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维多利亚湖的非洲鲈鱼什么来头,为什么能长到200公斤?

吃鱼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海鱼没什么小刺,而淡水鱼小刺特别多,吃起来特别麻烦,不过淡水鲈鱼是一个例外,没什么刺不说,味道还十分鲜美,加点酱油简单蒸一下就很好吃。

既然鲈鱼这么好吃,它当然不可能只征服了我们的中国人的味蕾,远在非洲的老百姓也会吃鲈鱼,不过他们可能对鲈鱼喜欢不起来,甚至有点讨厌。

因为在非洲,鲈鱼往往和入侵物种直接挂钩,而且非洲鲈鱼已经被列为全球最具影响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它们直接或间接导致数百种鱼类灭绝。

非洲鲈鱼如何进入维多利亚湖

让非洲老百姓即爱又恨的鲈鱼学名是尼罗河尖吻鲈(Lates niloticus),光听名字很容易知道这货原产地是尼罗河流域。

不过它和我们吃的鲈鱼可不太一样,至少体型上就有很大的差别,尼罗河尖吻鲈和非洲的其它动物一样体型比较大,常见的在2-4公斤之间,平均体长在85-100厘米,但被捕到的最大的体重超过200公斤,体长超过2米,这比我们许多家畜都还重。

就外表上而言,它们和我们吃的鲈鱼差不多,不过在脊背上有很大的刺,从这点来看也绝对不是善茬,它们是尼罗河里的顶级捕食者,除了素食之外几乎什么都吃,鱼类,昆虫,甲壳纲和软体动物都是它们的食物,外号“西非战神”或者“隆背金刚”。

再凶残的鱼,只要它够好吃,那肯定是很容易被人类看上的,更别说尼罗河尖吻鲈这种生长速度很快,还好吃的鱼了。

1954年,它作为经济鱼类引入了维多利亚湖(有些资料上说是1962年引入的),最初这个方案被人认为可行性的原因是,维多利亚湖里有着许多不经济的丽鱼科鱼类(估计主要还是它们不好吃,总之渔民不喜欢捕捞),而尼罗河尖吻鲈正好喜欢捕食这些鱼,用一种不经济的鱼来喂养一种好吃又经济的鱼,听起来还挺美好的,于是它们成功“入驻”没有天敌的维多利亚湖。

图注: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这里有着许多独有的物种,被称为“达尔文的梦池”,而尼罗河尖吻鲈的到来把这里变成“达尔文的噩梦”。

不过把这个“噩梦”带入维多利亚湖的不是非洲人,而是英国人。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了决绝坦桑尼亚日益严重才决定这么做的,估计当时也没有入侵物种的概念。

泛滥成灾的鲈鱼带来繁荣

很明显,作为入侵物种——尼罗河尖吻鲈十分称职,这就要归功于它自身的条件很好,基本找不到天敌,繁殖能力又强,再加上也不怎么挑食,所以它很快主宰了维多利亚湖。

这些鲈鱼只要3年就能达到性成熟,幼鱼期它们生活在较浅的水域捕食较小的动物,随着趋于成熟,它们活动水域会变深,一般在10-60米左右,这时候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丽鱼科鱼类。

据信,维多利亚湖数百种原生鱼类完全灭绝和接近灭绝,大约有200种维多利亚湖独有鱼类只能在北美和欧洲的水族馆里挣扎,而在野外完全灭绝。

我们刚刚说,尼罗河尖吻鲈可以长到200公斤,其实就是在维多利亚湖里,原生鱼类根本无法抵御这样巨大的顶级猎食者,所以它们可以轻松获取食物,吃成“大胖子”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过200公斤的淡水鱼想想都吓人。

虽然,带来巨大的生态危机,但它们的出现曾经也带来过经济繁荣的假象。

从一些录像带上可以看出,维多利亚湖的岸边到处都是向世界出售鲈鱼的鱼类加工厂,这些工厂直接或间接地为200万人提供就业。将尼罗河尖吻鲈去骨、切片、打包发往全世界(最主要的是欧洲和日本)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每天都有飞机空降于此,确实也算是繁荣过。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缺乏可持续的食物资源(丽鱼科和其他鱼类),而且高度肉食的它们还会“自相残杀”,所以很快维多利亚湖的尼罗河尖吻鲈种群就出现了下降。

除此之外,由于农业和工业的污染,维多利亚湖生产的鲈鱼无法符合欧洲和日本的食品安全标准,销量也出现了问题。

最初引入尼罗河尖吻鲈的目的是解决饥饿问题,然而以破坏生态为条件的计划最终没能解决问题,维多利亚湖沿岸的国家依然被贫穷折磨。

这些全部被记录在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纪录片——《达尔文的噩梦》中!

最后

其实维多利亚湖的生态危机不止是尼罗河尖吻鲈,还有水葫芦,这是20世纪80年代从南美偶然引入维多利亚湖的物种,在它的顶峰时期,接近10%湖表被它所覆盖。

这些水草降低了水体中氧气和养分的利用率,从而也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这里看似人畜无害的物种,到了别的地方立马就会造成危机。

当然,靠吃解决入侵物种很难,因为它们的“吃相”往往更难看,在我们用吃解决问题前,它们就要把原生物种先吃灭绝了。

现在,尼罗河尖吻鲈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水族馆里,野外也已经有所发现,希望不要和维多利亚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