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足袋鼩用生命在交配,连续疯狂14个小时直至死亡是为哪般?

人类并非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但是人类是最早出现的智慧生物,智慧赋予了生命太多的哲学奥义。然而在人类出现之前,生物有且仅有唯一的目标——不断延续生命。如果非要说有次要目标,那就是从外界获取足够的能量保证可以完成第一目标。澳大利亚的雄性宽足袋鼩可以持续交配14个小时,直至死亡的前一刻都在进行交配,用生命诠释着第一目标。

爱吃虫子的“老鼠”

宽足袋鼩生活于澳大利亚及周围岛屿,是一种长得像老鼠的“有袋”动物。它们不像老鼠那般杂食,而是喜欢和鸟类一样吃昆虫。可鸟类可以在换季的时候迁徙到食物丰盛地方,宽足袋鼩却没有横跨海洋、远方觅食的翅膀。

我们常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哺乳动物的幼崽离开娘胎之后就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例如马羊鹿,下地就可以跌跌撞撞地跑起来。宽足袋鼩的幼崽更像人类,都是“早产儿”,身体各项功能尚未成熟,无法自行消化昆虫,更无法自行捕获昆虫,它们只能依偎在妈妈的育儿袋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兄弟姐妹争抢乳汁。

赵忠祥老师常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动物们又到了交配的季节。”春天意味着食物的“复苏”,是一年四季最能吃饱的季节。充足的能量是物种具备较高存活率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宽足袋鼩幼崽的能量来源于乳汁,但是妈妈们产奶极其消耗能量,因此食量剧增。而地面上无数复苏起来的昆虫就是大自然为妈妈们准备的礼物。不过大自然对幼崽与“爸爸们”极为苛刻。

雌性宽足袋鼩为了延续生命,强行断奶,拔苗助长

有人说熊猫吃竹子,身体却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演化进了死胡同,好在它会卖萌得到了人类的保护。宽足袋鼩食虫的演化更为残酷,因为虫子数量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如果按照正常的孕育节奏,当幼崽成熟至具备独立消化、独立捕食的能力时将错过食物丰盛的季节。而食物匮乏的环境对于幼崽来说就像刚打开一个新游戏,难度却只能选择地狱模式,根本活不过一集的节奏。还好一种“不负责任”的演化出现,让宽足袋鼩在崩溃的边缘得到了缓和。

一次偶然的遗传变异促使雌性宽足袋鼩强行缩短了哺乳期。它们的幼崽被强行断奶后,只能被迫提前“步入社会”。虽然身体发育欠佳,但时间上刚好与昆虫暴增的时间同步。虽然素质不行,但毕竟是“简单模式”,好过之前的地狱模式,这种拔苗助长使得宽足袋鼩后代的存活率得到了小幅提升。不过这并非长久之道,延续生命需要大概率成活的稳定性。面对大部分幼崽“落地成盒”,小部分胜利的窘境,“爸爸们”站了出来,承担起了责任。

雄性宽足袋鼩为了延续生命,燃烧自己的生命

繁殖与幼崽独立生存都需要昆虫盛宴,时间对于宽足袋鼩来说弥足珍贵。为此雄性宽足袋鼩演化出无休止的交配策略硬生生将繁殖期压缩在短短三周之内,这也是它们生命的最后三周。

当繁殖期到来,雄性宽足袋鼩体内的睾酮素水平会瞬间飙升。睾酮素能让它们展现出雄性魅力,并且促使它们疯狂发情,不断寻找雌性。睾酮素水平的大幅上升还会扰乱宽足袋鼩的身体中的糖代谢,保证宽足袋鼩接下来三个星期里可以不吃不喝,成为一个交配的机器。同时还触发身体释放出大量的应激激素——皮质醇。这就像小说利用秘法“燃烧生命本源”突破身体极限,获得短时间的能量暴增。据科学家观察,雄性宽足袋鼩连续交配时间长达14小时。

在极度亢奋掩盖了的躯体内的体内出血,免疫系统逐渐衰竭,它们背上的毛开始脱落,最后甚至还会双目失明。即便世界黑暗,宽足袋鼩依然会本能地搜寻异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切只是为了找到更多的雌性,以最快的速度,竭尽所能繁殖更多的后代,从而给后代争取更多的成长时间,让它们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摆脱食物匮乏与竞争能力弱的窘境。

生命太过渺小,即便是恐龙也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会因谁而改变。物种的演化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规律中留下最适合繁衍的策略。人类可以描述宽足袋鼩自杀式的繁殖太过极端,甚至惨无鼩道,但这些词汇与奥义都是智慧物种所创造的,而动物是朴实的,它们只有一条铁律:遵循自然规则,拼尽全力地延续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