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后成为妓女之友,被皇帝嫌弃一世,他真的很下流?

在北宋

有这样一个词人

让苏轼心心念念

时不时就找别人问

和他相比自己的词如何

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吹剑续录》

很明显

这对比就像把硬汉和软妹

强行放一起battle一样违和

但为何

却偏偏能让苏轼如此在意

这人究竟是谁?有这样强大的魅力?

今天

就带你走进十亿少女的爱

北宋婉约派词人

——柳永的世界

柳永出生于官宦世家

受到家庭的影响

早早便定下考公务员的目标

18岁时

便带上行囊与梦想

踏上了进京赶考的征程

*北宋京城是汴梁,今河南开封,不是北京。

柳永不曾想过

赶考途中的必经之地——杭州

竟然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毕竟他也不曾料到

杭州

居然可以这么好玩!

愣是玩到了23岁才收心

想起要去考公务员这事儿

于是兴冲冲地再次赶考

然后迎接他的就是——

落榜

落榜

落榜

柳永的落榜

并不是因为沉迷玩乐

荒废学业的锅

反而是因为太有才华

在杭州混出了名声的锅

柳永

爱看美女的平平无奇作词小达人

杭州

令世人向往的进京必过繁华大都市

这两者的碰撞

产生了美妙的荷尔蒙反应

毕竟不愁吃穿的人们

最爱搞娱乐圈

娱乐圈少不了歌手

能出圈的好歌少不了好词

那些美艳动人唱歌好听的小姐姐们

急需一些好词来提高身价

柳永

就是她们最缺的作词人

不过

柳永真正出圈

靠的还不是小姐姐

反而是小哥哥

柳永给小姐姐作词之余

带上了一首杭州夸夸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

拜访在杭州当官的状元孙何

惹得孙何疯狂点赞

相传这首词不止是状元点赞

甚至影响了未来南宋的命运

南宋迁都临安府

也就是在杭州

隔壁金国的完颜亮

碰巧读了柳永这首词

被里面对杭州的描述深深吸引

当即决定要夺过来自己享受享受

于是

在一年后真的发兵攻打南宋

虽说最终失败了

但也证明了

柳永这首词吸引力有多高

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

从此

柳永名噪大街小巷

甚至《避暑录话》中记载

凡井水处,皆歌柳词。

现代流行学区房

古代流行水区房

古代没有自来水全得靠打水

自然人人渴望离井水近一些

而井水旁每天人流不息

逐渐形成“市井”文化

所以凡井水处,皆歌柳词

可见柳永的词传唱度是有多高

虽说词是真的厉害

传唱度也是极高

但在皇帝以及各位当官大佬的眼里

这些东西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

次次把柳永踢出去

愣是踢了三次

气得柳永写了首《鹤冲天·黄金榜上》吐槽

不得不说

年轻人还是太莽撞了点

虽说皇家瞧不上

但柳永有名是真有名

所以这首吐槽词早就被皇家记下

即便耗到宋真宗去世

宋仁宗赵祯登基

皇家依旧没有放过柳永

其实

宋仁宗本人不仅不讨厌柳永

还挺爱听柳永作词的曲儿

柳三变游东都南、北二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遂传禁中。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后山诗话 》

宋仁宗登基时候还小

被太后垂帘听政把持着

这柳永吐槽啥不好

非得那么直白吐槽自个儿老爹

录取了确实不好

只好吐槽柳永自己写了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那干脆就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批下“且去填词”四个大字

让柳永成了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原名:柳三变

那一年

柳永四十岁

经历了第四次落榜不说

心爱的歌妓也要与他分别

这双重打击下

他写出那首语文必背古诗词《雨霖铃·寒蝉凄切》

让现代师生共同经历痛苦

从此之后

柳永就一直混迹各大青楼

妹子们负责柳永日常开销

柳永负责为她们写词

他的词里充满了人间繁华与萧索

你以为他只懂灯红酒绿风流快活

其实他最能体谅

夹缝中生存的人们的不易

你以为他只会写点小黄诗

其实他能写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让苏轼见了都得夸一句厉害的

荡气回肠的诗句

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侯鲭录》

你读不懂他

就像最后

你以为他完全放弃了考公务员

他却用行动告诉你

口嫌体正直这事

他是认真的

柳永五十岁那年

喜大普奔宋仁宗终于亲政

于是搞了次公务员扩招

而且有落榜经历的优先

柳永屁颠屁颠的又去考了一次

人生第五次科举

柳永终于考中了进士

虽说后面也没当成什么大官

至少18岁那年的理想还是达成了

退休后的柳永又回归温柔乡

直到去世时又再次上了热搜

因为那一天

全汴京的歌姬自发众筹

为一贫如洗的柳永

举行了最隆重的出殡仪式

她们排成长队纪念这个愿为她们发声的人

此后每年都有这样的凭吊仪式

被称为“吊柳七”

*柳永在家中排名第七,所以又称柳七

宋史里

没有出现过柳永这个人

毕竟这样为“下九流”写词的人

“上九流”的人根本看不上

但那又如何

他就是他

他就是柳永

中国文学史上

最奇葩又最美好浓烈的一坛深巷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