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成生物学初创新纪录诞生!蓝晶微生物完成近2亿元融资

生辉SynBio独家获悉,近日,国内合成生物学头部企业蓝晶微生物(Bluepha)完成了近 2 亿元人民币的 B 轮融资,高瓴创投和光速中国正式入局。该轮融资创下了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初创企业单笔融资的新纪录。

据悉,此次融到的资金将被用于公司的自主研发管线 —— 生物材料 PHA 年产万吨级工厂的建设、数字原生(digital born)研发平台的搭建和后续产品管线的研发推进。

蓝晶微生物是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在寻求产业探索道路上的先行者之一,本轮创纪录的融资意味着蓝晶微生物的创新能力以及先发优势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肯定,也显示出国内合成生物产业开始被广泛关注、价值潜力已开始被深度挖掘。

高瓴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高瓴创投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负责人易诺青表示:“蓝晶微生物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公司开发了生物可降解材料 PHA 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系统化降低了 PHA 的生产成本,是全球第三、中国第一家显著降低 PHA 成本达到可规模化销售的公司。”

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高健凯认为:“在商业应用领域,合成生物学市场预计到 2025 年将以近 30% 的复合年增长率高速增长。我们看好蓝晶团队出色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其核心技术,在可降解塑料领域解决了多年来成本高、产量低、性能不稳定的难题,使得这一环保技术能取得突破性发展,无论对于商业应用还是绿色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蓝晶微生物成立于 2016 年底,联合创始人兼 CEO 张浩千是北京大学整合生命科学(物理学方向)博士;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总裁李腾是清华大学生物材料学博士,他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第二届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榜单。借此融资之际,生辉SynBio独家采访了蓝晶微生物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张浩千和李腾。

图丨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李腾博士(左),张浩千博士(右)(来源:受访人)

“成立至今,我们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优势整合了多方资源,是国内率先完成多要素整合的企业之一。并且我们也是最接近完成商业模式闭环的公司。同时,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帮助磨砺出了我们极强的企业韧劲和学习能力。” 张浩千说。

“我们从最早的菌株开发,到小试、中试、再到新材料的改性加工,均为自主完成并打通了每一个环节。之后将进一步把发酵生产的一体化生产流程整合到工厂中实现规模经济,打造完整的闭环。” 李腾说。

为什么选择 PHA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及未来数十年少有的全球统一诉求。我国政府规划中也提出了要在 2060 年实现 “碳中和” 的长远目标。目前仍然相对低效、且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物质生产模式亟需改变。这其中,几百年都难以降解的石化塑料及其 “生命周期” 中产生的巨量碳排放,便是头等难题。

然而,以石化原料为基础的化学?业,在过去的 30 年间既没有创造能够落地的新材料,也?法充分满?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恰好,生物技术刚刚开启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时代。蓝晶微生物的两位创始人认为,生物技术很可能会成为人们发掘新材料的源头,带来未来物质生产的新模式。

图|PHA材料可作为石化合成塑料的可持续替代品,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来源:GO!PHA)

PHA,全称聚羟基脂肪酸酯,正是天然微生物合成的一种新材料,它拥有绿色低碳的全生命周期和不亚于传统石化塑料的性能,是其有力的替代品。与另一种生物塑料 PLA(聚乳酸)不同的是,被遗弃的 PLA 需要经过回收堆肥处理后才能降解,而 PHA 则可以直接在土壤和海水等自然环境中完全自发降解。

此外, PHA 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呈现出极好的耐水性、延展性和生物亲和性,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因而在全球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量。不过,受制于其较高的成本,PHA 一直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

而蓝晶微生物在整合多方面要素后所开发的 PHA 管线成功将 PHA 的成本降低了一半。李腾告诉生辉SynBio,如果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PHA 的成本还能够继续降低,逼近聚乙烯等目前常用塑料。

图丨蓝晶微生物的 PHA 生产(来源:Bluepha)

“目前,我们 PHA 的市场反馈非常好,我们已经与几家食品和消费品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开发相应的应用场景,包括纸塑复合材料和吸管,这些产品预计明年下半年将会与大家会面。” 张浩千说。

独特技术平台,加速新产品管线落地

如何高效地设计和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生命体,不仅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核心命题,也是工业、农业和医学等各类应用领域的前沿趋势。然而,合成生物技术的应用落地过程往往高度复杂,依赖多要素的整合,而这些要素背后所需的能力差异巨大,这无疑给合成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增加了更大的难度。

