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强盛帝国,“强汉盛唐”直至今天都被国人津津乐道。然而,在西汉的12位皇帝(不算汉前少帝、汉后少帝和孺子婴)中,只有刘邦、刘恒、刘彻和刘询4个皇帝有庙号,其他的9位帝王没有庙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汉朝时期皇帝庙号的有关制度。
上图_商时期全图
庙号和汉朝
庙号最早起源于商朝,根据商朝规定,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远祭祀的国王,就值得上庙号。商朝时期,庙号只有三种:创立基业的国王庙号“太”,功高盖世的国王庙号为“高”,中兴之主的庙号为“中”。比如商王武丁,其登基后加强王权,征战四方,巩固国家统一,其妻子妇好率领商军打败了土方、巴方的军队,为保卫国家安全立下了不朽功勋。由于武丁的贡献非常突出,武丁去世后的商王就给其上庙号为“高”,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规定,后世称呼武丁为“高宗”。
周朝国王没有沿用商朝的庙号制度,“周文王”“周武王”都是谥号。春秋战国到秦朝,历朝历代的国王都没有庙号。直至汉朝才重新恢复庙号制度。
上图_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即周文王
汉朝对皇帝上庙号是非常慎重的,大部分汉朝皇帝没有庙号,只有开国皇帝和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皇帝才有庙号。在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经过刘秀亲自确认的西汉有庙号的皇帝一共就4个人,刘邦,太祖高皇帝。刘恒,太宗孝文皇帝。刘彻,世宗孝武皇帝。刘询,中宗孝宣皇帝。
从汉朝的发展历史上看,这4位皇帝都对汉朝诞生和发展做出了极其突出的贡献,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
上图_汉高祖 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推翻暴秦的刘邦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后人又称汉高祖),公元前202年登基称帝,在位7年。刘邦的划时代贡献在于:顺应民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建立汉家天下,为大汉帝国的强盛奠定坚实的基础。
说简单点,得民心的刘邦就是汉朝盛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更为重要的是,刘邦继承了秦朝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的合理制度,并让中央集权继续向下延续。如果没有刘邦,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可能会消失,中国历史将走向另外的方向。
上图_秦朝版图
刘邦的突出贡献有以下几点:
首先,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刘邦确立“以道家为治国思想,以儒法结合为治国策略”的西汉治国路线。
由于秦始皇时期连年沉重的赋税徭役,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影响,西汉初期民众的生活极其贫穷。刘邦吸取秦亡教训,以道家的“无为而治”为汉朝初期的治国思想。但在具体的治国策略上,刘邦采用儒法结合的策略,一方面以儒家“爱民”倡导的做法缓和社会矛盾,减轻对民众的剥削。另一方面,刘邦制定的法律吸收了秦朝法律和法家思想中合理的地方,为汉朝治国建立起一整套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儒法结合”成功地撑起了大汉帝国150年的盛世江山。
上图_西汉前期形势
其次,在政治上,刘邦巩固皇权,采取清理诸侯王、安抚功臣良将等一系列办法,消除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在经济上,刘邦废除秦朝的苛政重税和繁重的徭役,西汉初期的税收才十五税一。刘邦还鼓励打完仗的退役士兵回家种地,稳定农业。鼓励民众生育人口,为发展农业提供劳动力。在文化方面,刘邦在建立的大一统帝国国家图书馆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朝。刘邦抬高儒学地位,并在公元前195年以帝王的身份亲自祭拜孔子。刘邦尊孔祭孔的举动,为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将儒家作为国家指导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一系列贡献不仅影响了汉朝的走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因此,有光复刘汉盛世之心,崇尚儒道治国的光武帝刘秀就最终给汉高祖刘邦上了“太祖”的庙号,以表彰刘邦的贡献。
上图_汉太宗,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
刘恒、刘彻和刘询的贡献
开国之君刘邦得到庙号无可厚非,刘邦之后的皇帝——刘恒、刘彻和刘询,他们的贡献在哪里,以至于让刘秀给他们3位皇帝上了庙号呢?
