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亿年前,一场持续200万年的暴雨,让恐龙成了地球霸主

全球气温上升将会给地球生物带来什么影响?有可能会使原本属于优势生物的个体灭绝,原本处于劣势的物种崛起,甚至成为地球霸主。2.3亿年前的卡尼期洪积事件就是如此。

卡尼期洪积事件

科学家们根据化石和资料,判断出地球上一共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这5次生物大灭绝几乎影响了整个地球,甚至差点儿导致地球生物团灭。然而除了这5次生物大灭绝之外,还有好多次生物小灭绝,虽然这些生物小灭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和5次生物大灭绝无法相提并论,但它们也改变了当时的地球生物格局。

发生在大约2.33亿年前的卡尼期洪积事件就是一次生物小灭绝,多说一句,也有科学家将这次小灭绝事件定义为一场生物大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的发生也标志着现代生态系统的开始。

据研究发现,造成这次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在于火山喷发的温室气体在此时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

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也会导致海洋蒸发速度提高,使得大气层中蕴含着大量的水汽,当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到灰尘等凝结核,就会形成雨雪等落到地球表面。

由于降雨的增多,使得一些不耐潮湿环境的植物灭绝,还有一些植物不得不演化出树脂的方式排出多余的水分。

降雨的增多和温度的上升,使得草原逐渐褪去,森林逐渐兴起。植物的改变必然也会引起动物的改变,一些原本适应了以低矮的草为食的动物们,由于无法取食到足够高的树叶,以至于纷纷原地灭绝。

还有一些食草动物们由于无法适应以树叶为食,也在这次事件中灭绝。但是恐龙却非常好地适应了当时的环境,它们胃部中有胃石,能够消化含有较多纤维的树叶,因此在这次大灭绝事件中非但幸存了下来,反而成为了地球霸主。

据了解,在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前,恐龙化石的数量只占据全部的5%;而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后,恐龙化石数量就占据了全部化石数量的95%。

由于卡尼期时期地球几乎都连成一片,所以恐龙非常容易地就扩散到了全世界,成为全世界的主流动物。

恐龙称霸

在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后,地球又重新回到了干燥少雨的气候,然而相比于哺乳动物而言,恐龙保水能力很强。没错,虽然它们在温暖多雨的时期发展壮大,但人家同样也能适应干旱环境,它们的鳞片和厚厚的皮肤使得保水能力非常强,而且它们很可能不需要像哺乳动物这样排尿,白白浪费水分。

总而言之,在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后,恐龙并没有被突变的环境所打倒,反而占据了有利的生态位。只是当有利的生态位都被恐龙占据时,恐龙内部也开始逐渐分化了。

简而言之就是,恐龙内卷斗争非常严重,促使着恐龙演化出不同的形态以适应不同的生态位需求,在这种压力之下, 一部分恐龙居然演化出了翅膀,冲向了天空,这就是后来的鸟类。

在恐龙的压制之下,其他动物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就连哺乳动物的祖先都只能待在恐龙看不上的生态位上苟着,比如:生活在地底下的洞穴之中。

但是恐龙的霸主之位并不是顺顺当当的,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所产生的冲击力与后续影响直接改变了地球生态环境,以至于体型较大、对能量需求较大的恐龙灭绝,相反原本苟着的哺乳动物却因为体型较小对能量的需求较小,从而幸存了下来。

在恐龙灭绝、当地环境恢复之后,哺乳动物们开始瓜分恐龙的地盘,一跃成为地球霸主。而哺乳动物之中又诞生了人类这一支妖孽,不仅成为地球霸主,还能通过过去遗留的蛛丝马迹推算出其他生命的历史。

总结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人类也是如此,如果全球气温一再上升,最终失控,地球很可能会像卡尼期洪积事件一样下一场持续上百万年的大雨,雨水的增多也会改变整个地球生物链,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植物和动物们无法在地球上存活时,我们可能也会在这场危机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