两位创始人均表示,蓝晶微生物的本质是一家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生物技术企业。为了在PHA之后持续推出新产品,公司在过去四年间,成功整合了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材料科学和数字与自动化技术四大要素,构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平台优势。

传统的生物代谢工程通常选择对微生物天然的代谢通路进行设计和改造,设法让原料一步一步被转化成具体目标产物。而蓝晶微生物采用了不同的思路。

图丨采用 “平台分子” 思路,合成新型分子和材料(来源:Bluepha)

“平台分子”(platform molecules)在传统化工行业里是指合成各种复杂分子和材料时会被反复使用的基本元件。例如,在石油化工中,石油首先被炼化成乙烯、甲苯等分子,这些分子会作为最初的基本单元,经过化学反应组装成各种复杂的分子与材料。

蓝晶微生物创造性地选择了几种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的生物分子作为 “生物中的乙烯和甲苯”,开发了一系列以糖类或油脂作为原料高效合成 “平台分子” 的微生物细胞作为底盘。

以 “细胞底盘” 为基础,只要根据合成下游目标产物的需要简短补充相应的代谢路径,就可以获得合成新分子或材料的工程菌株。

张浩千介绍说:这些细胞底盘可以重复用于不同工程菌株的开发,摊薄研发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研发目标的实现效率。

“此外,我们还对底盘细胞内的所有生物反应进行计算分析,关注每一个原子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在微生物天然的代谢通路里,原料中的许多原子是被白白消耗掉的。而通过设计独特的代谢路径,我们能够让原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被尽可能地利用于产物合成,通过提高原料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李腾补充说。

“平台分子” 和 “底盘细胞”,是研发阶段持续创新的基石,而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整合引入,则是如虎添翼,让蓝晶微生物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建立对应的下游工艺。

不同于一般发酵工程只关注溶氧量和温度等基本状态参数,蓝晶微生物与合作伙伴自主开发了一套数字化生物反应器平台,可以实时采集超过 20 个维度的参数,并形成标准的结构化数据。

图丨数字化生物反应器平台(来源:Bluepha)

李腾告诉生辉SynBio:“生物领域最缺乏的是‘标准化数据’,没有标准化数据就没有数据科学可言。只有‘车同轨、书同文’,才能把机器学习等数据工具用到生物技术里。”

因此,数字化生物反应器平台带来的数据标准化、结构化,可以促进数据的持续性积累,降低开发成本,实现数据驱动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的优化和开发,最大限度地缩短新分子新材料的产业化落地周期。

打造完整闭环,打通全产业链

李腾告诉生辉SynBio,蓝晶微生物不仅致力于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的设计和开发,还要建立制造和销售的能力,从而更直接地帮助消费品、医疗保健、农业环保和电子电气等行业的众多 B 端头部客户在行业内开展差异化竞争。

目前,蓝晶微生物正在积极筹建工厂,以实现规模经济目标,形成 PHA 的全产业链闭环。“打造完整的闭环”,采访中两位联合创始人都强调到了这一点。翻看过去不难发现,这也是后来人对于过去十几年美国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过程的观察和思考。

进入 21 世纪以来,美国合成生物学产业有着两次的长足发展,分别是在 2006-2012 年和 2014 年至今。2012 年是一个独特的时间点,在此之前,第一批发展的企业都已经陆陆续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反观那些存活下来的公司,基本都有同一特征:

“能够同时自主完成从研发到生产的所有环节,形成全产业链闭环。”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全产业链闭环一直都是蓝晶微生物核心考虑的目标。类似于 PHA 从上游研发开始、朝着全产业链闭环发力的管线,蓝晶微生物其实还有好几个。

张浩千向生辉SynBio独家透露道,目前蓝晶微生物在 PHA 之外,还有用于缓解焦虑的功能饮料成分和补偿人体常见代谢缺陷的新型功能益生菌等新产品管线,布局在消费品、医疗健康和电子材料等领域,多数管线也都在往全产业链闭环上推进。

图|蓝晶微生物正在积极推动后续产品管线的研发

在消费品方面,“不论是从既有的国内消费趋势还是从欧美既有经验来看,拥有特定功能成分的个人护理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青睐。” 张浩千说,正是瞅准这一点,蓝晶微生物在个人护理产品领域进行了管线布局和研发合作,而合作的对象中不乏欧莱雅和德国默克这样的知名巨头。

