地图上正位于佛图关公园的西南边缘。
沿着此路再走个百八十米,就可以亲眼目睹佛图关上唯一一座保存至今的“白骨塔”了。
但是,一路行来,公园内的路牌见过不少,什么巴人石居,擎天柱,晴峦耸翠之类的景点都指示清楚,却没看见一块牌子上有“白骨塔”的字眼。看来,这名字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的地方是被刻意隐藏了。
关于佛图关,曾有许多让人望而怯步的传说,附近居民也有着“夜不走浮图”的口口相传。但真要说清楚为什么,恐怕谁也不知道。
镂空之塔
我从来都信仰孔夫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对空穴来风式的民间传闻也持“姑且听之”的态度,在我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我还可以认真地为破除迷信尽自己的努力。
尽管这一次拜望“白骨塔”注定要铩羽而归,但我已经清楚了它的来历。
白骨塔并不像它的名字一样面目狰狞,相反,它是一种对历史的铭记与反思。在抗战期间,日机持续对陪都重庆进行了数年无差别轰炸,白骨塔便是在历年轰炸下平民死难者集体下葬地的纪念碑。因遇难者尸骨不全,故名白骨塔。
白骨塔资料照片
白骨塔高7米,为方形尖顶的方尖碑形制。实体塔身,其内并无骨殖,遇难者尸骨埋在纪念塔周围从鹅岭到大坪九坑子一带的山坡上。当年一共有大小12座塔,如今唯一留存了一座。
在这座白骨塔的旁边还有一堵石壁,上面镌刻着有关大轰炸的老照片。
3、释然
我照原路返回,一路郁郁葱葱的山林。
80年了!在重庆郊外的荒山野岭如今成了重庆人一年四季休闲散心的市民公园。有通往春天的列车每日都在它的山岭下穿行往返。
隔江而望的江北区高楼鳞次栉比,化龙桥附近的重庆第一高楼的高度正在不舍昼夜地更新…
春天的花开遍这牺牲者长眠的山坡。
岁月从不敢老去,我们亦不敢忘记。
我释然了。在火红的桃花,粉色的梅花,紫色的紫荆花里,旋即又迷失在这座英雄城市的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