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从祖国的最西边流经八省二市一区奔流入海,从长度上来算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排在第三位。奔腾不息的长江和黄河给沿岸带来丰饶的土地,以及宜居的气候环境,孕育了这片土地上的智慧文明。
(长江之源)
所谓靠山吃山,那么靠水自然也就依水了,早期长江两岸的居民可以打渔为生,那个时候长江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据一些老渔民介绍,那个时候每天都能捕捞到几十斤的大鱼,每天的收益可能达到上千元,这是长江这条母亲河带给我们的福利。
但是随着发展人们的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长江里的鱼类资源已经匮乏并且变得脆弱,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制,注定走上无鱼的状态,那么长江可能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死江”。
几天前有一个新闻被刷屏,也就是情人节那一天,湖南的两名小伙闲来无事用鞭炮扔入河道内,把鱼震晕漂浮至水面上,此后再用网兜把漂浮的小鱼捞出来,用这种办法两名小伙得到了6条小鱼,从图片上来看比手指还要小。最后两名男子被县森林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措施。
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就是因为这两名男子炸的鱼太小了,有很多人认为太过了。但实际上这是有法可依的,法律面前无小事。
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因此国家自2020年1月1日起也开始实施了长达10年的禁渔计划,这个计划最迟推到2021年1月1日执行。据相关部门的统计结果,此次长江的10年禁渔期将会有11.1万渔船退捕上岸,涉及到渔民23.1万人。
长江近些年面临着高强度的开发,也出现很多“电毒炸”等极端捕鱼方式,这也导致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逼邻“无鱼”的等级。尤其是一些珍稀特有鱼类大幅度减少,目前长江内仅存在一种哺乳动物,那就是长江江豚,据不完全统计,江豚数量仅千头左右。而长江中另外一种哺乳动物白暨豚,在2007年8月8日已经被公布功能性灭绝。而在201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认定白鳍豚尚未灭绝,而是极危等级。
在长江两岸有这样的俗语:“千斤腊子万斤象,黄排大了不像样”,在这里的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白鲟,而黄排指的是胭脂鱼。这三种都曾是是长江里的常见大型鱼类,但是目前它们的状况都十分堪忧。
中华鲟被认为是长江中最大的鱼类,因此被称为长江鱼王,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大超过5米、600公斤重。中华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它们也被称之为活化石,和它们的1.4亿年前白垩纪的祖先比较相似。中华鲟是溯游鱼类,每年会在江河上游产卵,在外海中生长。
而万斤的“象”-白鲟,我们的后代可能再也无法亲眼看到它们,很可惜白鲟没有进入2020年,在2019年12月23日已经被宣布灭绝。白鲟的外观比较特殊,有着长长的吻部,这也是它们“象”这个名字的来源。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白鲟:虽然从未亲眼所见,但是听闻已是永别。
10年禁渔期意义深远,对于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实际上是在为我们的后代谋福利,我们自私的过度打捞长江鱼类资源,可能会把长江推向无鱼的“死江”。
上个世纪中旬长江每年的自然捕捞量还可以达到42.7万吨,而近些年来长江的自然捕捞量已经达不到10万吨,可以说禁渔期的到来至关重要,可以期待十年后长江鱼类的蓬勃壮大。所以说为了长江不变成“无鱼”的“死江”,给长江一点喘气的时间吧!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