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面对可怕的事物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肯定是躲避,尽可能地远离危险。
这并没有什么可值得说道的,毕竟求生欲是每个人都有的,其他动物也是如此,如果遭遇天敌也是撒腿就跑。
不过这种人之常情在某种情况下却会出现例外,这个例外我们并不陌生,那就是站在高处的时候。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恐高,但在站在很高的地方上时却会有一种想跳下去的冲动。
从高处跳下去的结果自然是不必多说,很明显这是极其危险的,这跟我们说的人会“避害”是矛盾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冲动”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图注:科罗拉多街大桥
美国的“自杀桥”
一般来说,任何较高的地点都会让我们体验到“跳下去”感觉,但美国加州的科罗拉多街大桥更因此而著名。
这座大桥建造于上世纪20年代,凭借着独特的拱门和灯光以及栏杆,它被纳入了美国的国家史迹名录,算是颇为有名的一座桥。
但光环的另一面却是暗淡:由于“见证”了太多美国人的自杀,大桥一直被视作充满晦气的地方。
在大桥建造之前,就有一名工人不慎掉入了桥下的河中溺亡,只是意外,而后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在此处了结生命的人更是激增。
即使当地在桥梁上设置了专门的防护栏杆,但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看到有人在“自杀桥”自杀的消息。
据统计,自1919年以来,科罗拉多街大桥上共发生了150多起跳桥自杀事件,最近的10年中有28起。
为了避免触动更多有轻生想法的人,当地政府还下令禁止任何网站将此桥称为“自杀桥”,另外还配备了警卫人员时刻“把守”大桥。
频繁的有人来此跳桥让人们对此桥“望而生畏”,不过,据一份1987年的研究报告,从大桥被拦下来的跳桥者中,有超过90%的人不会再采取其他方式的自杀。
这可能说明,有些人本来是并没有下定决心要做极端的事情的,但在这种“冲动”的“诱导”下,却跳了下去。
高地效应(HPP)
美国圣母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詹妮弗哈姆斯是专门研究自杀行为的专家,他将这种站在高处就想跳下去的冲动称作“高地效应”(简称HPP)。
哈姆斯团队在网上对附近的431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有过突然的、无法解释的从高处跳下去的冲动。
另外,研究人员还评估了被调查者的思想史、抑郁症状、异常情绪发作和对焦虑的敏感程度。
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经历过高地现象,易焦虑的人和有轻生观念的人更容易经历。
不过,在经历过高地现象的人中,有一半却是心态很阳光的人,他们没有想过做任何极端的事情。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地现象确实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它跟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关系不大。
为什么许多人会产生这种奇怪的冲动呢?哈姆斯等人认为,是人体认知的失调导致了这种冲动。
认知失调是思想、信念或态度不一致的状态,尤其是行为决定和态度改变方面,一旦我们面对一个模棱两可的情况,大脑就会经历这个过程。
比如,你会觉得脏东西离你的距离比实际的要近,会觉得狗追上你的速度要比实际的慢,会认为桥上的木板比实际的要窄等等。
同样的,你会觉得眼前的高度要比实际的更高,这种更高的距离的“压迫感”很容易让你感到头晕目眩。
因为视觉系统跟控制平衡感和空间感的前庭系统起冲突了,我们之所以会晕车也是这个原因。
当你感觉到晕乎乎有点失去平衡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尝试退后“自我调整”,这是本能的反应,是脊椎控制的。
而大脑这时却犯迷糊了:明明什么事都没发生啊,为什么你想要挪动脚步,哦!你是不是想跳下去啊?
于是,大脑给了我们一个错误的信号,它把想本能地躲避理解成了想要跳下去,所以我们产生了错误的冲动。
而焦虑的人更容易产生冲动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容易感知到潜在的危险,大脑的错误信号也更强烈。
最后
高地效应听起来很危险,但这种危险正是对我们的有效警告:安全起见,不要去太高的地方!
不过,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克服这种心理,甚至主动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危险的后果,蹦极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