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战役是二战期间苏德战场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围歼战。在33天的会战中,苏军6个集团军被德军包围并损失70万人,其中66.5万人被俘。从战术角度上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战例,而在战略上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再赘述。
鲜为人知的是,促成这场大规模会战并不是擅长军事的职业军人,而是两国领导人不顾将领们的反对和劝阻,一个坚持进攻,一个坚决防守形成的结果。换句话说,这场军事意义不大的会战是两位政治人物的杰作,只是德国元首笑到了最后。
那么,德国元首为什么钟情于进攻基辅呢?
自战争爆发以来,尽管德军的“闪击战术”卓有成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但三个战略方向上的损失总计达18万人,而得到的补充不到5万人,特别是“致胜法宝”——坦克的损失达到了1/5,剩下的约3000辆坦克许多需要进行“大修”。
出乎德国元首预料的是,德军进攻势头开始有所减缓,甚至停滞,而探明的情况显示苏军已有360个师的番号,比当初预判的200个师多出来160个师。更让他担心的是,苏军似乎就像打不完似的,消灭其10个师,很快有另外10个师补上。
尤其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苏军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攻迫使其取消第33训令,放弃从中央集团军群分兵进攻列宁格勒和基辅的计划,这让一心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将领们非常开心并十分“感谢”苏军,是他们帮助阻止了德国元首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他们显然低估了其元首的“执着”,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没有多久,德国元首再次提出分兵进攻基辅,并且这次给出的理由使得德军将领们几乎无法反驳。原来,由于德军中路和南路前出,在战线上形成一个深度约250公里的三角形口袋。
这样的态势从战术上非常适合“兜底包抄”战术,更何况其中的西南方面军是苏军当时最强大的战略集团,这让以歼灭苏军有生力量而坚持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将领们基本哑口无言,也认为这是歼灭苏军主力的最佳时机,同意发起基辅战役。
经过2个月的“马拉松式”的辩论,德国元首终于达成了自己的设想。为此,他专门找来古德里安面授机宜,并命令第2装甲集群挥师南下参加基辅合围战。此时的中央集团军群仅剩下2个集团军,只得老老实实地由进攻态势转入就地防御。
面对德军的意图,苏联统帅执迷不悟。
1941年7月底,时任苏军总参谋长的朱可夫,敏锐地发现在战线上身处基辅地区的西南方面军,陷入德军中央与南方集团军群的“三角形”口袋里,随时都有被包围的危险,他随即向苏联统帅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并给出了可行的建议。
首先,他判断德军经过斯摩棱斯克战役后,不太可能组织在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很有可能对西南方面军的侧后实施突击。为加强莫斯科防御,应迅速从西南方面军和预备队中至少抽调3个集团军增援,并从远东地区抽回8个精锐师参与协防。
其次,西南方面军必须放弃基辅,主力全部撤过第聂伯河凭险据守,既可以防止德军抄其后路,又能拉齐战线减少兵力分散,加大莫斯科方向的纵深防御力量。也就是说,为保卫首都,西南方面军主力应迅速与德军脱离接触后撤250公里。
更重要的一点,为了掩护西南方面军撤退,以及打消德军进军莫斯科的幻想,应从叶尔尼亚地区不断地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反攻,拔掉德军从这里进攻莫斯科的“桥头堡”。说白了,朱可夫的战术原则就是在莫斯科一线建立强大的防御。
尽管苏联统帅认同朱可夫加强莫斯科方向的防御,但坚决不同意以放弃基辅为代价。在他看来,凭空丢掉乌克兰的工业区和宝贵的资源,这是他万万做不到的。从这点看,他与德国元首的想法一致,都将经济、资源看得比军事行动更重要。
面对苏联统帅的训斥,同样倔强的朱可夫据理力争,并说到:“如果认为我这个总参谋长只会胡说八道,我在这里没有任何意义,请解除我的职务,让我到前线去”。也就是几个小时后,朱可夫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贬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
即使是在预备队方面军,他依然在给苏联统帅的电报中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组织13个师、1000辆坦克及500架飞机集中在布良斯克地区,阻止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南下。现在看来,朱可夫对局势的判断完全正确,不愧是位军事家。
总之,出现这样的局面,没有谁对谁错,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著作的《战争论》所说的那样:“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说到底,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