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缅甸蟒在美国难逢敌手,全职猎人束手无策,吃货能否一战?

缅甸蟒,大家比较陌生,但它有一个变种“黄金蟒”在景区经常现身,甚至可以跟它合照。缅甸蟒,原产于东南亚热带雨林,我国华南地区也能见到它的踪影,也叫“南蛇”。早期它的皮是做二胡等乐器的不二之选,也叫“琴蛇”。

据科考记录,野生缅甸蟒长达7米,体重大约90公斤,这已经是种群中的“姚明”,极为稀少,一般较大成年蟒5米左右。如今野生缅甸蟒无论是在东南亚,还是在我国都极为稀少,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中的易危物种,被《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点名,我国在近几年也将它由二级上升为一级保护动物。

然而如此濒危的物种却在太平洋彼岸搞出了生态危机,让动物研究人员惊慌,连赏金猎人与吃货都直摇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防不胜防的缅甸蟒

佛罗里达州是美国东南海岸线上延伸出的一个半岛,这里的气候与缅甸蟒在亚洲的分布地气候极为相似。南端热带气候,北端亚热带气候,滋养出了大面积的雨林与延绵不绝的大沼泽地,有动物天堂的美称。由于半岛三面环海,与南美洲多国隔海相望,因此成为重要的航运、空运中转站。

图:美国缅甸蟒分布图

八十年代,大量缅甸蟒随船到达这里,被商人卖给了当地人当宠物,但并未真实成年后大小。随着缅甸蟒体型不断增大,食量也与日俱增。一些养蟒人不堪其累,选择将其放生,还有一部分被一些机构收容。据统计自2004~2010年期间就有超过14万条外来蟒蛇被卖到了美国宠物商店,其中缅甸蟒占大头。

1992年,美国第三大飓风“安德鲁”光顾佛州,造成了27人死亡,8万人背井离乡,大量房屋被摧毁,其中包括宠物店、动物园,大量缅甸蟒“无家可归”。当时就有动物学家意识到缅甸蟒可能会泛滥成灾并付诸行动,奈何其繁殖速度是实在太快。

无敌的存在

由于缅甸蟒长得大,重力作用下摩擦力就大,移动时就像被按在地上摩擦,因此沼泽、水源地附近是成年缅甸蟒理想之所,可以享受“丝般润滑”以及利用水的浮力来抵抗重力。佛州大沼泽简直就是缅甸蟒的天堂,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其他动物从天堂跌入地狱。

大沼泽的霸主短吻鳄常潜伏在水中狙击前来解渴的动物,缅甸蟒常潜伏在水中狙击正在狙击“他人”的短吻鳄。蟒鳄争锋已成常态,一言不合2米长鳄直接吞下。英国《每日邮报》曾有缅甸蟒因吞短吻鳄被撑死的报道。

泛滥成灾

为了防止亚洲保护动物把短吻鳄吃成当地保护动物,2005年动物保护人员仅在制止蟒鳄争斗的过程中就捕获了230条缅甸蟒。

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雌性缅甸蟒可以活过20岁,一年产卵在20至80颗。根据密度分析,佛州目前大约有30万条缅甸蟒。缅甸蟒毫无节制的繁衍并非仅是抢占霸主生态位那么简单,一些未成年的缅甸蟒隐匿在树上吞食了大量原本就濒危鸟类。

2003至2011年,浣熊在野外现身的次数不足原来的1%,短尾猫和白尾鹿出现频率分别为不到6%和13%,可统计的北美负鼠数量更是暴减至原来的1%,简直就是大灭族。

缅甸蟒的崛起必然会压榨其他物种,在沼泽地固有的能量供应中尽一切可能吃独食,引发生态危机。一些美国学者分析缅甸蟒或许会杀向北边,扩散至美国三分一的陆地。

束手无策

如今佛州缅甸蟒已经与人类居所发生了交集,它们经常会在小镇的街道上乱晃,血腥的人鳄冲突时常上演。为了解决缅甸蟒,佛洲使出了浑身解数。

2013年,佛州第一次公开举行杀蟒大赛,奖金丰厚,最终1600人参赛却只捕获了68条缅甸蟒。佛州还招募了大量职业猎人,很多人甚至在佛州定居了下来,以捕缅甸蟒为生。动物保护人员联合官方告知大家蛇肉的美味,号召大家把蛇肉带进厨房,更让餐厅开发了五发八门的蟒蛇菜肴,曾引发了一阵食蟒潮流。

不过吃货们“能不能吃尽”是以“吃得有多快,抓得有多快”为前提的。目前缅甸蟒的捕捉的速度远不及繁衍速度。

缅甸蟒体型巨大,无法单刷,就算专业捕蛇人都需要组上2~3个人,搞不好还会被反杀。缅甸蟒行踪漂浮不定,身上的花纹极易在草丛中隐藏。动物保护人员甚至在缅甸蟒身上安GPS做饵,希望在繁殖的季节找到蟒蛇巢穴,进行一窝端,但效果并不理想。

如今缅甸蟒依然在泛滥,研究人员依然在想方设法,佛州依然演绎着:吃蛇保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