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养殖牛的养殖场中,你或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牛身上有一个洞,而洞中套着塑料环,看起来就像是虐待牛一样,但实际上,在牛身上开个洞不仅不会对他们生存造成影响,反而有助于它们的生存,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牛胃
牛属于反刍生物,和人体结构不同的是,它们有四个胃,其中最大的胃是瘤胃,牛在进食时会快速将食物吃进肚子里,等到了安全的地方时,牛会再将这些食物反刍到口腔中,再次研磨后再吃进肚子里。
瘤胃的作用就是牛的食物储存袋,不过瘤胃中的胃酸含量非常低,所以这里生活着许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帮助牛分解食物,尤其是纤维素,单凭牛胃难以消化它,需要微生物将其分解后转化为其他营养物质才能被牛胃吸收。
牛的网胃和瘤胃其实没有固定的分界线,食物可以自由地在这里流通,网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将食物中的异物筛选出来,然后再通过反刍将异物排出体外。
牛的瓣胃可以将颗粒度较大的食物研磨成更小的颗粒,同时会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之后食物会进入到皱胃,皱胃类似于人类的真胃,皱胃可以分泌胃酸和消化酶,真正的消化和吸收食物能量。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的胃部,是因为牛身上的开孔就是要在牛的瘤胃上开孔。
牛身上的开孔
一般情况下,牛身上的开孔位置位于瘤胃处。我们知道,牛以植物为食,而植物中富含大量牛胃难以消化的纤维素,为了消化这些纤维素,牛请来了微生物当救兵,牛可以向微生物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物,而微生物可以帮助它们分解植物纤维,转化为牛胃可以吸收的物质。
但是,微生物的菌群有时会失调,由于瘤胃处没有胃酸,以至于一些对牛身体有害的微生物也会混入其中,导致食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造成牛胀气或者是引起其他消化疾病。在过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是让牛吃药,但有了这个开孔之后,人们可以将其他健康牛瘤胃中的食物转移到病牛体内,健康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帮助病牛重新建立微生物群,即使不吃药也能恢复健康。
另外,养殖农户也可以定期通过牛孔检测牛的消化情况,一旦发现情况不对,就可以立即调整,减少了牛患病的概率。除此之外,牛在患有其他疾病时,牛主人也可以直接将药物放入到瘤胃中。
由于在牛瘤胃上开孔能够方便、清楚以及及时地应对牛的消化道疾病,大大提高了牛的生存质量,所以一些农场主会在牛身上开孔。
除了牛之外,许多反刍动物都会使用该技术来帮助它们消化,比如:羊,不过羊的开孔较小,而且很多人养殖羊是为了获取肉,所以羊的生长周期较短,不值得为它们做开孔手术。之所以在牛身上比较常见,是因为许多农场主养牛是为了获取牛奶,奶牛的生长周期较长,养殖主为了收益会为它们实行开孔手术,不过肉牛就很少会实行开孔手术,毕竟肉牛的生长周期较短。
在牛身上开一个孔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还是非常复杂的。
如何在牛身上开孔
农场主在准备为牛开孔之前,要先让其2-3天不吃饭,以免瘤胃中的食物污染工作手术台。在手术之前,医生会先将牛麻醉,然后将手术区域内牛的毛发清理干净,消毒各个手术器械,参与手术的人不能患有传染病、呼吸道疾病或者是接触过遗骸等。
准备就绪之后,医生会在牛瘤胃处进行切口,一直贯穿到牛瘤胃处,同时又保证牛瘤胃另一侧的正常。
然后植入特定的塑料环,并进行缝合,之后再在伤口处进行无菌化处理,清理伤口,修正伤口边缘等工作。
等到牛恢复意识之后,再进行多天的抗菌处理,确保伤口处没有感染,牛不会出现异常行为。
总结
虽然在牛肚子上开孔听起来有些残忍,但实际上可以提高牛的生存质量,减少患有消化道疾病的风险。该项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即使在开孔处安装上塑料环也不会对它们的身体造成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牛,有时候人类也会在身上开孔,在医学上被称之为“造瘘术”,只是人类的造瘘术一般是暂时的,等到了合适的时间再次进行缝合,而牛身上的孔则是永久性的,会跟随它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