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到今年大年初一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央视的传统文化节目可谓一路爆火,但3月7号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之《天工开物》却引起了网友的争议: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宋应星的造型竟然犯了一个“常识性”、“侮辱性”的错误!
我们从小在教科书里学到的是:宋应星,明朝科学家,著作有《天工开物》。
其实宋应星是明末清初人,他的晚年的确是生活在清朝的统治之下。
看过节目完整版的人都知道宋应星青年和中年的造型都是明朝的衣冠服饰形象,晚年是清朝形象。
清朝各个时期的发型
引发争议的是:作为一个反清复明的遗老,这样的形象安排合适吗?
讲真,晚年的宋应星究竟有没有剃发还真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来说说宋应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底色,以及当时的一些历史情况。
01
宋应星的一生
宋应星一生不仅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反清复明的斗士。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 “有过目不忘之才” ,他兴趣广泛,喜欢天文、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曾熟读《本草纲目》。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正是藉由此,他才写出了伟大的《天工开物》。
早年的宋应星科举不顺,只能以举人的身份担任一些小小的官职。
崇祯四年(1631年)宋应星在分宜县任不入流的教职人员,任期四年,也正是这段时期,他有充分的时间著书立说,《天工开物》等著作都在此时期写成。
崇祯十六年(1643年),宋应星出任亳州知州,第二年辞官返回家乡奉新。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同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紧接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军入关。
1648年,清军攻占江西,宋应星和宋应昇兄弟二人欲结伴归隐。
《奉新志》中的《宋应昇传》载宋应昇: “......抵家,不入城市。......约同志披缁百丈,会大雪不果。并写诗曰:‘撒手悬崖谁未休?归山正欲唤同游。如今开落知何似,一夜六花散九州。千里江山带雪看,无君此日亦无官。一生忠孝归何处?唯有水魂念岁寒。’”
“披缁”和“撒手悬崖”的意思都是出家,由此看来宋应昇本来是和同样反清的同志相约要出家为僧,归入大山隐居,可想而知,“同志”中肯定有宋应星,没想到突然下起了大雪,未能成行。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清朝“剃发令”有 “官从民不从,儒从僧道不从” 之说,宋应昇无论是“不入城市”的隐居,还是出家为僧,应该都是为了拒绝剃发易服。
后来宋应昇服毒自尽,宋应星的友人涂绍煃、姜曰广抗清失败后,也均自杀。
宋应星虽然没有死,但他始终没有归降,对清廷屡招不应,一直隐居山间。他不但自己永不出仕清廷,还立下“宋氏家训”不让后代子孙在清朝的统治下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02
宋应星究竟会不会剃发?
但宋应星在晚年时期究竟有没有剃发留辫呢?虽然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相关的史料,做一点合理性的推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宋应星始终不认同清朝的统治。
1644年,清军入关之际,宋应星曾写《春秋戎狄解》,借古喻今,制造抗清舆论。他的好友,同为明遗民的陈弘绪评价说: “此时女真包图都城,中国元老亦随胡服......孰夏孰夷,何从别其是非?翁兄此书,殆有深意。”
前面我们也写到其兄长宋应昇在服毒殉国之前,也是拒绝剃发的。
陈弘绪编辑《宋遗民录》以明志,为那些拒绝向清廷投降,拒绝和清廷合作的明士民立传,便邀请宋应星为他的兄长宋应昇写一篇传记。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宋应星在传记中写道: “宋应昇听到清军入关之时,正杜门守丧,感到切齿痛恨。当时广东刘公远募兵勤王,宋应昇将包括妻子嫁妆在内的资产全捐了出去。”
明朝灭亡,抗清失败,宋应昇欲出家为僧隐居未果,服毒自杀。根据前文我们的推测:宋应星一直是追随兄长的选择的,兄长死后,他一直隐居,绝不会变节剃发。
