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3月2日,上海印发《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制定差异化的人口导入和人才引进政策,完善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政策,加大新城对紧缺急需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力度,拓宽海外人才引进渠道。探索出台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人才的一揽子公共服务配套政策。
注意这里透露出上海还需要人才引进,而且引进的地点是新城。为了让新城能够引进人才,上海还要为新城完善公共服务。
联想到去年杨超越落户临港的事情,上海早就想在新城区引进人才,之前也打出了新闻热度。
说起来临港多年前的条件还不好,以至于我们曾经在《人在上海,你就别出门了》里吐槽过住在临港,去市中心打工是多么难。
但随着特斯拉落户临港,临港要成为上海着力打造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片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是能创造很多高端就业机会的,前段时间那个“新能源汽车人才能落户上海”的新闻可不能只当段子来看。
上海会为这些高新产业放宽落户条件,但还是要挑人,毕竟上海不缺想要落户的人,目前还能端着架子挑自己产业需要的人才。
而本来落户门槛就已经较低的南京和广州,也放宽了远城区落户门槛。
南京全面放宽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区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对持有上述四区居住证、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人员,即可办理落户。广州则准备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7个区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
南京和广州也是想打造新城,分散中心,避免主城区“摊大饼”,造成拥堵和打工人通勤疲劳。
说起来广州打造新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东进、南拓、西联、北优”这样的口号也喊了十几二十年。特别是花了十多年,把珠江新城打造成了新的经济中心。天河CBD面积占千分之二,但贡献的GDP一度高达广州的八分之一。
但是这也就意味着珠江新城成了新的拥堵区域,三号线成了上班族的噩梦。
其他新城区还没有成长起来足够分散就业岗位。黄埔科学城发展还不错,高新科技岗位较多吸引了不少人在那里职住平衡;番禺目前还多半是个睡城,自身的CBD发展不够快,很多人还是住在番禺挤在天河上班;至于南沙,政策给了,房价炒起来了,发展可没跟上房价。
本质上广州财力是不足,财政收入有不少拿去省里接济粤东西北地区了,打造多个新城力不从心。另外,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行政区划分较为割裂,各种地方上还有行政壁垒要破除。像南沙区,距离广州市中心较远,但离得近的深圳也不能开发南沙,南沙港反而和深圳的港口是竞争关系。
所以想搞新城,还是要打通行政壁垒,破除条块分割。搞了很多年的广佛同城有一定的产业融合作用,佛山靠近广州的千灯湖有了金融高新区,还可以继续探索,但中间一些行政壁垒还在阻碍同城化。
这还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广州和佛山,就更不用提其实没那么密切的深圳和广州了。所以南沙发展要加速,还是得从更高层设计着眼,协调广深之间的关系。
新城吸引人才,还是得看就业岗位和产业。哪怕广州这样的城市,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一举建多个新城,只能靠时间慢慢发展,同时还要想办法和周边协调。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之间的建成区几乎连成一片,是国内最适合搞城市群融合产业协调的地区,如果因为行政壁垒而没有搞成,那就太遗憾了。
参考资料:
多个超大、特大城市放宽远城区落户门槛 https://www.yicai.com/news/100966244.html
天河CBD实现GDP3000亿 珠江新城占比过半聚集效应凸显 - 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171127/herald/f3e97594bca71d7344a5ec86c4d379cb_zaker.html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