先来说刘恒,刘恒能得到庙号,其原因在于:刘恒是拯救汉朝江山社稷的一代英主,是汉朝走向强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掌舵人。
汉惠帝刘盈时期,吕后专权。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政治家,吕后继承并延续了刘邦在位时期的治国思路。然而,吕后私心较重。虽然吕后本人没有将汉朝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吕后杀掉刘邦几个儿子,残忍杀害戚夫人,大封诸吕为王等做法,早已引起了刘氏贵族和汉朝老臣的不满。吕后不想将汉朝取而代之,但吕后一族的某些人确实有把汉朝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在吕后去世后,刘姓皇族和老臣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铲除吕家势力,并拥戴刘邦仅存2个儿子中的年龄较长者,代王刘恒登基。在汉帝国江山走在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正是刘恒的登基稳住了局势,将汉帝国国祚得以延续。
上图_吕后篡权
刘恒登基后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治国策略,其在政治上改革司法、减轻刑罚,采纳贾谊《治安策》的部分做法,削弱诸侯国实力。在经济上,刘恒进一步减轻赋税劳役,西汉时期的田赋从十五税一减到刘恒时期的三十税一。算赋从每年120钱减少到每年40钱,劳役从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刘恒还鼓励民间采矿,增加民众收入。在对外关系上,刘恒和匈奴等周边民族和睦相处,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后人对评价文景之治评价很高,但殊不知,刘恒是汉朝稳定发展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的开拓者,更是汉朝经济发展走向强大,不可或缺的重要掌舵人。
上图_刘彻(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汉武帝
再来说说刘彻。汉武帝刘彻的贡献很多,但汉武帝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利用秦始皇的大一统治国思路和策略,让汉帝国成为了繁荣富强的盛世帝国,汉朝的对外影响在武帝时期达到了巅峰!
从具体做法上看,刘彻对内树立起儒家的绝对权威,颁布推恩令彻底削弱诸侯国,设立内朝制度限制丞相,设立刺史制度加强监察,这些做法都和秦始皇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几乎一脉相承。在经济上,刘彻改革币制,设立五铢钱,更是影响了中国货币发展的直接走向。
在对外方面,刘彻频繁对匈奴用兵,征战大宛出兵朝鲜,开拓汉朝版图,建立盖世奇功。刘彻还派出张骞两次通西域,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辐射欧亚大陆。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彻在晚年认识到自己的执政错误,下《罪己诏》自我反省,让国家又一次走向了正轨。正因为刘彻开创盛世,又在晚年反思自己的错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下《罪己诏》的皇帝,想恢复汉朝盛世的汉光武帝刘秀就确认了刘彻的庙号。
上图_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
最后再说说刘询。刘彻去世后,汉昭帝刘弗陵和霍光一起按照刘彻晚年《罪己诏》的精神,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治理国家。然而,还没等到西汉走向第二个盛世,刘弗陵就去世了。由于汉废帝刘贺不符合霍光的“胃口”,霍光就拥立武帝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登基帝位。
刘询登基后励精图治,其在政治上严惩贪腐,改革司法,任用贤良官员。在军事上,刘询彻底让匈奴服输,又打败西羌,建立西域都护府。在经济上,刘询设立的常平仓制度成为缓和阶级矛盾,符合民众利益的重要粮仓。经过刘询的努力,汉朝重现武帝盛世,刘询在文治武功上创造了和其曾祖父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绩。正因为如此,汉光武帝刘秀确认了刘询的庙号。
上图_孝堂山画像石,左侧的匈奴战士被右侧的汉军碾压(胡汉战争拓片)
总而言之,刘邦是开国之君,为汉帝国盛世打下坚实基础,刘恒是西汉走向盛世的重要掌舵者,刘彻和刘询两位皇帝亲手开创了汉帝国历史上令后人骄傲的两大盛世,文治武功交相呼应,这4位做出重要贡献的西汉帝王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12位帝王中获得庙号的4个帝王。
作者:军事帅哥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汉书》《史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