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都是熟悉又陌生的存在。说它熟悉,那是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从政策还是经济,文化还是思想,可以说新中国身上有着非常浓厚的“苏联烙印”。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自1991年解体后,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世界的格局和发展天翻地覆、日新月异,苏联作为一个逝去时代的符号,早已经让新一代的中国年轻人感到生疏甚至于被其遗忘。
当然,不管是熟悉亦或是陌生,不可否认的是,苏联依然给中国留下了许许多多遗产,这些遗产可能是精神上的,但更多也许是物质上的,它们证明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样也蕴藏着两国间耐人寻味的感情,就比如曾经的那一大批工业援助。
1949年10月3日,新中国成立的第三天,苏联就跟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作为社会阵营中的两大国家,两国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着深厚的联系,可谓是历史悠久,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国后,苏联和中国的关系又产生了另外一种变化。
对苏联来讲,二战胜利后的国际秩序显然分成了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双方的对抗态势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对中国释放出善意,毫无疑问对自身国际影响力和实力的壮大都是一件相当具有作用的事情。
对中国来讲,在被以美国为首西方阵营全面围堵之下,国内建设百废待兴,这个时候在外交上能够依赖的最好对象,毫无疑问也是具有相同意识形态的苏联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就是说对两个国家来说,相互建交和彼此扶持都有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苏建交后,苏联随即展开了大批援华的项目。当然这一计划正式施行是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开始的,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五年计划”这个国家工业建设的标准规划,实际上也是自苏联学习而来。
同样的,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将目标也投入到了建设国家重工业的目标上,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批援助的工业项目,也开始到位。
首先得到苏联援助的地区是东北,实际上与今天大多数人对东北破败衰退的固有印象大相径庭,在建国前,东北是相当发达的国内首善之地。
北洋军阀张作霖和后来的伪满洲国都将东北作为自己实现野心的核心基本盘,加上东北地区本身资源丰富,更加有利于重工业发展。而苏联的援助也看准了这点,东三省共得到了援助57项,其中不乏有诸如鞍山钢铁集团,沈阳一、二机床厂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哈尔滨第一汽轮机厂这样至关重要的核心重工业部门。
可以说东北能够在建国之后长期为国家的工业建设提供各种基础和资源输送,源源不断产生人才,与苏联的大力援助有着相当程度的关系。
如果说东北得到大力发展依赖的是重工业,那么华北地区则更多的得到了苏联轻工业和高精技术的援助。
当然有人会说,苏联自己的轻工业基础就不怎么样,谈何援助中国呢?这其实是个误区,首先苏联的轻工业水平不发达是相对而言,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苏联还是拥有很大程度的指导能力的。
其次苏联援助更多的还是一些电子技术和化学制造技术,例如周总理亲自批准的北京电子管厂以及华北制药厂,这些苏联还是有着领先世界的能力。
当然了,相对于东北和华北来说,华中和华东地区因为距离原因和资源问题,获得的援助比较有限,但是也绝非是毫无收获,许多矿业开采和电力建设苏联都放在这些区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上,就得到了苏联专家很大程度上的指导和帮助,影响深远且意义非凡。
实际上,从建国开始直到中苏交恶的十几年间,苏联对中国的援助高达数百个,极大的建设和完善了我国的工业基础以及整体的国力塑造。对此后中国经济和国家发展的路线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
即使今天苏联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即使也曾有过许许多多的冲突和矛盾。但在那个时代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宝贵的革命友谊和解放全人类的理想主义光芒闪闪发光,大概也能够叫一声“达瓦里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