此外,在医疗健康方向上,蓝晶微生物正在开发一种 “解酒微生物”。张浩千介绍说:“多数东亚人的基因存在解酒的缺陷,而目前市面上的解酒药品,基本上都是安慰剂或者止疼药,无法从根本上避免饮酒对身体的损伤,特别是对肝脏的损伤。我们希望通过微生物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于是,蓝晶微生物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开发在肠道缺氧环境下能够有效解酒的益生菌,帮助人们代谢酒精,保护肝脏。

“这条管线我们也在往下游进行推进。”

从多管线并进的现状可以看出,蓝晶微生物在有了 PHA 落地的经验之后,进一步实现其他管线的全产业链闭环,将会顺利得多。

本土学生团队创业,铸就独有文化

从 PHA 到全产业链闭环,再到各管线选择与推进,蓝晶微生物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不断深耕。

“我们在顶级期刊上发过论文,也在发酵工厂里扛过麻袋;我们一边编着程序、读着传感器,一边也谈着生意。当我们从北京五道口地铁站附近的一间简易办公室出发时,就打定主意要开发出最具有未来想象力的创新产品。”

李腾分享说。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校园艰难起步,中途一度陷入危机、濒临破产,起起伏伏直到现在创下国内合成生物学领域初创企业融资的新纪录。

回顾波折的创业经历,两位创始人告诉生辉SynBio,他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时间点,是 2017 年初天使轮融资,这个时间点,可以说是创业起步。脱胎于学生创业团队的蓝晶微生物在 2016 年底才刚刚成立,而不久之后,他们便完成天使轮,投资方是峰瑞资本。

李腾对此感慨良多:“峰瑞资本我们是在 16 年 9 月份开始接触的。在当时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要投资我们一个学生创业团队,那是非常需要勇气的。因为当时投资人都会问创业者,你们开发了什么 APP 啊,然而我们做生物技术,并不开发 APP。(笑声)”

图丨 2016 年下半年,刚刚成立的蓝晶微生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独立办公空间;如今,蓝晶微生物在北京、深圳、上海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和办公室(来源:Bluepha)

而第二个时间点,是在 2019 年的 A 轮融资,这对蓝晶微生物而言可以说是 “劫后余生”。在 Pre-A 轮后的中试生产过程中,浓厚学术背景出身的二人习惯性地延续学校的技术路径,对于工艺缺乏系统性的考量,导致他们在扩大生产后发现了严重的技术缺陷,成本不降反增。

“更加糟糕的是,当时 A 轮的潜在投资方突然撤出。而账上仅剩的 300 万现金,只够维持 3 个月。”“过了几天供应商上门讨债了,才知道实际上公司净资产是负的。”

两位创始人沿着深圳湾海岸线走了漫长的 5 个小时之后,重新调整了心态:“如果把那一天当做创业的第 0 天来看,明天我们开始创业,我们账上还有 300 万,重新出发,其实还来得及。”

同舟共济,这是团队成员们在高压下的一致态度,李腾抵押了房子、高管们放弃工资…… 在去探望病倒的团队成员的路上,两个人在一家小馄饨店一边吃着云吞面,一边探讨如何赚钱养着研发。

“后来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净挣 600 万人民币”,张浩千说,“另一方面,我们也调整了组织架构来解决能力错配问题。在管理理念上,我们更像一家互联网企业,我们跟字节跳动学习了很多,尤其在乎‘Context, not control’,以目标为导向让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做自我管理,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于激发大家的战斗力非常重要。”

图丨2018年,蓝晶微生物的研发工程师们在山东的生产车间,开展新技术路径的生产测试。上图从右到左展现了当时在不同阶段采集的、积累了越来越多 PHA 的发酵菌液。(来源:Bluepha)

如今,蓝晶微生物有 80 多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了团队总人数 3/4 以上,30 岁以下的员工占团队总人数 3/4,过半员工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 这是由一群年轻且充满激情的人才组成的团队。

“2019 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我们重新梳理了内部结构,认清了适合自己的路径,外部环境也越来越好,国内资本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李腾说。

“蓝晶微生物的团队在今年还会扩张,而且会持续吸纳专业领域和行业内的竞争型人才。预计今年内会扩张到 200 人左右。” 张浩千补充说。

最终,历经千帆的蓝晶微生物顺利完成了本次 B 轮融资,关于未来的上市计划,李腾回应:“上市,是在我们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能够产品落地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蓄势待发的蓝晶微生物,对于自己的愿景正在不断明确和落实:“与伙伴联盟缔造 1 个产业,开发落地 100 个产品,影响全球一半的人。”

“企业的本质是利他,是让大家都能从企业的发展中获益。以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才能使一个企业长期持续地增长。” 张浩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