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是一种常见现象,常被与睡眠不足、劳累、情绪不佳或精神压力等联系在一起。然而,从医学角度来说,黑眼圈的原因远比以上所列复杂得多。
医学上的黑眼圈
黑眼圈在医学上被称为.“眶周皮肤着色过度”(periorbitalhyperpigmentation,POH)或“眶下黑眼圈”(darkcircles under the eyes,DC),被定义为眼眶周围皮肤双侧性、均匀或斑片状着色过度。主要在下眼睑,有时也累及上眼睑、眉区、颧骨区、颞区及鼻根外侧区等部位。
虽然有少数疾病可以导致黑眼圈产生或者加重,但是黑眼圈通常被认为主要属于生理性范畴,医学界的对它的关注远不及普通公众因美容和心理影响而产生的关注。2014年的一项综述发现,PubMed数据库中仅仅检索到65篇研究文献,而同时谷歌搜索引擎上却有超过1.5亿的搜索量,也充分说明这一点。
黑眼圈在医学上的分类
黑眼圈根据发生原因和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体质型皮肤色素过度沉着。这个类型黑眼圈是由于体质性眼周皮肤黑色素细胞增生产生过量黑色素导致肤色加深,最常累及下眼睑皮肤,有时也累及上眼睑,因此呈眶下半圆或眼周椭圆形褐色沉着带。
这类黑眼圈超过半数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当然遗传性并不意味着先天性,而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据印度的一项研究,初发年龄常在16~25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例约4:1。
这种类型黑眼圈的特征是,皮肤拉伸试验(局部皮肤拉伸平整)肤色不会有明显变浅。
治疗上,主要用皮肤脱色剂,化学换肤,激光等方法减低或消除黑色素沉着,或使用化妆品加以覆盖掩饰。
黑色素细胞增生性黑眼圈(A)经激光治疗后显著改善(B)
2. 炎症后型色素沉着过度。主要继发于特应性或接触性皮炎,表现与上述体质性色素沉着类似,但是色素沉着常呈不均匀斑片状,也或者可见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皮肤粗糙或疤痕拉伸。
治疗上主要是积极治疗并预防原发皮炎的反复发作;在发作间期使用以上方法减低色素沉着。
3. 血管型黑眼圈。是黑眼圈又一个常见类型,主要见于下眼睑。原因在于下眼睑皮肤非常薄,皮下组织疏松,皮肤呈半透明状态,因而透过皮肤可见皮下静脉血管,因而肤色呈青紫色。也有人研究认为,下眼睑皮下组织血管稀疏,导致皮肤呈青紫色的实质上是眼轮匝肌静脉。
血管性黑眼圈的特征是皮肤拉伸试验肤色不但不变浅,相对暗色区域反而向外扩展;同时,由于受血液循环状态影响,月经期通常加重。
局部冷敷或热敷是人们常用来缓解血管性黑眼圈的方法,然而由于并不能改变皮肤厚度,对局部血液循环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因而似乎并没有多大效果。
目前认为自身脂肪注射移植是治疗血管性黑眼圈的有效方法。
血管性黑眼圈(A)经自身脂肪注射移植显著改善(B)
4. 阴影效应型黑眼圈。原因在于皮肤老化松弛或泪沟凹陷的阴影效应在下眼睑外观上肤色变暗的,实质上是一种假性黑眼圈。皮肤拉伸试验或者直接光照这种黑眼圈可以消失。
皱纹祛除,自身脂肪移植或其他生物材料填充,手术祛除眼袋等方法可以改善这种黑眼圈。
阴影性黑眼圈(A)经激光去皱治疗后显著改善(B)
阴影性黑眼圈(A)经自体脂肪组织移植填充后显著改善(B)
5. 其他。其他一些原因也可以引发或者加重黑眼圈,包括贫血、内分泌紊乱、营养缺乏、精神压力、疲劳、某些慢性疾病,以及生活习惯等。
另外,需要特别提示的是,眼部外伤“乌眼青”是由于外伤导致血管破裂血液淤积皮下组织所致,并不属于本文讨论的黑眼圈范畴。
黑眼圈有多常见?
黑眼圈是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然而,由于缺乏大型临床研究,目前尚没有权威性发病率数据。
有限的证据表明,不同肤色人群中发生率存在差异,有色人群更为常见。不同人群黑眼圈类型分布也存在差异。比如,印度的一项研究中,色素过度沉着是最常见类型,占比超过70%(体质型和炎症后型分别为51.5%和22.5%),血管型和阴影型较为少见(分别仅有8%和2.5%)。
新加坡的一项包括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的研究中,血管型最常见(41.8%),随后是体质型(38.6%),炎症后型(12%),和阴影效果型(11.4%)。体质型黑眼圈在马来人(65%)和印度人(94%)中更常见,血管型在华人中更常见。
黑眼圈的发生通常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比如,我国台湾的一项研究将黑眼圈分为色素沉着型、血管型、结构型(阴影效应)和混合型4种类型,在65例样本组中混合型占绝大多数,各型分别为5%、14%、3%和78%。
生活习惯与黑眼圈
虽然黑眼圈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由于不具有特异性,因而没有太大临床意义。相对而言,人们更关心那些生活习惯可以产生或加重黑眼圈。这些生活习惯包括:
1. 阳光与防晒。众所周知,日光紫外线可以刺激皮肤产生黑色素,当然也会导致黑眼圈的产生和加重,因而外出时防晒是预防黑眼圈产生的有效方法。
2.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是最常与黑眼圈相关联的不良生活习惯。几项研究中,黑眼圈患者中存在睡眠不足者介于40~50%,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3. 化妆品、揉眼。人们意识中,眶周频繁使用化妆品是产生黑眼圈的重要原因。然而,有限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频繁揉眼于黑眼圈之间似乎也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4. 近视与眼镜。屈光不正可以加重眶周肌肉疲劳从而导致或者加重黑眼圈;而佩戴足矫眼镜可以预防或减轻黑眼圈。
5. 压力。情绪压力加重黑眼圈似乎是人们的一种常识,目前认为可能的机制包括交感神经反应和单胺类激素对于循环系统的影响;长期慢性压力则可以通过内分泌轴增加皮肤黑色素的产生。
6. 用眼过度。通常被认为是黑眼圈产生和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目前没有强有力证据支持人们的这种观点。比如,一项研究中,24小时内超过8小时阅读、使用电脑或看电视,军没有发现与黑眼圈存在显著性相关。
7. 烟酒。吸烟喝酒也常被指为导致黑眼圈产生和加重的因素,然而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
总之,黑眼圈是一个多因素实体,目前医学临床研究有限。黑眼圈的问题,套用一句官话,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与医学认识和治疗手段不足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