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三大突击力量在“巴巴罗萨计划”第一阶段作战中取得了骄人战绩,深入苏联腹地约500公里。而苏军上下惊慌失措、疲于应付,不仅毫无还手之力,丢失大片国土,而且战术呆板,损失大量人员和装备。
苏军在18天的边境保卫战中,共计损失75.5万部队,其中约35万人被俘;坦克损失1.2万辆,相当于德军装备总量的一倍。这样的局面,对苏军来说无疑是一场浩劫。耐人寻味的是,苏联统帅一度离开办公室,在家里呆了两天,这是为何?
也许,他的担心大于自责。
作为苏联最高统帅,他一边整肃国内各方势力,独揽大权,一边进行工业化转型,建立起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制造体系,并试图将东方价值引向整个欧洲。然而,德军的突然入侵,不仅彻底击碎了其“伟大梦想”,而且在国内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首先,战前的各种迹象和情报显示,德国即将入侵苏联,但他始终用外交思维处理问题,并寄希望于德国在进攻前会制造“进攻借口”,使得军事准备进行得不坚决,前线部队在袭击前并未进入防御阵地,这样的战略误判使其威信骤然下降。
其次,战争初期,在对战况不清楚的情况下命令部队反突击,给本就慌乱的部队造成更大的慌乱,在边境每个地段都遭到了惨败。特别是西方面军大部分主力前移,导致后方空虚,不仅丢掉了明斯克,而且将几十万人送进了德军的包围圈中。
更让其担心的是,“清洗”运动的后遗症凸显,特别是军队,85%的师级以上军官被处理,苏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他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望,可能因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浩劫而发生动摇。为此,就在明斯克丢失的当天,他选择了离开。
也就是说,苏联统帅担心由他承担全部责任,他有了辞职的打算。他的突然离去,让所有人不知所措,据说有人建议莫洛托夫带领国家进行抗战,也许是苏联统帅的“余威犹在”,莫洛托夫不接受这个提议并与其他人一道来到他的家进行劝说。
让苏联统帅满意的是,这些人都信誓旦旦地表示将继续追随和拥护他的领导,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他更能胜任。说白了,“清洗”运动后扶持起来了的左膀右臂,必然要维护他的权威。更何况,在危急时刻除了苏联统帅,没人能压得住台面。
重回克里姆林宫的苏联统帅,进一步实施“铁腕手段”。
1941年6月30日,苏联统帅面对极其危急的形势,尽管不愿承认是他一手造成的,但惨败还是迫使其做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为了抵住德军疯狂地进攻,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实施“铁腕手段”,遏制“恐德”情绪蔓延,强化个人权威。
一是,成立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统帅部大本营,虽然名义上是铁木辛哥担任大本营主席,但实际决策者是苏联统帅本人。不仅如此,还成立由他本人担任主席的国防委员会,将全部后方权力也抓在手中,他成了战争期间不折不扣的最高统帅。
二是,严惩畏战者和失败者。西北方面军司令库兹涅佐夫被撤职;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等4人被判死刑;西南方面军空军司令等3名将官也遭到枪决。并建立了15个甄别营,凡突出包围的军人都要进行一一甄别,严惩畏战者和动摇军心的人。
更关键的一点,他宣布全国转入战时状态,工厂转型生产武器装备,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实行“军管”;凡18岁至35岁的男性入伍,8天就征集了530万人,这些新兵几乎未经训练就被送上了前线,但这样的牺牲可以渐渐消耗德军的精锐。
同时,他采用当年国内战争时的方法,命令苏军实行“焦土”政策。“在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全部铁路机车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升燃料”,尽可能地让德军在占领区得不到物资和补给。
尽管苏联统帅的“铁腕手段”在日后饱受诟病,但在残酷的战争时期,尤其是空前危机的情况下,要想抵住德军进攻,拯救整个国家,采取“非常手段”是必要的,以严酷对残酷,让每个人丢掉苟且偷生的幻想,唤醒军民的斗志,挽救整个民族。
渐渐地,苏军的顽强抵抗超乎了德国人的想象,虽然在德军犀利的攻势面前,无数的生命“轻易”失去,但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最终让苏联人看到了胜利。总之,并不是精通军事的苏联统帅,靠着“铁腕”让德国人明白,战争才刚刚开始。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