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如何判断ta爱不爱我?

KY作者 / Cyte

策划 /二狗子

插画 /Tracy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好,我是KY作者Cyte。我身边有一对情侣朋友,最近,两个人各自来找我倾诉。


你是否也曾在一段关系中,感受不到被爱?或者,你明明很爱对方,对方却感受不到?今天这篇文章,KY良性恋爱教练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在关系中,我们所说的“爱”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感受不到爱呢?


在讨论如何感受到爱和被爱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终极难题:什么是“爱”?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Clark和Monie(2019)将“爱”定义为:关系中相互的(mutual)“共有应答性(communal responsiveness)”。


这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展开来说,一段包含了“共有应答性”的关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每一方都感到对另一方的幸福承担着特殊的责任。

所谓“特殊”,意味着双方对彼此幸福承担的责任至少超越对一个陌生人的责任。

而“责任(responsibility)”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是“应答(response)”加“能力(ability)”,即应答的能力。

每一方都会努力理解、接受和关心彼此,以及确信并期望对方也会同样对自己这么做。

一段以相互一致的“共有应答性”为特征的关系,同时包括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呵护和依赖,处于这样的关系中的人会感到安全、可靠和轻松。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证明,就一个人自身对爱的感觉而言,应答(being responsive)可能比接受应答(accepting responsiveness)更重要(Reis,Maniaci & Rogge,2017)。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在给予“共有应答性”的时候,比ta在接受“共有应答性”的时候,对爱的感觉会更强烈。

每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关心和付出是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的,并且这么做的时候,既不是以你必须要满足我什么条件为前提,也不是我为了回报你才这么做。

通常,一段被人们称之为“爱情”的浪漫关系包含了“共有应答性”的上述三个特征。此外,在亲情和友情关系中,也包含着“共有应答性”。尽管在不同的“爱”的关系中,“共有应答性”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只要处在具有“共有应答性”的关系中,人际互动都存在这样的共同点:当一方表露自己的脆弱、需求或渴望时,另一方明确地关注着这个人的幸福,并且以促进其幸福的方式(比如安慰、鼓励、照料、帮助、支持)做出应答。最重要的是,当另一方这么做的时候,是没有附加条件的(non-contingently)。用大白话来说,“没有附加条件”意味着“我这么做,不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欠你的(feel a debt),也不是因为我想让你感到欠我什么(create a debt)”。

“共有应答性”向关系中的人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使ta感到舒服和放松,令ta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让ta知道有人在关注自己的幸福。反过来,这就会促使ta表露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寻求并接受支持和帮助,共同参与到关系的互动中去——而这些又会引发进一步的“共有应答性”。在缺乏“共有应答性”的关系中,一个人不敢自我暴露,因为ta感知到对方不关心自己的幸福,ta害怕自己暴露的情绪、需求、想法等等会被对方利用来伤害自己。说到这里,我们或多或少地理解了为什么Clark会用“共有应答性”来定义“爱”。如果你也认可这一个关于“爱”的新含义,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受并衡量关系中爱的感觉。



对于一段亲密关系,大多数人会用满意度、稳定性、冲突次数去衡量爱是否存在,但Clark教授认为,用这些指标去评估爱或被爱的感觉是不合适的。我们结合三个常见的读者提问,来解释这一点。


如果说,满意、稳定性、冲突次数都不适合用来衡量爱,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来衡量爱呢?Clark教授指出,在一段关系中,去寻找那些能够体现或促进“共有应答性”的行为,才是衡量爱存在与否的最佳方法。


在今天的文章中,KY良性恋爱教练带大家了解了“共有应答性”究竟是什么,以及感觉不到爱,可能是对衡量爱的方式有误解。

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会从“共有应答性”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在关系中,我们如何感受到爱和被爱?敬请期待~

References:

Clark, M. S., Hirsch, J. L., & Monin, J. K. (2019). Love conceptualized as mutual communal responsiveness.

Cox, C. L., Wexler, M. O., Rusbult, C. E., & Gaines, S. O. (1997). Prescriptive support and commitment proces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60, 79–90.

Lehmiller, J. J., & Agnew, C. R. (2006). Marginalized relationships: The impact of social disapproval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 commitmen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2, 40–51.

Monin, J. K., Poulin, M. J., Brown, S. L., & Langa, K. M. (2017). Spouses’ daily feelings of appreciation and self-reported well-being.Health Psychology,36(12), 1135.

Reis, H. T., Maniaci, M. R., & Rogge, R. D. (2017). Compassionate acts and everyday emotional well-being in newly-weds.Emotion,17, 751–763.

Rhatigan, D. L., & Axsom, K. K. (2006). Using the investment model to under-stand battered women’s commitment to abusive relationships.Journal of Family Violence,21, 153–162.

Rusbult, C. E., & Martz, J. M. (1995). Remaining in an abusive relationship: An investment model analysis of nonvoluntary commitment.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1, 55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