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有中国的校服才长得这么丑?

旁友们大嘎好!

今天是屌私型格最会吹牛的 小D.D 来回答大家的问题啦。

这两天又到了开学季,不少学校都会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校服。但是看着那万年不变的蓝白运动服,很多同学都下不去手。前两天就有同学提出了关于「 校服 」的问题 ▼

说起来以前我上学的时候,也对校服陷入过深深的思考。

即使我以前只是每周一穿一次校服,我还是被它的设计折服,不禁会去想,为什么会有校服这种奇葩服装的存在?

但其实讲道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学生穿校服确实有很多好处 ▼

最起码的一点,所有学生统一着装,可以避免学生在服装上的攀比,另一方面,其实在外国,学校还会通过校服,教育学生着装礼仪方面的知识。

比如说什么时候该穿礼服,礼服又该如何搭配之类的 ▼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两个原因,在各个国家都还有很多其他的文化因素,影响着校服的设计。

这里我不妨拿 英国,给大家举个例子

英国作为作为一个 阶级文化 很浓重的国家,在校服上也体现着这一点。

早期在一些 慈善学校 里,学生们穿的衣服,大多是别人捐助的蓝色外衣,渐渐的这种蓝色外衣就成了当时的校服 ▼

虽然我也没觉得这有什么好看的,不过讲究继承传统的英国人,还是将这种 蓝色粗布上衣配黄袜子 的校服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

而在一些 私立学校,校服的设计就要精致的多。

他们甚至选用了 剪裁精良的燕尾服 作为学生的校服,学生们一个个的都透着一股贵族气质 ▼

同时,私立学校一般都不止一套校服。像昨天给大家回答问题的1米7女实习生,在英国念高中的时候,竟然有变态的9套校服。

除了日常穿的西装,还会有为体育课准备的运动服,甚至不同的运动项目也会有专门的服装,比如说马术、足球等等。

这里我拿电影「 死亡诗社 」给大家举个例子,虽然这是一部美国电影,但是反应的教学制度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英式的那套古板路线 ▼

电影中的学校 威尔顿预科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名校输送人才的私立高中。

他们日常穿的都是衬衫西装,在西服的胸袋上,秀着学校的狮子徽标。

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出,这是一所 很贵的学校  ▼

上体育课的时候,学生们也都会统一着装,换上印有学校名( WELTON )的运动服 ▼

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这是基本的穿衣礼仪。

你看,在着装礼仪的教育上,英国要比我们好太多。

同样的,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这个崇尚 军国主义 的国家,在学生的校服设计上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一提到日本学生的校服,脑海里反应出来的大概是这种 水手服 的形象 ▼

然而这种水手服的造型并不是日本人原创的,是在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从 英国海军那里学来的。

骨子里埋着军国主义思想的日本人,一眼就相中了英国海军穿的水手服。

上下一笔画,感觉太适合自己国家的女学生了,说换就换 ▼

不过男生校服并没有直接照搬西方的那一套,而是选择了 自己国家的军服,只不过把颜色换成了黑色。

他们觉得这样才能显现出自己的 男子气概 ▼

你像在电影「 热血高校 」里,铃兰高中的青年们一天天的有劲没处使,到处找人茬架了。

虽然都是学校里的社会人儿,但是他们都 喜欢穿校服。

也许是因为这种校服是从军服演变过来,线条利落,穿上显得人特别精神,有一种说不出的大哥气质 ▼

细心的朋友或许能注意到,他们当中只有小栗旬穿的是短校服,其他人都穿的是长款。

这其实是暗示着他们团体中的 等级制度。

外套穿的越短,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兄弟们中的 地位越高 ▼

而在战后的日本,有认真的反思,自己是不是过于强调军国主义教育,随后便开始了完全西化的改革。

不仅在语言中,越来越多的出现英语词汇。在校服方面,也有着一些变化。

不论是来自海军的水手服,或者是男生穿的军队制服,都渐渐被学校放弃,更多的选择了 完全西化设计的西服套装 ▼

看到这里或许有朋友会说,换件校服就叫认真反思了?他们的历史课本都是错的怎么不说?

其实讲道理,这只是在少数 右翼学校中,会采用这种教材。反倒是在国内,事件被放大了,表现出了不太友好的态度。

扯远了,说回来校服这件事,其实在我 国的民国时期,也有着相当漂亮的校服设计。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 礼之大者,莫过于衣冠 」的说法。

在20世纪初的时候,学堂的校服就渐渐的变为西式制服。当年林徽因在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合影中,穿的就是 中式立领加收腰的上衣,西式的褶皱裙和皮鞋 ▼

右一,林徽因

之后标准的校服,逐渐演变成了男生穿中山装,女生穿阴丹士林(一种面料)旗袍。

即使是现在,也还有不少大学生想要模仿那个年代的穿着,拍一张复古的毕业照 ▼

不过在建国之后,校服就从大陆消失了,当然 一起消失的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服装。

在那个年代,人们可以选择的也就是中山装、列宁装等几种款式而已,放眼望去,全国人民男女老少都穿的一样的衣服 ▼

而到了文革时期,全国上下又都换上了 军装,戴起了红袖套,从工人到学生,人手一本红本本 ▼

这种现象在「 大象公会 」的一篇关于校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在这段时间,消失的不仅仅是几套服装,

一起消失的还有人们对于服饰礼仪的观念。

时间长了,人们也就没有了 “体面” 的概念,以至于后来在真正设计校服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考虑 要耐穿、要耐脏、要朴素 ▼

有些思想比较前卫的学校,想要为学生配置功能齐全的多套校服,学生看起来更体面一些。

而 从小就没有服饰礼仪挂念的家长,普遍表示反对,一来是不愿意支付更多的校服费用,二来是觉得「 校服太帅容易导致早恋 」,学生就应该 朴素一些 ▼

说实话,这中朴素的校服对早恋到底有没有用,我不知道。而在 基本的着装礼仪 和 审美基础 的培养方面,

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你们说

是不是这个道理?