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派对、蹦迪撩妹、捡漏暴富,古代元宵节竟这样有趣?

就凭一对异地恋的牛郎织女

很多爱卿以为七夕是情人节

七夕又叫乞巧节

那天女生们会聚在一起做手工活,说悄悄话

所以又叫女生节

那么

中国情人节是哪一天呢?

想谈恋爱第一步——

你晚上得能出街

唐朝以前

为了防盗、防火和维稳

夜晚宵禁

晚上7点后

你只能宅家里

除非你要生孩子、生病、办丧礼

不然出门就打屁股(80大板)

元宵节的诞生就跟这宵禁有关

正月十五,第一个月圆之夜

一元复始,大地回春

汉武帝祭祀宇宙大神——

太一神

点灯祈求风调雨顺

为了与民同祭

他在正月十五前后解宵禁三天

平民夜晚可点灯

还能出门祭祀,祈求平安暴富

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史记·乐书》

正月十五只是一个夜祭的日子

直到隋炀帝号召

元宵节才跟花灯搭上边

正月十五日,万国来朝

隋炀帝为了招呼客人,显摆国力

全城亮花灯,安排盛大的百戏表演(连开十五天)

18000人演奏,从黄昏唱到清晨

百姓人戴兽面,男扮女装

从此每年正月十五

都是一场盛大的蹦迪变装舞会

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从昏达旦,光烛天地,百戏之盛,亘古无比。——《隋书》

蹦迪业鼻祖打通了元宵节花灯辉煌HIGH通宵的先河

唐玄宗接下了这笔文化传承——

元宵节放三天假,与民同乐

于是,民间举行了第一场元宵节假面派对

平日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女孩们

终于能在半夜出门,盛装出街

男孩女孩穿着奇装异服

戴着各种面具在夜市尽情玩耍

在花车巡游,高悬彩灯下

太平公主摘下薛绍的昆仑奴面具后

一眼定终生

也就是在元宵

既然唐玄宗放三天

宋太祖赵匡胤不能输,五天

南宋理宗赵贵诚虽穷,更不能输,六天

他们都牢牢记住了

孔子和弟子子贡的经典对话

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 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

宋朝漫长的假期

是过好情人节的必备条件

假期越长,元宵越闹

闹出了元宵五大宝

元宵节是一年一度争奇斗艳的花灯节

一过完冬至

大街小巷就开始搭建山棚挂花灯

*山棚:用竹木搭建的棚楼,用来放灯、彩旗、鲜花、布画

最土豪的参赛者

是皇帝的琉璃灯山

高五丈,全自动

一入夜,灯亮音乐起,烟花璀璨

最创意的参赛者

是老百姓

走马灯、珠子灯、羊皮灯

无骨灯、罗帛灯,灯灯入眼

元宵一入夜,黑夜如白昼

连沙场猛男辛弃疾见了都秒变文艺男

脱口而出——

灯火太亮,阑珊处的你

必须戴更Bling Bling的首饰,才能被看见

元宵节

又是一年一度的首饰节

白衣少女们,如李清照

淡妆浓抹总相宜,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

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盛装出街

做这条街上最闪的Girl,脱最快的单

白衣少男们,如欧阳修

趁着月上柳梢头

手持宋朝泡妞宝典《调光经》,人约黄昏后

而已婚和单身落单人士们

也不吃亏

等街上人潮散去后,点一根蜡烛

去捡掉在地上的首饰

一捡就是一大袋

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汴京)遗风也。——《武林旧事》

元宵节

也是一年一度歌舞杂技大比拼

满城灯火下

唱歌跳舞最能打开单身男女的话匣子

山棚上,歌妓翩翩起舞

酒楼里,歌舞团劲歌热舞

大街上

杂技、魔术、说唱、杂剧、蹴踘、猴戏、猜灯谜

人人都在争抢人气TOP12

有人在街上看表演相亲

有人对对联相亲

比如20岁的高考生王安石

相传赴京赶考的他

元宵夜孤家寡人在街上赏灯闲逛

看见大户人家门口悬挂着走马灯

灯下悬着一个上联: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答对下联就可做女婿

可惜,学富五车的王安石也答不出

巧的是

科举考试的对联题上联正好是: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立马想起了相亲题

写下了下联,录取为进士

他回到那户人家,用科考的出联回对

又成了乘龙快婿

过节的核心项目

当然少不了吃吃吃

宋朝老百姓特意为元宵发明了浮圆子

也就是北方人的元宵

当然,南方人吃的是汤圆

*元宵、汤圆还真不是同一样东西

眼看着宋朝的元宵节玩得这么闹腾

作为元宵节头号粉丝

明朝朱棣直接下令

元宵放10天假

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都是元宵节

夜市三更关,五更开,玩耍到天明

当代元宵节

只剩下一碗汤圆和一群单身狗了

毕竟

参考文献

1. 《礼记·杂记》

2. 《史记·乐书》

3. 《隋书·音乐志》

4. 李曼:《唐代上元节俗的历史考察》

5. 彭恒礼《狂欢的元宵——宋代元宵节的文化研究》

6. 陈熙远《中国夜未眠——明清时期的元宵、夜禁与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