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交配有多难?看完才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是国宝了?

大熊猫又被我们爱称为“团子”,在我们的印象里团子软萌可爱,而刚出生的小团子更是如此,每年小团子们集体亮相时会如此萌化很多人的内心。

但你知道吗?大熊猫幼崽虽然可爱,但是它们的出生却非常地困难,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大熊猫交配有多难?

大熊猫在野生环境下是独居生存,每到发情的季节,它们就会通过磨蹭树干留下尿液吸引异性们的注意,当异性们收到信号之后,就会前来和它们约会。约会结束后雌性大熊猫会自己一只熊怀孕,生子,抚养后代。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每一步都非常难。首先是大熊猫的发情期,相比于其他动物而言,大熊猫的发情期非常短,大多数只要2-3天时间,甚至只有2小时。当雌性大熊猫的激素减退之后,它们就不再配合交配,这令它们难以受孕。

另外,大熊猫并不像其他动物一样对配偶没有要求,它们会双向进行性选择,也就是说雄性会挑选雌性,而雌性也会挑选雄性,只有情投意合的两只熊才能够完成交配。

在大熊猫繁育基地,工作人员想要尽可能地使大熊猫后代呈现基因多样化,想让特定的两只大熊猫进行交配,然而这通常非常困难,如果它们没有相互喜欢,那么整个交配将会变得非常暴力,甚至是失败。

在野外,大熊猫会留下自己的气味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存在,但是野外不仅仅只有大熊猫,在秦岭地区还生活着一种珍稀保护动物羚牛,它们喜欢磨蹭树干,而磨蹭树干会破坏大熊猫留下的气味,以至于异性没办法接收到它们的发情信息,导致错过交配。

即使雄性大熊猫能够找到雌性,并且两者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它们就能够交配成功,原因是因为大熊猫需要后天学习才能掌握交配技巧,如果雄性大熊猫没有学会这一技巧,很可能会导致交配失败,而愤怒的雌性也会变得暴力,并驱逐雄性。

在动物园中,工作人员会播放一些大熊猫交配视频给即将要交配的雄性观看,即使如此一些雄性在成年之后的交配能力较弱,很可能尝试多次依然无法自然交配,此时工作人员只好考虑人工授精的方式让雌性怀孕。

大熊猫繁衍后代有多难?

大熊猫仅仅是交配困难也就算了,更关键的是它们在繁衍后代也比较困难。

许多动物都有固定的妊娠期,比如:人类是10个月左右,然而大熊猫的妊娠期并不固定,它们可能怀孕3个月产子,也可能怀孕6个月产子,甚至可能怀孕将近1年才生育后代。

而且,大熊猫在交配之后很难判断它们是否怀孕,这是因为大熊猫的胎儿非常小,只有它们体重的900分之一,而在交配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它们几乎不会表现出任何怀孕症状,只有在快要出生的半个月左右才可以用超声波检测到是否怀孕,以及预产期时间。所以在往年,经常有大熊猫假孕的情况,而假孕将会导致它们错过一年一次的交配。

大熊猫每胎1-2个,但在野外大熊猫会主动放弃弱小的一只,这是因为抚养后代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能量,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大熊猫无力抚养两只,只好主动放弃一只。有时大熊猫会产下死胎,只是它们面对死胎时并不会悲伤,反而有可能会吃掉它们。

在大熊猫繁育保护中心或者是在动物园中,工作人员会通过交换胎儿的方法来养育成活双胞胎。在幼崽刚出生后,工作人员会拿走其中一只幼崽,并留下一只幼崽交给大熊猫母亲照顾。拿走的那只幼崽将会在保育箱中生活,工作人员会模拟大熊猫母亲为它喂专门配比好的奶,还会定期给它抚摸;而在2天之后,工作人员又会从大熊猫妈妈手中拿出幼崽,并将该幼崽的尿液、体液涂抹到保育箱中的大熊猫身上,然而把这只交给大熊猫母亲,将另外一只放到保育箱中抚养。尽管两只大熊猫长相、体型等都不同,但是大熊猫妈妈并不会分出它们的区别。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熊猫幼崽刚出生的前几周会每两天交换一次,之后会每5天交换一次,甚至每半个月交换一次。

在野外,大熊猫幼崽通常会和母亲待在一起长达18个月,而在此期间大熊猫妈妈不发情。人类为了保护这一濒危生物,会让它们尽快发情生育后代,因此在人工环境下养殖的大熊猫幼崽只和母亲生活6个月左右,就会和妈妈分开,之后放到大熊猫幼儿园里一起玩耍。

总结

在人工饲养大熊猫的前几十年,一直没有大熊猫在人工环境下怀孕并成功存活的案例,但工作人员凭借着毅力,付出了大量的艰苦工作来观察大熊猫的行为,并一步步改进大熊猫的交配、养殖、怀孕产崽经验,逐渐使得大熊猫们也能够在人工环境下生存,并且幼崽成活率几乎达到了100% 。工作人员为大熊猫们所做的努力,值得我们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