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3034,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编者按:关中在中国历史中,很有名气,宋以前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重要地位。而如何攻防关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古代军事家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简介关中军事地理形势。
中国地名,向来有依据山川形势命名的传统。比如河东,指的是黄河以东。关中得名也是如此。关中,顾名思义,指的是关隘之中。都有哪几座关隘呢?一般来说,这几座关隘是指萧关,武关,散关,以及函谷关(潼关),所谓关中四塞。
先说萧关。一提到萧关,可能大多数读者脑海里首先蹦出一句诗: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是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一诗的末联。一般老师会说过萧关与燕然是虚指,分别代指“边塞”和“边防前线”,诗人化用汉典,借汉喻唐,意思是说:王维一行在边塞遇见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都护还远在边防前线。表现出了守边将士的爱国豪迈之情。
之所以是虚指,是因为这两地隔的可是太远了点。燕然山即今天的蒙古国杭爱山,而萧关,位于今天宁夏固原的六盘山。两者相距数千里地,纵然唐代在燕然山附近有北庭都护府,要说它的侦察兵都跑到关中侦查了,除了要造反,也实在没有别的解释了。再来具体说说萧关。萧关位于六盘山山口,六盘山脉横贯今陕甘宁三省区,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作为关中四塞中的西北屏障,萧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从另一方面来说,萧关也是游牧民族入侵关中的孔道。比如在汉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单于率军十四万骑兵,侵入萧关,前锋部队连皇帝的行宫都给烧了。汉文帝大惊,发车千乘,骑十万,双方在关中僵持月余,匈奴才退去。到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曾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率十数万骑兵耀武扬威,震慑匈奴。唐时为防备突厥,还曾专门设立萧关大总管一职,统率重兵,守卫关中。北宋时西夏崛起,宋人在汉萧关旧址以西修建了一座新关,亦称萧关,以备西夏。除此之外,萧关还是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是汉朝与西域商贸往来的必经之路。
说完了萧关,再来说说散关。单说散关,可能很多人都没印象,但是这句诗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描写的是位于南宋抗金前线的重要关隘大散关,亦即散关。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西南,地处秦岭与陇山分解的一处山谷的北端。散关是连接关中与川蜀的咽喉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所谓“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这样的评价。
▲大散关地形
历史上在散关附近共发生过至少七十次战斗,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秦末刘邦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最后就是经由散关出的陈仓,进入关中,一举击败章邯,据有关中。三国时期,曹操就是从散关进攻汉中张鲁的。而诸葛亮北伐关中,六出祁山,走的也是散关。到宋金元时期,散关更是成为三方争夺的关键点。南宋名将吴玠吴璘,也凭借散关地区的有利地形,多次大败金军。陆游是个主战派,曾参加在南宋川陕前线的抗金活动。当时他就谋划过出散关攻关中的作战计划,这也是后来他写“铁马秋风大散关”的缘由。
▲宋金元时期的大散关
再说说武关。武关位于关中东南。武关在历史最出名的时刻,当属刘邦攻克关中之战。当时刘邦趁项羽率军在河北迎战秦军主力,自己想着趁机偷取关中。没想到函谷关是在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刘邦无奈,只得转而掉头往南,攻击西南方的武关。武关虽然地形也很险要,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一旦敌军自东南攻克武关,便可以直奔蓝田,长安将无险可守。二是武关距离长安路途遥远,一旦有事,不急救援。刘邦就是看到了这两点,才选择攻击武关的。事实证明,刘邦在攻克武关之后,确实一路畅通无阻,轻易夺取关中。
