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月,在中国战区仅呆了半年的柯蒂斯.李梅少将,被紧急调往太平洋战场担任第21轰炸机部队司令。其中的原因,除了他是美国陆军中最优秀的轰炸机指挥官外,其拥有轰炸武汉的实战经验,同样可以用在轰炸日本本土上。
也就是说,李梅火攻东京的战术其实就是轰炸武汉的翻版。从效果看,500多吨M69航空燃烧弹,彻底摧毁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补给枢纽,遏制了其在豫湘桂大会战中的强劲势头并转而撤退。那么,美军在日本实施战略轰炸能达到预期吗?
从战略看,只能是一厢情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在美军中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越向日本本土靠近,美军遇到的顽抗就越艰巨,硫磺岛一战伤亡2.8万人,冲绳岛更是伤亡近8万人。换句话说,美军在陆地上的表现与其装备优势不成正比,并十分担心与日军在陆地上“死磕”。
于是,发挥装备、技术优势成了美军认为加速战争进程的关键,这就有了李梅的“东京大轰炸”。单从战术效果看,美军也确实达到了目的,一方面,大火破坏了散布在居民区内生产零部件和预制件的小作坊,彻底瘫痪了日本军事工业。
另一方面,为了加大火攻的震慑力,李梅在轰炸之前散发警告传单,明确下一步轰炸目标,引发日本人的普遍恐慌,纷纷携家带口地逃亡乡下,仅东京就有上百万人逃往农村,工厂工人的出勤率不到从前的一半,并使得经济也陷入瘫痪。
持续几个月的火攻,日本各大中小城市都遭到了可怕的轰炸,其军工体系、商业活动全部中止,再加上《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美军上下都希望日本政府能迫于压力而投降,既加速战争进程,又减少登陆日本本土的风险。
但《波茨坦公告》实际上断掉了日本试图进行谈判的幻想,反而更加坚定了顽抗到底的决心,他们集结700多万军队,叫嚣“一亿玉碎”,准备在本土进行决战。这对美军来说,是一个代价巨大、时间漫长的过程,也预示着其在战略上的失败。
其实,这样的结果美军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暂且不讨论《波茨坦公告》的合理性,仅仅没有任何谈判的余地,换做谁也不会轻易就范。更何况在地面上的较量还未开始,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美军依靠战略轰炸逼日本投降只能是一厢情愿。
那么,美军为什么放弃战略轰炸?
1945年3月至6月李梅火攻日本,共出动B—29轰炸机近7000架次,对东京、横滨、大阪等城市进行了17次大规模轰炸,烧毁市区面积264平方公里,850万市民逃往乡下,军工生产减产2/3以上,日本维持战争的能力遭到了严重打击。
当然,美军的战略轰炸更是造成50万日本人葬身火海,比两颗原子弹造成的损害还要大,如果继续下去,将日本炸回石器时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最终,美军还是放弃了火攻,选择威力更大的原子弹,这其中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吗?
首先,美军轰炸的目的基本达到。例如在东京,除皇宫等少数建筑外,整个城市已成一片瓦砾,其军事工业遭到了摧毁性打击,上百万人逃往农村,留守的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11名护士,再炸就只有炸皇宫了。说白了,它没有轰炸价值。
其次,尽管此时美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已达巅峰,但连续4个多月的轰炸,投下燃烧弹41600吨,基本耗尽了储备,凝固汽油弹的生产显然跟不上战争的消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而不间断地轰炸,飞行员们早已精疲力竭,需要休整了。
更重要的是,适应能力极强的日本人,尽管对轰炸依然心存恐惧,但早已学会了如何生存,并在武士道精神的影响下,做好了随时打陆地战的准备。为彻底掐断日本人期盼陆地较量的念想,短时间内损害程度更高的原子弹,就是最好的武器。
随着两个原子弹将广岛、长崎两座城市瞬间夷为平地,其破坏力和震慑力比火攻更厉害。按照日本人一贯“不见棺材不下泪”的死性,一颗就能摧毁一个城市的原子弹,再来几颗,整个国家就将灰飞烟灭了。这才是日本选择投降的真正原因。
说到底,这“两炸”更多的是心理战术,迷惑住了对方。因为当时的日本人并不知道美军还有多少原子弹,再炸下去就不是投降这么简单,而是亡国了,这才放弃了抵抗。如果得知美军仅有两颗原子弹,他们绝不会就此妥协,继续死撑下去。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