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征善战的帝王为数不少,而唐太宗李世民当属其中的佼佼者。唐朝自太原起兵直至最终定鼎天下,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居功至伟。其他人难以搞定的硬仗,只要李世民率军杀到,往往就马到功成。后世也对李世民的军事才能给予极高评价,如朱元璋就盛赞道:“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那么在李世民的征战生涯中,哪一场战役最值得称道呢?绝多大数人都会认为是“虎牢关之战”。
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率军讨伐割据洛阳的王世充。此战悬念不大,因为唐军实力明显高出王世充军一筹。然而就在王世充即将倒台之际,实力仅次于李唐的河北窦建德也带着10万大军南下驰援王世充。窦建德的突然参战让形势一下子逆转了过来。如果唐军继续围攻洛阳,一旦窦建德军抵达的话,那就要面临被反包围的风险。
鉴于形势严峻,李世民手下多数将领都表示军队经过长期作战已疲惫不堪,而窦建德军则正处士气最旺盛阶段,此时应避其锋芒,先行撤军。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李世民决定留下大部队继续原定围攻洛阳计划,自己亲率3500名唐军精锐进驻虎牢关,堵住窦建德军向洛阳挺进的通道。
在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斗智斗勇后,虎牢关外的窦建德军士气逐渐变得低落。李世民认为决战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命人给窦建德散布虚假情报,说唐军战马都在黄河北岸放牧,虎牢关里只剩下没马的骑兵。窦建德以为捡便宜的时机已经到来,便下令全军列阵准备发起总攻。窦建德认定唐军没马,所以一切战术安排都是按照对付步兵的那一套。可没想到就在窦建德军最松懈的时候,虎牢关中的唐军骑兵鱼贯而出,向夏军中军大帐发起猛烈冲锋。
在唐军骑兵的冲击下,窦建德军的人数优势反而成了累赘,全军指挥系统彻底崩溃,10万大军变成了10万逃兵,窦建德本人也在逃跑路上成了唐军俘虏。
“虎牢关之战”结束后,被围困在洛阳的王世充也不得不向唐军投降。李世民一下子解决了唐王朝的两个心腹大患,从而打开了唐朝统一天下的大好局面。
有人说李世民坚持要打“虎牢关之战”是艺高人胆大,也有人说李世民打“虎牢关之战”是成竹在胸。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没那么简单。
自从李唐王朝建立后,皇帝李渊便坐镇长安不再亲赴战场了。而李渊的长子、皇太子李建成作为国之储君,也要锻炼治国理政能力,所以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事情便交到了老二李世民手中。起初这些安排看上去都很合理,毕竟只有分工才能产生效率,效率才能带来高回报。
然而随着李世民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威望越来越高,支持者也越来越多。在野心的驱使和身边亲信的怂恿下,李世民逐渐不满秦王这个位置,他想要成为太子,想要成为唐朝未来的皇帝。可是嫡长子继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宗法制度,在正常情况下想要改变这一制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李世民想要更进一步就不仅仅是不能犯错,而且要立功,立下旷世之功。“虎牢关之战”正好给李世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如果是按正常套路攻灭王世充,这虽是立功,但对李世民来说意义不大,毕竟以优势兵力打败劣势一方在大家眼里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窦建德的搅局正好给李世民充分发挥的空间。
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李世民当时要是选择撤军是合情合理,毕竟一旦被窦建德“包饺子”,那唐军的处境就非常不利了。但李世民如果撤军,那他这一辈子就只能当个秦王。所以在这个人生的关键路口上,李世民选择豪赌一把。如果成功,那么他就离皇位更近,人生要是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后来的结果也证明,李世民确实是赌赢了,而且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启发呢?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类似困境。当机会和风险共存时,究竟该把握稳稳的幸福,还是选择“一把梭”呢?不同人应该会有不同的答案。李世民是成功案例,但从古至今都有无数人同样选择了豪赌而最终成为炮灰,只是史书不会记录炮灰的名字而已。
夜读史书这几天股票亏肿了,然后默默拿出《资治通鉴》重读这段历史,有感而发,与各位共勉!(目前还在求进和求稳这个世纪难题中纠结!)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