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中国男孩女性化,培养阳刚之气?网友热议:别逼男孩阳刚了!

现代社会给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在开放包容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辣眼睛的事情。

娘炮儿、二椅子,一直在刷新人的三观。

所以教育部才会发布“警惕男性青年女性化”的倡议,要培养男孩子的“阳刚之气。”

诚然,男女平等,“女性化”这个词得慎用,但培养“阳刚之气”有没有错呢?

我们该怎样认识这种事情呢?

01

阳刚之气=肌肉猛男?

我们印象中具备阳刚之气的男子,往往有着雄壮的体魄,像健身房教练。

还有《古惑仔》中光着膀子的小流氓。

健身教练还好说,古惑仔可是作奸犯科的代名词,所以教育部的这个提议才遭到了质疑。

作为对立面,且不用说有时候会翘着兰花指的男孩子与屏幕上的小鲜肉,哪怕是生活中知书达礼、斯文的读书人,似乎都有点“不够爷们儿。”

翻看历史,就知道这种看法要多荒谬有多荒谬。

话说明朝灭亡后,洪承畴甘心做了满清的马前卒,替新主子打江山。

一些有民族情怀的知识分在组织了激烈的抵抗,以身殉国的人比比皆是。

夏允彝在抗清失败后,投水自杀,留下遗书,让自己的孩子夏完淳继续抗清。

但是,夏完淳组织的抗清最后也失败了,他本人也被捕。

洪承畴对这个少年甚至起了怜惜之心,委婉地劝他投降,却遭到了夏完淳的反讽。

夏完淳甚至写了绝命诗:“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小小年纪的他最后壮烈殉国,名垂千古。

以夏完淳来看,他肯定没有武将出身、戎马一生的洪承畴强壮,所以不是说肌肉猛男就一定有“阳刚之气”,就一定是个爷们儿。

人家太史公司马迁,为了替好友李陵辩解,得罪汉武帝,“被去势”,但他照样写出了不朽的《史记》,一直以来,太史公也是以身残志坚的正面励志形象出现的,没人说他是人妖,是太监,是娘娘腔。

02

阳刚之气就绝对好吗?

显然,阳刚之气重在“气”,也就是内在气质的培养,绝不是古惑仔,大体而言,这个词还是偏正面的。

不过,阳刚之气就一定好吗?

《亮剑》中的李云龙,他不仅有阳刚之气,还具备真性情。

但如今社会,哪个女性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除了生活习惯、举止粗鲁,单冲他动不动就要操别人老娘,让二营长拉个意大利炮,还要加个“你他娘的·······”

这谁受得了?

再说,总部首长肯定也不完全认可他的这种行为,不然怎么会派赵刚来独立团当政委。

赵刚在与李云龙的磨合中,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他,讲方法、松弛有度,适当的时候表现了自己允文允武的一面,终于赢得了李云龙的佩服。

李云龙曾跟独立团的指战员说:“你们就把自己当成山大王”,赵刚赶忙补充了一句:“李团长是让大家在各自根据地发动群众,并不是让大伙儿真的去当山大王。”

同样在战争的紧急关头,赵刚也给二营长下过死命令:“敢放一个敌人过来,我就直接枪毙你!”

赵刚这种气质,估计不会让人多么讨厌。

这是一种在不同场合,进退不逾矩,逆境中坚强、顺境中冷静,待人接物大大方方,说话诚恳热情的信念。

这种气质,与其说“阳刚”,倒不如说是一种浩然之气,或者说正气。

无论男女,谁会拒绝这种气质呢?

那么,既然男女都需要,为何还会有“警惕男性青年女性化”的不妥当说法呢?

因为没摸透本质,“娘化”的本质并非女性化,而是精致化。

生活水平高,人就娇贵,就会追求精致。

而且当代社会女性逐渐独立,对传统“直男”的需求量大幅降低。

由于生活平淡,为了追求强刺激,猎奇、异化就必然抬头,涉及到性方面更其如此。

这个趋势,恐怕是人力难以抗拒的。

比如说吧,很多家长嘴上痛恨“娘炮”,现实中养孩子,估计也会怎么精致怎么来。

不知不觉就把孩子养成了自己原先看不惯的样子,但你要敢说她的娃娃没有阳刚之气,她能恨你一辈子。

所以,一句警惕“男性女性化”徒增争执,“阳刚之气”也成了口水词。

03

教育部行为如何?

其实,中国男人爱美,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战国时期,邹忌就曾经追问自己的妻妾和朋友,“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还有魏晋名士何晏,涂脂抹粉,在夏天出汗,妆容都花了。

这种个体审美,应该受到尊重,但当它成为社会主流,就会出现问题了。

由何晏开端,两晋南北朝时代,诸多名士抛弃了阳刚之美,转走阴柔路线。

有潘岳“妙有姿容”,与夏侯湛合称“连璧”;有裴楷号为“玉人”,卫玠号为“璧人”;有王夷甫“容貌整丽”,手润如玉。

这样的上层,又怎能在凶悍的胡人面前立足,徒留下华夏民族的血泪史。

所以,教育部的行为,正是因为它是公权力部门,以史为鉴,意识到了社会问题而做出的正常反应。

诚然,教育部的提法值得商榷,针对的解决办法也是增强体育锻炼,对于一个人的内在气质没有更多办法。

但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告诉你,男人要有个男人样儿,女人要有个女人样儿。

教育不是告诉你,娘娘腔儿很美、二尾子都是天才、女同很酷……

我们的孩子,要尽量培养成正常人,这没什么好解释的。

从社会层面说,当务之急并不是培养“阳刚之气”,而是涤荡弥漫在年轻人中间的“负能量”,比如网上的牢骚精、焦虑贩子、假性抑郁症、自杀爱好者、恨父恨母恨弟恨妹狂之类。

这些东西才真是流毒无穷。

还有面向青少年的大众传播、文艺作品,比如那些颓废、萎靡、消极、阴郁、病态、甚至邪恶的东西。

但这些是新闻部门和政策考虑的事情,教育部可能无能为力,但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做了最大能力的事情,还是值得给一个大大的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