武关对三国时期的刘备来说,也是其战略规划里的重要一环。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给刘备提出的战略规划是“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而事实上,刘备之后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取汉中,远在荆州的关羽立即北伐,策动襄樊战役。这其实就是为了实现当初定下的战略目标。按照战略构想,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应该更进一步,攻取关中。而关羽应该夺取南阳盆地。若果真如此,则关中与荆州两个战区就可以靠武关打通联系。因为武关所处的山谷地带,是由汉水支流丹江穿过秦岭切开的。沿此通道北上,即可直达蓝田、长安;如果南下,顺流可达南阳盆地。这样蜀国两支大军,就能够互通声气,方便互相援助,不至于一方孤立无援。后来关羽败亡,也是因为孤军为强敌所困,而远在汉中的刘备救援不及之故。而关羽北伐失败,也导致诸葛亮定下的战略规划彻底破产,蜀国实际上从这时起,就已经输了。
▲关中与南阳盆地地形图
最后说说关中最重要的关隘----函谷关。函谷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史上的函谷关一共有三座,分为秦关,汉关和魏关,其中秦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最高,所以我们重点说说秦关。黄河几字形拐弯之后向东流,两岸群山密布,北岸是中条山,南岸是华山和崤山。如此地形,在先秦时期,地势极难通行。好在崤山与黄河之间,有一个高地,当时密布桑柘,故得名稠桑原。在这稠桑原上,有一条因雨水冲刷而形成的狭长的深沟,长约15里,沟深50--70m,沟底最宽处有10m,最窄处仅有两三米,勉强可以通行。战国时,秦孝公夺取此地,在这条深沟的东端建立一座关隘,名之为函谷关。函的本意是箭袋,泛指狭长之物,正符合此处地形。函谷关本身就足够险峻了,更要命的是,关前还有一条弘农河,形成天然的护城河。这样,敌军攻击的难度也更大了,真可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来形容函谷关之险要。历史上秦国充分利用函谷关的地形优势,多次抵御东方六国的围攻。公元318年,东方五国联手攻秦,结果顿兵函谷关下,不能前进一步。趁敌军师老力疲之际,秦军开关反击,五国联军大败而归。史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到秦始皇时,五国联军再次合纵攻秦,结果又在函谷关前大败而归。到秦末乱世,欲取关中刘邦也只能望函谷关兴叹,转而绕道武关才得手。
汉代以后,因黄河水位下降,稠桑原北边逐渐形成一处可行车马的河滩,函谷关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一去不复返,其军事地位逐渐被西边的潼关所取代。再加上东汉末年,曹操为了防备关西叛乱,废函谷关,两者的地位更是天差地别。函谷关与潼关,分别位于崤函古道的东西两端。秦汉时据守关中,一窥天下,政治中心在咸阳长安,自然要死守最东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整个崤函古道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而到了魏晋时期,洛阳成为政治中心,自然要控制西段,防备关中。时代与政治格局的变动才是导致两关地位变化的根本原因。
潼关距函谷关直线距离不过120里,与函谷关一样,历史上的潼关也有三座,分别是汉关,隋关和唐关。汉关是汉魏时期兴建的。隋朝时,由于雨水的不断冲刷,在汉关以南十余里处,一条新路逐渐显现。隋朝政府就在此处建立关隘防守,是为隋关。到唐武则天时期,由于黄河水位再次下降,黄河河床裸露,可通行车马行人。于是,唐政府又在此处设立新关,是为唐关。历史上发生在函谷关的战斗有十三次,而潼关则有四十五次之多,不愧是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天下雄关。
但是崤函虽险,却有一个破绽。在黄河北岸的几字形拐弯处,位于今天山西永济市,有一个蒲坂。这里黄河流速变缓,易于渡河。古代从中原地区攻取关中,一般难以正面攻破函谷关-潼关防线。所以一般会选择迂回攻击。路线有两个,除了前面介绍的东南方向的武关,另一个就是西北方的蒲坂了。大家最熟悉的,当属三国时期曹操攻取关中之战了。当时马超韩遂占据关中,起兵反抗曹操。前者凭借崤函之险,打的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正面对敌吃了大亏的曹操决定绕路,分出一军北渡黄河,然后西渡蒲坂,抄了马超的后路,大破关中诸军。毕竟崤函之险所守卫的,无非是关中平原。而关中平原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敌人只要到了这里,就能让守军军心涣散,失去斗志。因为他们要守卫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后世攻取关中之军,一般也都选此路线。
蒲坂除了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外,还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唐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位于蒲坂。另外,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郭襄第一次听到“神雕大侠”的事迹,就是在风陵渡,而此渡正是蒲坂最大的渡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曲墨封,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