另外,除了以出家、隐居等方式拒绝剃发,还有一些拒不承认清廷统治的明遗民志士,会通过在头发上做一些特殊处理,来强调自己仍是前朝遗民,绝不和清廷合作。
例如有“广东徐霞客美称”的屈大均,明亡后,先是避祸为僧,中年仍改穿儒服,为避免剃发留辫,竟然把头发盘成女子发髻,还作《髻人说》曰这是因为 “常欲为女子而不得” ,所以作如此打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比如陈确自制“竹冠”,并作《竹冠记》 宣布自己要带着这些“竹冠”“以游人间”,度过残生;余若水则在被迫剃发后,无论春夏秋冬戴一顶“皂帽”,即使最亲近的人也见不到他的“科头”。
清代的“剃发令”,在汉人看来绝不仅仅是改朝换代那么简单,汉人深受儒家思想,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绝不能轻易损毁,“剃发易服”深深刺伤了汉人的文化尊严。
对很多明朝遗民而言,“剃发”无异于“髡刑”,屈大均更将剃发称为“城旦”、“髡”,这都是古代对罪犯实施的重刑,这说明在他们心里满清政府是把汉人当作罪犯对待的。
于是就有了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的誓言,杨廷枢就说过: “砍头事小,剃发事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遗民中选择“留发不留头”,誓死抵抗的不乏其人,像宋应星这样深受儒家影响的气节大过天的知识分子,是绝不会妥协剃发的。
况且清初的辫子头是头顶留一撮头发的“金钱鼠尾头”,而节目中的宋应星的“阴阳辫子头”是清朝中后期的发型。
退一万步来说,假如宋应星真的被迫剃发,也会像余若水那样戴一顶皂帽遮盖,他绝不会像节目中那样心甘情愿、堂而皇之地拖着一根带给他耻辱的大辫子抛头露面。
03
《天工开物》的遭遇
最后再来说说那部著名的《天工开物》。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中还设置了一个清朝官员拜见宋应星的场景,大概是想表达清政府对《天工开物》的重视。
但真实的历史是在清朝《天工开物》不但不被重视,而且被列为禁书,焚毁。
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发现《开工天物》中有“北虏”“东北夷”等字眼,便列入禁书销毁了。
直到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在其他书籍里无意中发现里面引用了一部叫《天工开物》的书里的冶铜技术,他就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结果找遍北京各大图书馆及各名家的藏书,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他在一个日本的朋友家里发现了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就到日本图书馆去查,发现这本中国人写的,在中国却绝迹的“奇书”,竟然有英、法、俄、德等各国译本。
随后此人根据《天工开物》的明刻本进行复印,这本书在中国才重见天日。
《天工开物》传入欧洲,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而同时期销毁了此书的清朝却因此导致中国在科技方面落后西方百年以上。
(《天工开物》对西方的影响或许有点夸大,但满清对于这本书的忌惮却是事实,因为满清是不希望汉人掌握先进科技的,闭关锁国也有类似考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设置清官员拜访宋应星的场景,显然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宋应星去世后,他的侄子宋士元为他写的传记《长庚公传》(宋应星,字长庚)详述了宋应星在明代的行迹,对在清统治下的约二十年,却只用了短短的一句话: “公退居家食,抒生平学力,掞摛文藻。”
这也说明他隐居期间是不会和外界过多接触的,何况是清廷的人。即使清廷对他“屡招”,也不一定就见到了他本人。
如果说宋应星晚年的“辫子头”形象是一个小小的失误,但这个场景的设置就不知寓意为何了,对不熟悉历史的观众进行了误导,实在是这种应该严谨认真的历史性文化节目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图片来源于《典籍里的中国》
而且在历来各种史料中,以及现代发行的关于宋应星和他的事迹的邮票中,各纪念馆的塑像中,都没有发现宋应星的“辫子头”形象。无论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宋应星的形象都是华夏衣冠服饰。
这次节目中的“辫子形象”是第一次出现,即使为了表现出朝代更迭,也应该尊重历史,更应该尊重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感情。假如宋应星泉下有知,他或许真的会像网友们说得那样伤心、愤怒地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