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提出的,他与大卫?李嘉图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斯密学说的继承者,也是当时欧洲大陆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萨伊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政治经济学概论》。在这本书中,萨伊提出了“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被后人概括为萨伊学说。
萨伊定律常常被理解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萨伊本人根据这一定律,也得出一些令大众匪夷所思的结论,比如不存在绝对的过剩,危机和失业都是暂时的等等。所以,若非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会觉得萨伊定律有些荒唐。凯恩斯及其门徒对萨伊定律大加批判,甚至刻意曲解。
那么,萨伊定律准确的表述是什么?萨伊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的原话是:“一个产品一经产出,从那一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自己相同的其他产品开拓了市场。”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供给创造需求,一个是产品生产为相关产品创造销路。
萨伊说:“我听很多实业家说,他们的困难不在于生产,而在于销售。”其实,这种观点是大多数人的观点。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大多数人都认为是销路不好。但萨伊不以为然。萨伊说,当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促进了销售,他们对此的认知是模糊的。
在这里,萨伊想要表达的真正意思是,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是生产端出了问题,而不是需求端出了问题。他认为,不存在过剩的问题,真正好的产品生产出来,是不可能滞销的。这其实就是萨伊定律的内涵。
这就容易理解得多了。萨伊认为,只要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就不愁没销路。比如,如果手机不更新换代,用户更换手机的需求不足,厂家就容易出现产能过剩。但如果手机技术更新升级,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需求量就会暴增,同时带动贴膜、APP、芯片、屏幕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大增。这就是供给为自己创造了需求,也为其它商品创造了销路。
在当时,萨伊为什么会提出这种理论呢?
主要原因是虽然萨伊是古典主义者,继承了斯密学说,但是他并没有接受劳动价值论。相反,萨伊学说的基石是效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主张从需求侧考虑问题,关注需求、效用及市场,但是萨伊定律是从供给侧出发的。这好像有点矛盾?
实际上,萨伊虽然从供给侧出发,但不主张重复供给,而是强调要创造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如果产品交易不出去,生产再多也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萨伊定律是一种交易思维,但并不是简单地将供给与需求“和事佬”般地综合。虽然以效用价值论来构建萨伊学说,但是萨伊并没有混淆价值之源。萨伊定律坚定地认为价值创造的源泉是供给端,只是这种创造有个前提,那就是要供给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
比如,一家餐厅开业的第一个月,生意火爆,之后持续下滑。为什么?用之前我们学习过的边际效用理论可以解释。由于产品不创新,顾客越吃越腻,边际效用递减,自然就不来了。这时,这家餐厅就要想办法创新产品,推出一些符合顾客胃口的新菜品,这样生意又会好起来。这就是供给创造价值,而不是需求创造了价值。
又如,是乔布斯创造了苹果智能手机,而不是苹果的用户。这也说明了是供给创造价值,而不是需求创造价值。
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萨伊定律的内涵了。通过萨伊定律,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两个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供给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与萨伊同时代的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和大卫?李嘉图也有过类似的观点。詹姆斯?穆勒是斯图亚特?穆勒的父亲。老穆勒说:“生产,分配,交换只是手段。谁也不为生产而生产”,“目的是消费”。李嘉图则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刺激经济政策的谬误。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如刺激消费,投资基建,需求拉动,实际上是颠倒了经济增长的目的与手段。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
第二个结论是供给创造价值,供给决定需求。
经济增长源自好的供给。什么叫好的供给?不断地生产劣质钢,这就是坏的供给。不但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还会制造产能过剩、资源浪费。生产市场需要的高质量钢,这就是好的供给。这种具有技术含量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供给,才是真正的价值之源,才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所在。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