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中国盛行的昆仑奴究竟是怎样来的?

我国唐朝时期,社会上层曾掀起一股蓄养“昆仑奴”的风气,谁家的昆仑奴多,谁家的昆仑奴最有才艺,谁就能得到别人更多的敬仰。所以一时之间,达官贵人们争相蓄养昆仑奴,这种现象也被记载在了许多古籍中。

所谓昆仑奴,其实跟今天的昆仑山没有什么关系。

在唐朝,“昆仑”一词指代的范围很大,包括了昆仑山一带的西域以及很多其他对中原人来说陌生的地方,南亚、东南亚也在其中。

而昆仑奴从史籍描述来看,应该是南亚、东南亚一带的“矮黑人”,所以昆仑奴的名号,确实跟“昆仑”这一地名有关,但与今天大家熟知的昆仑山却没有关系。

唐朝就有黑人?此黑人非彼黑人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昆仑奴时,都会跟殖民时代的“黑奴”联系起来,因为都是“奴隶”,也都是黑人。其实以目前的考证来说,昆仑奴应该跟三大人种之中的黑人无关,而是属于另一类趋同演化的族群——矮黑人。

矮黑人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他们体型较矮,肤色较深,看起来跟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黑人有点像,但这不代表二者有着极深的血缘联系。

事实上,矮黑人与非洲黑人的亲缘指数,并不比黄种人、白种人与非洲黑人的亲缘指数更近。他们之所以表现出许多相似性状,完全是环境造成的,属于生物学上典型的“趋同演化”现象。

一直到今天,东南亚和南亚也仍然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矮黑人,只不过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偏远且未开化的地区,不为外人所知。

纯种的矮黑人不多,混血的矮黑人却不少,今天的日本人就带有近三成的矮黑人血统,而中国的藏族,矮黑人血统更是高达五成。东南亚、南亚等地的人,矮黑人血统也相当高,这从他们的肤色上就能看出来。

唐朝时期,中原地区的国际影响力非常强,对周边的东南亚、南亚等地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所以矮黑人也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中国,这便是昆仑奴得以流行的一个重要前提。

昆仑奴进入中国的三大渠道:进贡、贩卖以及外来使团

昆仑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在唐朝的中国?许多专家都进行了考据。著名学者葛承雍认为,进贡、贩卖以及外来使团的遗留,是昆仑奴来到中国的三大主要渠道。

唐朝时期的中国,国力空前,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太宗皇帝更是得到了“天可汗”的称号。在古代,国家强大,自然就有周边小国,甚至远方国家前来朝贡,而有一部分昆仑奴,就是被作为“贡品”送过来的。

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地方,矮黑人也是受尽歧视,同样会被当作奴隶使唤,对于当地的国王或者酋长来说,进贡昆仑奴,与进贡一般的宝物没有什么区别。

最初的时候,以进贡渠道进入中国的昆仑奴应该是主流,可随着他们被上流社会接纳,甚至被用于攀比,进贡上来的那点昆仑奴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了。于是渐渐地,就有一批昆仑奴从沿海一带被贩卖进中国,至于这些被贩卖的昆仑奴,当然是在他们的原生之地抓获的。

虽然东南亚、南亚矮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受到马来人、印度人等族群的挤压,但在唐朝,矮黑人的地盘还是足够大的,甚至还能掌握一定的社会话语权。所以有一些来自东南亚或者南亚的外国使团里,就会有以官方身份出现的矮黑人。

虽然他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昆仑奴,但长得跟昆仑奴一样,不知内情的中国人,当然也会把他们视同为昆仑奴。而这些以外国使团身份来到中国的矮黑人,有部分在见识了唐朝的发达之后就不愿意走了,由于他们外貌上与昆仑奴并无二致,就会被中国人混为一类,并因此成为昆仑奴的一大来源。

以上三大渠道,可以用来解释为何昆仑奴会在唐朝大量出现,但还不能解释他们为何会被上层社会眷顾并得以盛行。这就要说到昆仑奴的才艺了,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昆仑奴,在中国人的眼里都是“奇人异士”,所以才会被上流社会当成攀比的资本。

昆仑奴的三大职业:潜水员、音乐家和驯兽师

上流社会盛行昆仑奴,是因为这些人并非大家想象中的只会做苦工的奴隶,而是拥有特殊技能的职工。据相关古籍记载,昆仑奴的水性大都非常好,潜水都不需闭眼。这或许跟他们出身东南亚岛国有关,因为生活所迫,当地人必须靠海吃海,潜水更是一项必备技能。

除潜水外,有一部分昆仑奴还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唱歌跳舞弹曲都是一绝,这部分昆仑奴可能也是身价最高、最受追捧的。有意思的是,今天的非洲黑人也以“音乐天赋”而著称,这可以说是很巧合的事了。

还有一类昆仑奴则拥有特殊的驯兽技巧,尤其是训练大象。从他们具备的职业技能上来看,这批昆仑奴极有可能是从南亚那边过来的。

事实上,与其说昆仑奴是奴隶,倒不是说他们是唐朝时期的“明星”。虽然名字里带有一个奴字,实质上也常常被主人视为物品,但这些昆仑奴,与普通意义上的奴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跟殖民时代的黑奴相比,就更加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