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吃了这么多剁椒鱼头,那鱼头的身子哪去了?怎么很少见到?

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营养丰富,还对食物的口感要求非常高,这种苛刻的要求让我们开发出了各种菜式,甚至不同的食物部位对应的吃法也不同,比如:同样一只鸭,我们会用鸭架煲汤,鸭脖、鸭爪做成卤味,鸭肉反倒无人问津。然而这种吃法并不适用于鱼,这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讲究吃鱼要“有头有尾”,所以无论是松鼠桂鱼,还是腌鱼等都是一整条鱼上桌,但凡是也有例外,剁椒鱼头是少数只吃鱼头,不吃鱼尾的一种吃法。

剁椒鱼头可谓是我国的一道名菜,在许多餐馆都能看到这道美食,每年我国也会消耗大量的胖头鱼头用于制作剁椒鱼头、鱼头豆腐汤等美食,那么问题来了,我国每年消耗这么多胖头鱼头,那它们的身子和尾巴都去哪里了?

胖头鱼

胖头鱼又名鳙鱼,而鳙鱼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一种,在我们的餐桌上并不罕见。在我们的印象中,胖头鱼虽然头部较大,但身体上的肉也非常多,如果只利用头部,那么鱼身和鱼尾又难以制作成其他的菜肴,既然如此,那胖头鱼的鱼身和鱼尾去哪里了?

其实我们吃的剁椒鱼头所用的胖头鱼,和我们常见的胖头鱼长相并不同。剁椒鱼头虽然也是用胖头鱼,但它们是人们专门培育出的一种只吃鱼头不吃鱼身的一种鱼,名叫缩骨大头鱼。

缩骨大头鱼身体发育严重畸形,它们的头部非常大,占据了整个身子的2/3,而鱼尾处又非常小,即使完全扔掉也不会造成浪费(鱼尾可以制作成饲料)。

在自然环境下,存在着少量缩骨大头鱼,但是这种鱼数量较少,难以大规模供应,所以我们吃到的剁椒鱼头都是人工培养的缩骨大头鱼,在一些地方也被称之为“仙骨鱼”。

缩骨大头鱼的加工方式是使用物理手段破坏鱼的脊柱,从哪里破坏它们的脊椎它们之后的位置就不再生长。不过这种方式非常劳民伤财,原因是因为一个渔民可能饲养上百万条鱼,难以一个个实施操作。

而且当地还有一种处理方法:特亚低温物理处理,该方法是采用物理手段破坏鱼尾生长,并且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

现如今的做法在鳙鱼还在鱼苗期时,给它们注射相应的药物,控制其神经发育,使其变成头大身子短尾巴的缩骨大头鱼。当然具体是什么药物依旧处于商业机密阶段,知道的人并不多。

经过这样培养的缩骨大头鱼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且售价还非常高。据《每日农经》记者介绍,普通的大头鱼一般是鱼头和鱼身子分开卖,其中鱼头价格为12元一斤,而鱼尾巴每斤只有3-4元钱;缩骨大头鱼是按整条卖的,一斤12元,一条就能够卖到36元,而普通胖头鱼一条只能卖到24元。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关注更多的并不是胖头鱼的经济价值,而是胖头鱼经过药物处理之后,会不会有药物残留,我们吃到后会不会威胁身体健康。

对此当地养殖户介绍说,药物只在育苗期使用,会随着鱼的生长而逐渐代谢到体外。另外药物使用的剂量非常小,在出厂时基本上没有发现缩骨大头鱼有药物残留超标现象。

缩骨大头鱼的生存

在野外环境下,缩骨大头鱼很难生存,这是因为它们身体严重畸形,短小的尾巴难以支撑它们的身体,以至于它们的游速并不快,很容易被其他天敌捕食。

在人工养殖环境下,缩骨大头鱼缺乏天敌,不需要逃生。而且渔民们会为它们准备丰富的食物,它们可以不费力就能获得足够的食物。再加上它们游泳速度较慢,使得这些食物能够在它们体内转化为更多的肉质,使得它们生长更为迅速,能够更早出售。

除此之外,缩骨大头鱼还延续了大头鱼的优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性格温顺,抗病性强,成活率也较高。再加上缩骨大头鱼的市场接受度高,非常容易售卖,所以在广东一些地区,饲养缩骨大头鱼成为了当地渔民创收的手段。

只是人们难以接受的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真的要牺牲动物的身体形态,让它们畸形发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