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其实都错了,孩子小时候,你越对他对好,孩子就越不成器

有这样一句俗语叫:苦谁都不能苦孩子。这说明了现在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概念:那就是千万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即使自己吃点苦受点累,那也是心甘情愿的。这种想法对吗?实际上,在小孩刚出生,孩子没有任何生活能力,不让孩子受委屈这是应该的,因为这个时候你不对孩子好,孩子就不能生存,当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就开始了他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时,你还对孩子那么客气,就显得不太正常了。无数的实例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对孩子越客气孩子就越不成器。

什么是对孩子客气,说白了就是太宠惯、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成长如果太过顺便,之间不受到一点儿的困难与挫折,那这样的孩子一定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常言说的好,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外面的风霜雪雨,只有经过风吹雨打,经过磨练,经过挫折打击的人,才能担当大任,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就是老一辈无论挣多少财产,他总要有个继承人,所以老一辈挣的财产都要留给自己的继承人,所以这些人有了钱就开始宠惯自己的孩子,即使这些事业的继承人知道创业的艰难而不去享受父母的宠惯,可到了这些人的下一代,这些人也想去让孩子受点苦,锻炼一下孩子的意志,可老一辈不愿意了,他非得宠惯自己的孙子,把孩子惯得如小皇帝,这小皇帝当然也就没有能力来继承老一辈的家业了,这就是中国人富不过三代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人曾对磨练人,锻炼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一个人想要在他的一生中有大的作为,必须要经过苦心志、劳筋骨的考验,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才能充实和增加他做事时原来没有的能力。可见自己独特的本领是在自己经受了不寻常的独特的锻炼之后才拥有的。所以本领来源于锻炼。

现在的家庭教育,无论从生活条件,还是人们的教育理念上看,让孩子吃苦,接受锻炼,似乎成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因为祖辈吃苦那是因为那时候生活太苦,不吃苦不能活下来,父辈吃苦是因为父辈要出人头地必须吃苦,现在生活好了,也不需要出人头地了,还让孩子吃苦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家庭里的所有关爱都集中到孩子身上,殊不知,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想在社会上立足都难。但能力从何而来?光靠老一辈的客气,能力就有了吗?不能!因为老一辈的客气会剥夺孩子经受锻炼的机会,没有了机会也就不能接受锻炼,不能接受锻炼就不能提高孩子处世的本领和办事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让孩子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有立足之地,家长就不能对孩子太客气,必须让他经受困难与挫折的磨练,使自己逐渐掌握应付社会立足社会的能力。

怎样让孩子接受锻炼而不再沉浸在家长的溺爱的包围圈呢?

首先让家长明白娇惯孩子不是爱,让孩子多经受锻炼才是爱孩子的道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现时生活中,富裕的物质生活环境,使较少的孩子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孩子即使遇到了困难,家长也喜欢把困难揽过来替孩子解决,使孩子丧失锻炼的机会,而不是指导孩子怎样去克服困难,得到锻炼。家长的亲子观以及亲子方式都还没有逃出替孩子做,让孩子享受的怪圈,所以家长立当树立让孩子自己做经受锻炼的思想。

其次让家长明白,要想孩子有出息成大器必须得接受锻炼,要想让孩子幸福也必须经受锻炼。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惨烈的,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自己必须有立足社会的本钱即生活和工作的能力,这能力这本事怎么来,必须经过磨练。

国家加大溺子就是害子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溺爱孩子的危害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不娇惯孩子,让孩子接受锻炼提高能力的共识。

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对他越好,孩子就越不成器,并不是说在孩子小时候不给他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的资源,如果那样孩子就很难成长,只是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别给他以过多的溺爱,无论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度,一个方法。不恰当的爱不仅不能使之健康成长,还会使孩子走向反面。现实生活中溺爱杀子的现象太多了,有时候都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决不能再做那些所谓爱孩子的糊涂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