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性市场”究竟存在吗?

刚需性市场的说法存在争议,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任何产品是刚需产品,因为总是存在替代品。比如,我们生活中未必需要瓶装饮用水,但一定离不开水。所以,没有绝对的刚需产品,但有刚性需求和刚需性市场。我们可以将所谓的刚需理解为价格弹性很弱的需求。换句话说,不管这种产品的价格如何上涨,市场需求都不会下降太多。从这个定义来看,刚需性市场其实是一个特殊性市场,容易出现价格失灵。我们可以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来理解刚需市场。

首先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通常认为,住房、医疗、基础教育是刚需性市场。这些市场存在两个特点:一是政府干预力度比较大,比如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医疗保险、公立教育等等;第二个特点是自由市场出现严重的价格扭曲,比如房价长期居高不下,亦或是暴涨暴跌,私立教育和私立医院的价格都非常高。

然后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在刚需性市场中,买方一般处于弱势方,卖方则处于强势方。在交易谈判中,买方缺乏足够的议价能力,容易向卖方妥协,从而推高了产品价格。

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在刚需性市场中,买方的选择并不是自由的,很多时候甚至是被迫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这里引入一个概念——马歇尔的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通常存在消费者剩余才会发生交易,交易双方都获利,都认为这笔交易划得来。

但是,在刚需性市场中会出现卖方“吃定”买方的情况,卖方可以最大限度地赚取买方的消费者剩余。最典型的例子是,深圳房子动辄上千万一套,很多购买者都认为划不来,房子不值这个价,但是没办法,因为居住需要不得不买。当然,针对房地产市场,有人马上就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房地产市场不是刚需性市场,价格定律和需求定律会调节市场供给。为什么呢?

如果房地产市场的卖方是强势方,可以赚取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房子的价格居高不下,那么意味着这个行业拥有超额利润,超额利润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供给增加,价格自然会下降。这时,居于弱势方的买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此一来,这个所谓的刚需性市场就不存在价格扭曲,市场失灵的问题了。但是,这是一种短期的情况。

我们可以模拟一个场景,假如一座城市有100万套住房出售,同时有100万套需求量,而且这100万套需求都是刚性需求。这种情况下虽然供求是平衡的,但是购房者因刚性需要而不得不买房,在议价时依然处于弱势方。人不能多日不吃饭,不能长期住酒店,不能错过急救时间。这些刚性需求导致均衡价格扭曲,卖方依然可以赚取大多数消费者剩余。

所以,在刚需性市场中,即便需求与供给达到了长期均衡,市场也是失灵的,均衡价格也是扭曲的。从全球范围来看,所有国家的政府都会介入居住、医疗、教育这三大刚需市场。有的政府直接介入市场成为供给方,提供公共用品,比如提供廉租房、公共住房、公立学校、公立医院及医疗保险;有的政府虽然没有直接介入市场,但也采取了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增加供给,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买方的弱势地位。我们还是以房地产为例,来介绍新加坡和德国的房地产政策,这两个国家都很好的解决了国内的住房刚需问题。

首先来看新加坡。新加坡的住房政策是非常成功的,房屋自给率接近90%,真正做到了居者有其屋,这需要归功于组屋制度。组屋是新加坡政府提供的廉租房和廉价房。新加坡的土地制度实行国有土地,政府提供公共性住房的成本更低,也更高效。从六七十代开始,新加坡政府大量建设组屋,以低廉的价格向广大民众出租和出售。同时,新加坡还保留了少部分的商品房市场及豪宅市场。从实施效果来看,新加坡政府的做法降低了市场失灵,避免了房地产的价格扭曲。

再看德国。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城市中的大量房屋被损坏,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市民住房需求极为迫切。这算是特殊时期的绝对刚需。与新加坡不同,德国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度,德国政府无法像新加坡政府一样直接动用国有土地建设公共住房,只能“曲线救国”,通过补贴、免税等方式鼓励各种主体,包括居民、房地产商、企业、教会等出资建房。德国政府的间接介入,解决了居住的刚性需求,更重要的是维持了房地产价格的长期稳定。自二战以来,德国的房地产价格非常平稳,没有出现严重的市场失灵和价格扭曲。

通过这两个国家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政府的合理干预,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地介入,都有利于弥补刚需性市场的失灵,避免价格扭曲。那么,政府干预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公立教育等公共用品,解决的是公平问题。但是解决公平问题的目的又是什么?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如果公平是目的,那么公共用品就容易陷入公地悲剧的麻烦。并且,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对高收入者、纳税多的中产来说是否公平?如果低收入者拥有了住房,这是否意味着不鼓励财富创造?是否会引发福利民粹主义,有更多低收入者要挟政府为其解决住房问题?

事实上,当今世界的福利民粹主义已经非常盛行。其根源就是福利经济学没能很好的回答上面提到的问题:公共用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解决公平问题的目的又是什么?之前我们讲过,公共用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提高经济效率。政府存在的价值,公共用品的价值,都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增长。那么,政府提供刚需性公共用品,是如何提升经济效率的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公共教育、公共医疗,改变或缓解买方因刚需造成的被动地位,可以增加低收入者的自由选择权,从而促进资源自由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具体来说,如果政府提供了足够的廉租房,市民就有了更多选择权,他们不会去恐慌性的追涨,持续推高房价,造成房价的扭曲,让社会资金都堆积在房地产行业中;也不需要背负高额的房贷而不敢辞去工作去创业,或者尝试换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可以增加劳动力流动性,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概括起来就是,足够的刚需性公共用品能够增加买方的自由选择权,促进资源高效配置,提升经济效率。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